英语何时会被踢出高考?

2021年08月17日13:27:17 教育 1542


英语何时会被踢出高考? - 天天要闻

等什么时候知网上面刊登的文献已经强大到吊打Nature、Science这样的杂志,全世界各大科研机构都争相投稿的时候,高考就可以取消英语了。

等什么时候进课题组之前导师前几句话不问你“英语水平怎么样”的时候,高考就可以取消英语了。

等什么时候大家投稿之前在斟酌这个词用什么比较文艺而不是这个地方应该用is还是are的时候高考就可以取消英语了。

等什么时候大家投稿的都是中文期刊的时候高考就可以取消英语了。

等什么时候大学英语不是必修了高考就可以取消英语了。

就在科研领域,英语已经不可替代了,所有的东西都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英语文献,之前是拉丁语(其实世界各国语言都有,因为那时候的科研圈子最多就是国家级的),然后就是英语独大。这个转变花了上百年,主要的原因是英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很大,在那一段时间里英国自己产出的内容就可以吊打之前所有外文文献了(当然还有使用拉丁语的国家的衰落,那个时候的科研还是小范围的科学家自嗨而不是现在的世界范围的狂欢),这也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成功,随后带来的是更多的文献和专利,也就是说,随着工业革命、大殖民时代的来临和全球化的进展,英国自己的自嗨转变成为了世界跟着英国一起嗨。

然后美国继承了英国的辉煌,继续在一众领域上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吊打,尤其是基础学科。

现在基础学科的奠基石已经被放下,剩下的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石上的,而这个基石是英文的,怎么改?除非能推翻这些真理,但这些真理已经不能被推翻,只能被延伸了(比如经典物理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体现,相对论的出现并没有推翻经典物理学,只是延伸了一下。)

中国能跟西方打的领域,全部都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了,比如农学这样的,这也迎合了中国的发展战略,但是这些实践性学科难道不是建立在基础学科上的吗?还是免不了要用英语来写。

英语已经变成了科研工具,而不是一门语言了,而上大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搞科研,一个最基础的科研工具都搞不会,还想考进好大学?而高考就是划分好大学和差大学的一个方式。

学好数学,你可以处理数据;学好语文,你可以写好中文文献,跟别人更好的交流;学好理科/文科可以为你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学好英语,可以让你更好的读懂人类科研成果结晶,你跟我说在科研路上剩下的几门比英语更重要?要我说,第一个被踢出去的也应该是语文,毕竟大部分文科和极大部分理工科都不是围绕着语文展开的,就算对语文没有深入理解也可以读懂中文文献和撰写中文文献,在国内的语言环境已经足够提供汉语言教育了。

别跟我说可以考日语德语啥的,确实可以,就算你考了,上了大学还是要学大英的,没得跑。

再说了,英语占领科研领域的结果就是英语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已经十分高效,科研和日常生活已经息息相关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steam很多游戏下面还有人写“我们需要中文”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闻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学,涵盖古希腊以来欧洲及北美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美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从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时期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源于西方...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计划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约49.5%……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降幅高达84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 天天要闻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科技特长生为进一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引导中小学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第五中学、沈阳市第十七中学、沈阳市浑南高级中学、沈阳市垚为学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