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悬赏500万征集黑公关线索,比亚迪再次重拳出击

大家好,我是关姐。

说到汽车圈,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各种黑公关,几乎每家车企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此类事件,尽管它们一直在积极打击和抵制黑公关行为,但这一现象依然难以完全杜绝。

这两天,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发文怒斥了黑公关贬低比亚迪的行为,并表示愿意花重金向广大网友及社会各界,征集黑公关有效线索和证据,对有效线索及证据提供者奖励20万-500万人民币。

而这也得到网友的点赞和支持。

更好笑的是还有网友调侃,发家致富的机会来了。

该帖子下面还配着前阵子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发言的视频,其中李云飞就表示过汽车圈现在竞争太厉害,各种明的暗的、桌上的、台下的,上得了台面上不了台面都有。

这样的言论反映了汽车行业内部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以及维护一个公正、健康竞争环境的迫切性,毕竟汽车圈内的黑公关,真的屡禁不止。

而这其实不是比亚迪第一次悬赏,早在去年年底,李云飞也同样发布过类似的帖子,也是称比亚迪遭到恶意抹黑,若有参与者或是知情者们来联系,将视情况并结合其提供线索及资料的价值,给予5万-500万元的奖励。

当时还配上了各种自媒体抹黑比亚迪的截图,几十条言论几乎都是一个模板,真的是为了黑而黑,属实有点离谱。

还有2021年的时候,比亚迪也积极打击网络黑公关乱象,奖励提供线索者5万—100万元,到了2022年则将奖励金额提高到5万-500万元,打击网络黑公关的决心可谓是一直都很坚定。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有自己的网络举报中心,且里面就有品牌对各种恶意抹黑行为的反击。

其中时间最近的还是五月份比亚迪对某汽车博主提起的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

事情经过也很简单,主要是这位拥有近140万粉丝的汽车博主在去年发布了一期对比亚迪公司的方程豹5进行的油耗测试视频,结果显示这辆车居然开出了每百公里18升的超高油耗数据,比比亚迪官方宣传的油耗量足足高出8升,这也在网上引起各种讨论。

而过了半年,比亚迪也在收集证据后直接上文报警并起诉该播主,且警方调查后也证明了该播主测试过程中存在大量异常驾驶行为,确实是恶意抹黑,相关话题还上过热搜,比亚迪也得到网友的点赞支持。

当然,这种事情还真的不少见,为了黑而黑,很多公司也拿他们没办法,但也有很多像比亚迪一样会积极打击恶意抹黑的行为。

比如去年长城汽车就开启了“1000万悬赏计划”,首次全面公开网络举报渠道,邀请网友通过合法途径收集和提供相关证据。

22年的时候吉利也是奖励最高100万元人民币收集黑稿举报。

再有就是之前小米汽车发布后,各种针对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比如定金“不退”、车还没卖就被拍到事故图等等。

当时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也出来回应,称不少假借米粉名义搅动舆论的现象背后,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一直在挑弄是非,还有人在公然向kol派发抹黑小米su7的商单,已初步掌握部分证据,将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

可以说,汽车圈内频繁涌现的黑公关事件,也使众多汽车企业花大量时间去应对和处理这类问题,所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看到汽车企业发表声明抵制黑公关的行为。

当然除了汽车圈,其他领域的黑公关也同样离谱。

比如前阵子再次回归大众视野的哇哈哈,也正是因为谣言直接跌落神坛,当年哇哈哈凭着营养快线走向销量巅峰的时候,却因为拒绝被外资收购,而遭受到了大量恶意诋毁和造谣,什么喝了会得白血病,营养快线里有胶等等,尽管当时哇哈哈第一时间拿出证据澄清,但仍然无济于事。

说到最后:

黑公关,本质上是一种滥用信息传播手段,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夸大负面新闻或制造不实舆论,蓄意损害竞争对手信誉和市场的非正当竞争行为。

特别是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黑公关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它能迅速放大负面消息,即便企业能够及时澄清,挽回声誉和市场信心的过程也往往漫长且艰难。

因此,打击黑公关,维护公正透明的商业环境,成为了众多企业及监管机构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强化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倡导诚信经营,以及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都是抵御黑公关影响、促进良性竞争的关键所在。

作者 | 关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