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2023年03月15日21:18:25 汽车 2644

“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

“等等党永不为奴!”

被消费主义包围的今天,这两句话几乎成了每次新车发布时的口头禅,到了2023年,这种感受越发强烈,特斯拉降价3.6万,深蓝降价4万,秦plus加配减价,都在时刻提醒我们,没有一个老车主能躲过2023年的这波背刺潮。

在黑猫等投诉平台上,车企背刺也引发了车主们的集中维权,正在成为投诉的重灾区。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近几年汽车行业对老车主越来越“残忍”?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迭代速度如此之快,汽车是如何从耐用品变成快消品的?降价潮有哪些影响?今天就让作为老车主的智哥,跟大家一起诉诉苦。

背刺最狠的是新能源?

新能源车企的“背刺”事件数不胜数,甚至有人质疑:“新能源车就是割韭菜的吧!”从代步工具属性的角度来看,大家每天跟自己的车相处也就几个小时,因此频繁迭代确实没有必要性,但从车企的角度来说,要卖给更多的人,就得推陈出新,而我们之所以有背刺的感觉,原因是近两年车企推陈出新的频率实在是太快了。

去年10月,理想one突然官宣停产,这款车从2019年12月开启交付算起,从有到无,不过3年时间,随后更是相继推出了l9、l8、l7、l6甚至l5,相比之下,卡罗拉满打满算已经有20年历史,bba的34c,也都有10年以上的历史,怎么到了新能源,就月月有新车,年年有旗舰呢?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原因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如今的汽车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款电子产品”。

更舒适,更娱乐,更智能、更环保,就是现代汽车的定位,而不仅仅是一台能开的四轮交通工具,即便目前依旧有人在表达“汽车就是汽车,好开才是关键”的观点,不需要太多娱乐智能化的内容,但平心而论,智能手机在诞生之初,也有很多人称“只要能打电话就行”,如果现在让的手机回到原点,只能打电话发短信,那些以前说能打电话就行的人,第一个举双手反对。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因此,汽车变成电子产品,究竟路对不对,没什么好讨论的,年轻人喜闻乐见,轮不到我们这些老司机来说三道四。

既然是电子产品,就遵循摩尔定律,也就是“处理器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摩尔定律并不是自然规律,而是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因此在汽车信息技术仍在进步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摩尔定律。

也就是说,一台18月后的车,跟一台18个月前的车,不仅性能上涨一倍,价格还更低,这就是我们被背刺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隔壁老王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性能更好的产品,对比之下,自己仿佛像个“大冤种”,这是原因之一。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另外一个原因是,新能源竞争的加剧,让原本无忧无虑过日子的传统车企们,瞬间感知到了汽车市场不断变幻的危机,所以纷纷发力新能源车赛道,以图抢占新势力们的“先机”,靠着原本拥有的规模资本优势抢占市场。

在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影响下,车企们只能不断改进汽车技术并发布,以免自己被市场的更替所抛弃,形成迅速的车型迭代。

汽车从耐用品变成快消品

既然汽车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不少人担心汽车会不会走上了数码产品“计划性报废”的老路,毕竟就连曾经的家电在转生为智能家电后,也难以幸免。

所谓计划性报废,是指生产厂商有意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令产品在一定时间后无法使用,不得不更换新的产品,这样就能让消费者不断购买。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计划性报废这个概念,至少在上世纪30年代,四舍五入也就是一百年前就有人系统阐述过了。当时经济大萧条,有个叫伯纳德·伦敦的经济学家写了本《用有计划废止终结经济萧条》,建议政府针对日用品推出强制废弃手段,试图通过合法化的计划报废刺激消费,恢复经济增长。

比如众所周知的苹果限制性能事件。2017年,苹果公司承认当手机检测到电池老化之后,会悄悄降低性能,将手机变得反应缓慢、卡顿。尽管苹果解释说这是为了延长手机寿命,但消费者看来,这就是为了迫使用户换新机。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除了限制性能外,还包括使用寿命有限的材料制作其中易磨损的零件;让电池无法拆卸和更换;或者降低商品的修复性,让你不能无损拆开,或者零件被粘合、焊接在一起。如果你自行维修或者找了第三方维修,那么所谓官方的维修服务就跟你从此一刀两断。

此时是不是在脑海里出现了某个品牌的名字?事实上,汽车采用“计划性报废”并不是阴谋论,甚至还可以说在计划性报废这件事就是汽车行业先开的头,100年前,通用汽车就已经采用了这个策略。

时间回到1924年,当时的美国每7个人就有一辆汽车,汽车市场已经相对饱和,那时候汽车全是黑色的车漆,有钱人也没有换第二辆车的意愿了,这就导致当时的汽车市场销量骤减,因为消费者们找不到理由换车了。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为了让美国人继续买车,通用汽车公司高管小阿尔弗雷德·p·斯隆提出了一个计划——每年更新汽车的颜色和外观设计。这一战略直接让通用的汽车销售量暴涨,并在1931年首次赶超福特汽车。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这就是汽车工业领域的“款式报废”,它的深层逻辑是有序地在消费者中制造不满——通过推出一个新的东西,营造出“最新的才是最好的,新车才是新潮流”的社会环境,促使消费者认为旧产品是落后过时的,就像过时的包包饰品都需要换新,从而增加他们换新车的欲望。

这个新产品可能是外观设计、可能是颜色、可能是高级但是你基本用不上的性能,甚至可能只是一种强行定义的流行周期元素。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通过这些套路,车企找到了一种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就是持续地过度购买。而刺激你持续过度购买的方法就是让消费者对旧产品产生不满,和添加那些可有可无的新功能,以此来告诉消费者“你落伍了”。

如今的消费者在汽车市场的发展下,逐渐衍生出对“更科技、更智能”的汽车需求,因此,当市场不断推出智能新能源车,增加更多智能化、科技感的功能,便能使汽车需求市场维持“活跃”。

表面上,是车企在努力满足人们快速变化的科技喜好和智能需求,但如果没有“计划性报废”这些制造不满的机制,我们的本性也许并没那么喜新厌旧。当汽车从耐用品变成“快消品”,“背刺”似乎也成为“必然”。

汽车降价潮来势汹汹

除了功能性背刺外,近期几乎“掀翻”社会话题度的汽车价格战也是背刺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有超过30个品牌参与此次降价大军中了,其中大部分是合资车,从最初的东风系列车型大降价,雪铁龙c6直接补贴9万元直接让雪铁龙c6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到后来的雪佛兰、大众等车型的降价直到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的补贴优惠。

更有车企打出了买一送一的口号,比如本田皓影飞度,买id.6送朗逸等等,优惠幅度之大简直前所未闻。尽管其中充斥了许多套路,隐形权益的缩水和文字游戏等等,但从实打实的价格来说,确实是狠狠刺了一下老车主。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不过,降价这一刀虽然刺向了老车主,但从长远来看,合资车的这一刀也刀向了自己,我们将其描述为“自杀式降价”,只不过结果不小心连累了老车主。

举个例子,雪铁龙20万级别的c6,现在12万就能买到,那之后呢?降价潮过后,c6就能卖回21万吗?包括其他车型,很难再回到降价前的价格,这意味着巨大的时代拐点已经到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车企掌握的定价权正在失去,并有可能永远失去。

一辆主流汽车应该是卖到什么价位,是由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或者领先者决定的,其他的跟随者们只能参照主导者们的价格来做出相应的定价,而现在的主导者是比亚迪和特斯拉,油电同价时代已经开启。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当消费者认为一辆车就应该是这样的价格时,选择权就已经从合资品牌手上脱离,合资品牌想要让自家的产品变得更有性价比,除了调整价格别无他法。

例如刚刚上市的新款起亚k3,其官方指导价11.29-14.39万元。但在发布会上,起亚官方又通过各种优惠措施直接给出了一个综合优惠后放飞价8.99万元起,就这,还有不少人调侃不如加一万买比亚迪。

汽车降价成投诉重灾区,被“背刺”是车主们的宿命? - 天天要闻

这说明自疫情过后,大众消费观念越发谨慎,隐隐有“低需求”的市场表现,而2023年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是实打实的“寒冬”,车企们在降价潮中打头阵,大家都在想合力使汽车市场回暖,安全度过“冬天”。而依旧持续的降价潮也在说明,汽车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已经到了需要持续内卷价格优势,来为品牌竞争力赋能的程度。

产品的迭代,价格战的浪潮,无一不是为了刺激大众消费,争夺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谁又能在寒冬过后,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呢?

智行观:

汽车市场如今就像一壶正在沸腾的开水,车企们的竞争正是消费者们“渔翁得利”的时刻,但对车企们而言则不太好过了,大家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战意盎然地盯死敌方,严守后排,毕竟不到最后一刻也不知谁是赢家,所以车企们要谨慎,一旦掉队或许就是“万劫不复”。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贵阳车主注意!7月周末,机动车检验可在这些地方进行 - 天天要闻

贵阳车主注意!7月周末,机动车检验可在这些地方进行

注意啦!家里有爱车需要年检的朋友工作日上班没有时间周末也能安排上啦具体有哪些地方一起来看看7月贵阳周末机动车检验可在这些地方进行 为解决贵阳市“上班族”的年检难题,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联合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及贵阳市机动车检测机构推出机动车检验周末服务。 2025年7月份的机动车...
金句丨深蓝汽车苏琳珂: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懂用户所需 - 天天要闻

金句丨深蓝汽车苏琳珂: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懂用户所需

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期待汽车通过车路云一体化变成一个移动、个性化、创造价值的终端。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将是一个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懂用户所需, 甚至是随用户成长的移动生活空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编辑 岳彩周...
金句丨京西智行陈伟刚:未来汽车是出行机器人 - 天天要闻

金句丨京西智行陈伟刚:未来汽车是出行机器人

京西智行副总裁及悬架产品首席技术官陈伟刚:未来,汽车是出行机器人,是地球上300亿个机器人当中最早出现的一批,是“温柔的奇点”出现的标志性符号!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编辑 岳彩周...
玛莎拉蒂降到只要30多万了?“2天卖了10多辆……” - 天天要闻

玛莎拉蒂降到只要30多万了?“2天卖了10多辆……”

近日,名为“上海浦东玛莎拉蒂”的账号发布海报称,玛莎拉蒂的SUV车型Grecale限时尊享价38.88万元起,活动时间截止到9月30日。官方信息显示,玛莎拉蒂Grecale的指导价为65.08-103.88万元,相比之下,“上海浦东玛莎拉蒂
赔偿 N+3!沃尔沃亚太被曝裁员 - 天天要闻

赔偿 N+3!沃尔沃亚太被曝裁员

7月7日,据媒体报道,沃尔沃在近期对中国区员工展开裁员。据了解,此次裁员涉及的部门有工程、研发、供应链管理等部门,裁员赔偿基本为 N+3(N 为工作年限)个月工资。
消费者花30万元买的新车有使用痕迹 4S店是否隐瞒了展车实情 - 天天要闻

消费者花30万元买的新车有使用痕迹 4S店是否隐瞒了展车实情

“花30万买的新车,是辆被人体验过的展车。”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消费者费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他遇到的糟心事,这起纠纷涉及江苏华兴深蓝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深蓝汽车4S店)。消费投诉多处痕迹牵出展车疑云“我花了30万元,提到一台被人坐过的展车,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从看车到签合同、提车,销售员没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