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算快啊!”——谁能想到,这句轻描淡写的评价,竟出现在一辆时速225公里的疾驰车内!4月1日凌晨,大连东快路上,一台小米SU7 Ultra以近乎疯狂的时速狂飙,副驾乘客的“淡定”发言,让这段21秒的视频瞬间引爆全网。
1. 疯狂细节:从60到225km/h仅需9秒
据视频显示,车辆从60km/h加速至100km/h仅用2秒,随后7秒内飙至225km/h,全程车速未低于150km/h。车内颠簸剧烈,车机系统多次发出“车速过快”警报,但驾驶员仅回应“前面有车”,继续疾驰。更令人心惊的是,东快路双向车道当时车流正常,限速仅为100km/h。
2. 市民怒斥:拿生命当儿戏!
汽车从业者邹先生发现视频后直言:“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网友更是炸锅:“马路不是赛道!”“乘客的麻木比超速更可怕!”而山东潍坊警方此前已通过大数据锁定类似超速案件,涉事车主被迅速抓获,高效执法获赞。
3. 法律红线:超速50%即可入刑
辽宁律师于海洋指出,该行为已涉嫌危险驾驶罪。按法规,超速50%可罚2000元并吊销驾照,若构成犯罪最高可判拘役。但争议随之而来:罚款是否太轻?禁驾年限是否该延长?
4. 车企责任:性能与安全的博弈
小米SU7 Ultra搭载三电机系统,性能堪比超跑。虽新车已强制“新手模式”(300公里内限速),但仍难挡飙车族。有专家呼吁:高性能电车需动态监控,超速时自动上传数据至交管部门。
结尾:当科技狂奔,谁来踩刹车?
说实话,这不仅是某个司机的疯狂,更是时代的缩影。电动车性能“白菜价”化,3秒破百的“猛兽”触手可及,但驾驶者的安全意识却未同步升级。就像给小孩一把冲锋枪,后果可想而知。
不得不问:我们是否高估了科技,却低估了人性?当“推背感”成为社交货币,谁来为公共安全兜底?或许,除了严惩和监管,更需要一场全社会的“速度敬畏”教育。
互动讨论:
- “超速入刑”该不该降低门槛? 现行法律是否能震慑“玩命族”?
- 车企是否该为性能车加装“电子牢笼”? 比如自动限速或远程锁车?
信息来源:
半岛晨报《生死时速!大连一小米SU7飙到225公里每小时》
搜狐新闻《惊爆!大连一小米SU7 Ultra超速狂飙225公里》
腾讯新闻《夜间,大连东快路上,一辆小米SU7超速狂飙!》
搜狐汽车《真相曝光!小米SU7 Ultra车主深夜狂飙2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