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2022年11月27日23:33:35 美女 1971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据史料载,黄河过金城关后,逐渐拓宽,至其东部已可达两三公里。河面扩宽,水流减慢,下游处起堆积泥沙,久成滩地。宽阔的河面则被逐渐形成的滩地分成了大大小小的数条分支,这些滩地,便是雁滩最初的形貌。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明代前,滩地边河水环绕,芦苇水草郁郁芊芊,属大雁栖息集散之地,故名“雁滩”。长年累月,滩地逐渐变成大块的土地,至明末,人们开始将这些滩地开垦为田地,在此定居,于是便有了乡村与烟火。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类的繁衍生息,滩地形成了大小不等,由河水分隔开来的十八块,根据滩地大小、居住人口的姓氏及所在方位,取名为“滩尖子”“张苏滩”“傅家滩”“均家滩”“宋家滩”“大雁滩”“骆驼滩”等等。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解放前期,黄河主河道在滩尖子处分为南北两路,北河沿盐场堡向东北方向奔去,南河则流向段家滩。剩余的中部滩地又分成数条小流,而其中较大的两条被称为“中河”与“沙洼河”。滩上田地水车灌溉,水量充足时则无忧。若逢干旱、水位下降,灌溉所需用水的来源便断了,农民的收成则被掐断。抑或是连日大雨、水位暴涨,滩上便洪水横溢,泛滥成灾,不仅田地被淹,连房屋也会湮没于昔日之源泉。居住在雁滩上的农民收成虽漂浮不定,但毕竟沿着河边,诸事也较为方便,故雁滩这一片地方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20世纪90年代,南河道全线开始疏通河道,将河道内的淤泥与垃圾全部清除,并将河道规划改线,断流的黄河水终于重新进入了河道,原有的污水得到了河水的冲刷稀释,有所改观。但这一次的河道清理只是从河道内部进行,虽清除了原有的污物,河道沿线的工厂、作坊依旧存在,因为河水的流通可以带走污水,这些工厂的废水甚至相比原来死水时候排放的更为放肆。不久,河水由清重新回到了浑浊的模样,气味依旧难以入鼻,污浊不堪。本以为的治理能让南河道重拾清净怡然,未曾想社会发展的步伐,落下了这条孤零零的小河道。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2005年,南河道治理正式展开,沿线排污的小工厂、小作坊几乎全部关停,附近的村落及土地的征地拆迁促成了南河道两边的临河游览道的修建,并彻底的清除了河道内的淤泥与杂物,重新修砌了河道,河道两侧贯通了道路,在整条南河道上建立的桥梁多达十八座,随即逐渐对河道两边进行绿化。耗时一年,南河道全线重新通水,淡黄的黄河水久违之后终于重现河道。随后的二期治理也迅速展开,将原有的地下排污管道全部截流,并入统一的排污管道,从此与南河道再无交汇。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南河道成为雁滩东部的一条特有的风情线,自水车园开始,沿线经过体育公园,家具市场,一直延伸至东头雁儿湾,又重新与黄河交汇。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文:马国喜

图:焕光

拍摄时间:2022.11.17

西部风景|南河道 雁儿湾 出河口 - 天天要闻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