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问弟子:没有出生时,你是谁?弟子从东走到西说:两眼对两眼

2022年07月05日16:29:24 佛学 1696

明朝年间,四川成都有一位高僧,人称永慈禅师,他俗家姓余,名叫余海舟,出生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余海舟自幼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他打小就与三宝有缘,见到路过的僧人就会喜悦,心里觉得与他们亲近。

有一次,他听到一个僧人说:“生死事大”,顿时有感于心,发愿出家为僧,以求了脱生死。

高僧问弟子:没有出生时,你是谁?弟子从东走到西说:两眼对两眼 - 天天要闻

他出家之后,法号“永慈”,修行勤苦,颇有慧根,只是苦于没有名师指点,无法开悟。

后来他四处求学,遍访名师,遇到的第一位名师是高僧太初大师。

太初大师想试验一下永慈和尚的根性钝利,于是问他:“你的父母未生你之前,你是谁呢?”

永慈和尚听了,并未回答,只是默默地从禅房东边走到西边,然后叉手而立。

太初大师对永慈和尚说:“不是不是,再道。”永慈和尚此时回答了一句:“两眼对两眼。”太初大师这才点头表示印可。

高僧问弟子:没有出生时,你是谁?弟子从东走到西说:两眼对两眼 - 天天要闻

明宣宗宣德二年,永慈和尚离开四川来到京城游学,在京城他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为一位和尚。

接着,他南下金陵,之后受雪峰和尚的邀请,在杭州住了一段时间。不久之后,永慈和尚慕名前往东山,拜谒高僧东明大师。

两人见面之后,永慈和尚主动以禅宗机锋问道:“无相福田衣,何人合得披?”东明大师没有回答,而是伸手打了永慈和尚一个耳光。

高僧问弟子:没有出生时,你是谁?弟子从东走到西说:两眼对两眼 - 天天要闻

永慈和尚问:“四大皆空,你打我做什么?”东明大师不回话,又打了永慈和尚一巴掌。永慈和尚说:“一掌不作一掌用,打了又如何?”

东明大师依然不说话,抬手又打了永慈和尚一巴掌。 永慈和尚连挨三巴掌,不但没有生气,还恭敬地说:“老和尚果然名不虚传。”然后对着东明大师拜了三拜。

东明大师这时候终于开口了,他当着众弟子的面,指着永慈和尚,用赞赏的口吻说:“老僧居此山三十余年,今天才见到这个和尚!”

高僧问弟子:没有出生时,你是谁?弟子从东走到西说:两眼对两眼 - 天天要闻

东明大师热情地留永慈和尚在寺中居住,后来更是表示希望让永慈和尚继承自己的衣钵。

永慈和尚婉拒说:“承蒙大师赏识,不过小僧不是为了衣钵而来。”说完,告辞下山而去。 东明大师看着永慈和尚的背影,笑着说道:“我的衣钵,十年之后还是要传给你。”

离开杭州,永慈和尚再次回到了金陵驻锡。明英宗正统二年,一个名叫袁诚的太监,号召善男信女集资重修了翼善寺,该寺规模宏大,是一处大丛林。

高僧问弟子:没有出生时,你是谁?弟子从东走到西说:两眼对两眼 - 天天要闻

袁诚十分钦佩海舟和尚的修为,特意请旨,让永慈和尚做了翼善寺的主持方丈。

明英宗正统五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东明大师派人,将自己的袈裟和拂尘,专程送给了永慈和尚,随同袈裟和拂尘一起送到的,还有东明大师的一首偈子,偈子内容如下:

字付慈海舟,访我我无酬。

明年之明日,西风笑点头。

高僧问弟子:没有出生时,你是谁?弟子从东走到西说:两眼对两眼 - 天天要闻

这一年,距离永慈和尚(海舟)与东明大师分别,已经过去九年的时光。第二年(正统六年)的农历五月三十,东明大师如期圆寂,和偈子所说日期一日不差。

永慈和尚得知东明大师圆寂的消息之后,感激东明大师对自己的赏识,不忍心违背东明大师的遗愿,于是焚香沐浴,继承了东明大师的衣钵。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