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艺术传承
随同藏族佛寺僧人们诵经作息,打坐修禅,也参观正在授课中的佛像制作,学生们认真观摩教授巧手灵心雕琢出一尊面容庄严和善,禅坐入定的佛像
华为p10静音模式拍摄
一般情况下进入藏族寺庙是不可以拍照的,这座正在整修中的佛学院教室经过询问后允许笔者拍摄,为尽量不影响授课,短暂拍摄过程中都采半跪姿以手机静音模式拍摄,绝对不要使用具侵略感且会发出对焦与快门声响的单眼相机
蹲下身,弯下腰,以一个过客的谦卑姿态,能够看得更深远,体悟到更多真实
信仰与迷信的距离--精神癌
当今社会上获得精神救赎的管道多数是将宗教信仰极大的世俗化,拟人化,甚至商业化,就为了能快速获得广大世俗认同的单一精神层次
陷入过度商业化争议的少林寺
简单的说就是顺应人性中之惰性:与其刻苦的修练超脱,还不如把神明也拖下人世间一起淌浑水
闽、台地区过度世俗化的宗教仪式
闽、台地区过度世俗化的宗教仪式
而这种集体沉沦不也正反映当下的主流音响嗜好圈,不但充斥着意识形态幻觉又不具精神层次的感官错觉与迷信,还反而把圈子越玩越偏,越玩越小了
过度浮夸的音响”配件”
音响知道,道法自然
无论是诸子百家,道,佛,各大宗教,甚至是日本茶道,剑道...等,其根本哲理均来自对于道法自然的信仰,先贤阐释各家门派学说经典,又或结合外在仪式或宗教图腾,法器等,用隐喻的神话故事来向世人阐述自然法则的规律,透彻宇宙诸法皆空的真理
庄周梦蝶
日本茶道,透过精致茶具与严谨的外在仪式,将生活休闲提升至意识层次的一种精神修炼
日本茶道
如此来套用于既有的音乐音响嗜好,不也是一种能够提升精神修练的"道"
"音响"为识道之法器
"音乐"为修道之经典
"音声"为悟道之境界
透过音乐打坐冥想
透过理性的音响设备回放,借由打坐冥想仪式来领悟音乐家作品中所描绘出的奥妙宇宙,进而与深层潜意识产生共鸣的"禅悦"境界
与深层潜意识产生共鸣的"禅悦"
善用是良药,滥用是毒品
音响为修道之法器,就应该以能够理想回放自然乐器,自然声响为出发点的理性配置即可,无须怪力乱神之调音玄术,避免因过度追逐肤浅感官而受意识形态所控制,梦回在生理错觉所建构出的信念框架中
佛洛伊德冰山理论
这里将理性配置的音响系统分为两大类:
一.最能满足方便使用的一体式系统
二.最能满足搭配乐趣的分体式器材
为减少篇幅,这里直接介绍最理想回放方式的电子分频系统,一种多数音响厂商与媒体都不愿让你了解太多的"越级打怪"玩法!
LINN电子分频系统
关于电子分频另有专文介绍:
理性配置的TAG McLaren前后级,PMC db1+ ,2音路电子分频系统
一.最能满足方便使用的一体式系统
只需搭配一台数字讯原的英国meridian数字式DSP电子分频有源音箱系统
DSP数字式有源音箱结构图
英国ATC模拟式电子分频有源音箱
模拟式有源音箱结构图
简单理性,能越级打怪的小型电子分频有源音箱系统
二.最能满足搭配乐趣的分体式器材
B&W鹦鹉螺电子分频系统
法器之灵,贵在理性
理性配置的音响系统,就如诵读佛教经典时能够引领出怡然节奏感的木鱼,以桑木或椿木精心制做即为上品,无须俗不可耐的珍稀奇木,更无须怪力乱神的虚像赘饰
木鱼既是法器,也是传统乐器
在圣贤(音乐家)经典作品的引导下,借由理想的回放系统,超脱理性现象的局限,细思品味声音中的微妙触感,使心境怡然,让打坐冥想,修习内观时更能集中注意力,轻松达到随坐入定的禅悦境界
后续将介绍适合禅修的音乐
续篇:音乐修道说
终篇:音声悟道说
作家蒋勋:
品味这个词,实际上是说的是一个人如何去做选择;如果你总是在饥饿的跟风追逐,那你永远不可能拥有品味
品味是在检查我们是否能对已存在的东西感受到了满足感...
作家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