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2021年06月02日23:58:01 教育 1114

还在学新概念吗?新概念的教材太老了吧?感觉是我们“那时候”学的,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还学这个会不会有点太过时了?(一起来探讨一下吧,认真看完,文末有惊喜哟)......

教书十余载,经常遇到家长们会问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关于新概念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它到底是否已经out了?


众所周知,《新概念英语》是1997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培生教育出版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一套英语教材。自从进入中国以后,就掀起了新概念学习浪潮,作为一套超级经典的“老”教材,可以说这多年来一直享誉大江南北,而这股学习浪潮至今都没有消退!

从北上广深到我所教过二三线,甚至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数百家机构,《新概念英语》一直都是英语培训界的主流教材,即使市面上的原版教材层出不穷,但新概念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然而新概念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学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天地万物,存在即合理!这套教材好不好,是不是过时,不是你我说了算,需要根据当下的英语需求来判断,除个人提升需求外,就考试需求而言,可以分为校内需求和课后需求。

01

校内需求

首先,我们来说说校内英语学习和考试。二升三是一个特别的年级,在这个阶段,校内英语正式加入评分机制(原来一二年级多以闯关、对话练习等方式进行考察)。然而以前可能没觉得有多难,但是一到考试很可能拿不到满分,甚至有同学还会不及格,于是乎爸妈开始着急了......

其实,我想说不用担心。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万事开头难,孩子们也需要适应。而校内考试也是有自己独有的考试特点的,只要我们熟悉之后,掌握良好的态度和技能,考试肯定会得心应手。那么,校内考试考核的是什么呢?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书本为依托,万变不离其宗:

校内考试紧扣课本,想要尽量减少失分甚至获得满分,需要把单词、句型、课文等背默的滚瓜烂熟。单词默写必须过关,标点符号必须准确。

有些孩子和家长觉得校内课本很简单,内容不多,平时也没有认真对待。而实际上,学校要求的不是你觉得会就可以,而是要求“我”看到你确实会了:默写全部正确,口语对话流利,阅读顺畅等。

比如:如果问When is your birthday?你会怎么回答呢?先来看下课本上的回答吧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那么,如果回答:It's on November 20th. 是不是也正确呢?答案肯定是的。

所以事实上可用的有很多回答,但按照书本上的写是最保险的做法。

又比如校内英语作文,有的孩子写得非常非常得多,甚至用了很多的复合句、很多高级的单词,但是拼错了几个单词,句法没掌握好,主谓一致出现了问题,很抱歉这样的分数会比不上只用简单句写的“简单”作文。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校内考试的写作要求是:保证格式正确、没有单词和语法错误,不少于5/6句话即可。

这就是校内考试机制和标准决定的,炫技并不高明,不错才是王道。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语感不能治百病,基础扎实重语法:

语法是校内英语考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大部分孩子无论原版娃、外教娃、听说娃的痛点,一方面因为语法太难了,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太多的涉猎。虽然经常听到“英语语法从文章和阅读中去渗透和获取”的观点,这点我也很认同。但是从阅读中习得的语法有些过于零散,不系统,在真正做题时只靠这些“语感”是不够的哦!语感绝对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而校内英语考试,必须基础扎实,语法点除了要听懂还必须要认真做练习,透彻掌握。比如如果没有做题技巧及做题方法,这些题只靠语感很有可能会错哦~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细心成就分数,习惯决定命运:

整体来说校内考试内容并不难,但是必须要细心、要有良好的做题习惯:如书写认真,善于抓关键解题、做题后细致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常学习中必须高度重视,也是适用于多学科的法宝。这些也可能是为什么有些孩子PET、FCE过了,而校内却没能拿到满分的原因吧。

从上面3点来看,相信大家应该能感受到:校内英文的考核方向了吧。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后大家都在学习些什么?

02

课后需求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MSE,它绝对是校内“吃不饱” ,课后想更进一步的主流选择,初衷有的是为了检测孩子的英语水平,也可能是为了某些较功利的原因。上大学时,看到大家都在考BEC商务英语、雅思托福;工作以后,看到很多孩子在考三一口语、剑桥YLE、剑桥五级等,看来我们的生活真的很精彩啊,然而MSE都考查些什么呢?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MSE集听说读写考查于一体,全方位考查孩子们的各方面学习能力。因此,除了平时的阅读以外,还要进行系统的单词积累,语法和写作的基础搭建。这样可以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活动,为走国内的初中、高中路线打下好良好的基础。

然而,我们再来看看现如今大热的剑桥五级活动中孩子们都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阅读词汇有积累,精读技巧欠缺。孩子们在准备过程中,词汇和阅读有一定的积累,但欠缺精读技巧。因为活动时间有限,我们需要抓取关键信息,找到正确答案,所以平时也缺少精读的训练,甚至词汇拼写有错误,对于文章细节的理解缺乏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后续要继续提升的一个方向哦。

语法知识有接触,系统学习不够。语法问题虽然在KET、PET活动中并不突显,但是如果想要继续冲击更高级别的活动,如FCE、CAE,这就是一个大大的瓶颈,所以经常看到考完KPF以后,恶补语法的同学,整体状况就是略知一二,不能深究。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相信有相似经历的同学,也有同样的困惑,那该怎么样弥补这些内容呢?在这里给大家支招一二~

关于语法梳理:语法的学习其实并不是独立的,它需要有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孩子理解力的提升等作为基础。总会遇到一些家长说:哎,我们家娃的语法不好,想报个语法班补一下。然而要究其原因除了语法不好以外,还要看平时的阅读积累是否足够,因为语法肯定不是单独存在的。字、词、句+语法知识,才能构成一个个完美的句子和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所以要补语法前请一定弄清楚是语法还是英语积累的问题。

如果长线阅读和词汇等积累足够,可以选择在家自鸡,但这项绝对考验家长的功底和亲子关系,为什么会提到亲子关系呢?那些辅导功课时咬牙切齿的样子还记得吗?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其次,可以去看一些关于语法的专项课程,短期内快速梳理。(但是如果孩子以前阅读、词汇等积累较少,不建议直接学习语法,需要有个长线的课程体系为依托,慢慢渗透哦,否则直接学语法也会听不懂的,而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关于词汇拼写: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每天背默20-30个词汇,坚持短时高效的原则,切莫花费大片的时间来记单词哦!比如: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计时1分钟,背默四五个单词,然后进行默写,记住是默写不是听写哦(这样凭自己的记忆力写出来的会记得更牢固),之后加上刚刚没有默出来的单词,再来一组,以此类推。

Day2在复习完Day1的基础上再加入进行新单词的记忆,Day3在Day2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高频重复记忆,把记过的短时单词变成长时记忆。

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好单词卡片,通过和爸妈玩游戏来完成背诵,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快速掌握很多单词哦,正所谓滴水石穿,你说呢~

洋洋洒洒 已经说了这么多了,关于怎么学习,咱们后续再进行详细的探讨哦!

40多年的新概念,为什么还有2000万家长选择? - 天天要闻


说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

语言的学习,听力、词汇、阅读是基础,必须在小学阶段多多积累,因为孩子年级越高,时间越紧张,其他科目一涌而现,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必须学好英语,打好基础,尤其有校内英语应试压力的同学。

因此,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没有任何一本教材可以满足我们对于学习上的所有需求,有重听说的,有重读写的,都是需要互补的。如果想要设置一个非常完美的体系,整个学习战线会非常非常长哟。

那么,要同时满足校内和课后的学习需求,新概念是否已经out了呢?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 天天要闻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高考三天已经结束了,现在是6月10日,考生们也松一口气了。想必在这三天里面,考生们的心情每个都很不一样。高考已经结束,考生自己心里也有底了,考得怎么样,成绩会怎样,自己应该相当清楚了。是名落孙山,还是金榜题名;是选择继续复读,还是选择进入社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 天天要闻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考生走出考场东南网莆田6月9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卢建伟 文/图)6月9日下午,随着高考最后一科生物学考试结束,为期3天的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卷合笔落,如刀剑回鞘,同学们正式告别高中时代,奔赴新的未来。家长在考场外翘首以盼记者在莆田一中、仙游一中考点看到,考场外围满了前来迎接考生的家长们,他们手捧鲜花,或紧...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 天天要闻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 崔文灿 孙唯 陈亮 秦小杰 朱嘉乐 实习生 龙名扬 张佳慧 邱晨希 罗钰涵 刘雅萱 陈艺铭 王樱淋高考最后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是化学和地理,下午是思想政治和生物。记者兵分几路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心情都不错,整体而言,最后一天的考试科目难度适中,偶有未见过的题目,但考生们都全力以赴,尽...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 天天要闻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邹浩 张屏 张裕 李碗容 狄鑫实习生 刘嘉慧 张伊婷6月9日上午,考完化学的高考考生纷纷表示,今年的化学试题不再有“送分题”,考查内容和常规试题有所不同。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考点的考生王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化学有机的大题打破了常规思路,会让考生猜一个物质的结构,这是之前没有碰到过的。华师一...
2024高考落下帷幕!阳江学子,下一站见🥰 - 天天要闻

2024高考落下帷幕!阳江学子,下一站见🥰

‍6月9日下午6时15分随着最后一科生物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为期3天的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阳江20891名考生走出考场告别高中时光开启人生的下一站征程这届家长,“花”式接考下午5时30分距离高考最后一科结束还有45分钟考场外已有不少家长在翘首等待在阳江一中考场外,一群统一身穿红色短袖上衣的“陪考团”格外引人注目,洪女...
直击上海高考:80后家长说对成绩要求不高,旅行被列入考后“心愿清单” - 天天要闻

直击上海高考:80后家长说对成绩要求不高,旅行被列入考后“心愿清单”

6月9日,为期三天的2024年上海高考落下帷幕,5.4万名考生将翻开人生新的一页。今年的送考家长中,陆续出现了“80后”的身影。这些年轻的父母都谈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当下更多元的选择,也让他们对孩子的成绩不那么紧张。经历了紧张的备战,考生们也纷纷开始新的打算。和亲朋好友一起去旅行、学习一项新的技能、...
高考结束,蚌埠考场外这些画面让人“破防”…… - 天天要闻

高考结束,蚌埠考场外这些画面让人“破防”……

6月9日下午随着最后一门选考科目生物学科的结束2024年安徽新高考落下帷幕下面,请跟随蚌埠日报记者的镜头看看蚌埠考生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这一刻,不问结果拼过了,就很了不起!为所有考生点赞!三天时间留下太多的感慨还记得第一天开考的情景吗高考期间家长们满怀期盼在考场外默默守候为考生加油打气考生沉着应考考场外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