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鸭米。这个系列是相机科普文章,是我自己在摄影过程中整理出来的相机操作笔记,很多都是说明书上没有的细节。希望能帮助到新手快速入门手中的相机。
初学摄影的小伙伴总是关注曝光三要素参数组合,光圈,快门,iso。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测光。这也是我在摄影前期一直忽略的问题。
测光模式其实会很大程度影响到照片最终的结果。很多照片不通透,噪点多,很大原因都是因为测光模式选错了。
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聊一下“测光模式”。
◾️什么是测光
◾️测光和曝光的关系
◾️测光模式的前提
◾️四种测光模式
◾️如何更改相机的测光模式
1,什么是测光
测光,就是计算合适曝光值的过程。简单点说,就是让相机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是晴天还是阴天。
2,测光和曝光的关系
曝光又是什么呢?我们拍一张照片,光线进入相机的多少,就是曝光。但到底要进入多少光呢,就需要测光了。相机根据侦测到的光线明暗情况,决定应该用什么样的光圈,快门,感光度来决定曝光值。所以,测光在曝光之前,曝光是测光之后给出的结果。
取景框最下面一行便是曝光值
有一点要强调,相机开机以后便开始测光,并不是有些人说的半按快门以后才开始测光。你把相机打开,移动相机,就会发现取景框下方的曝光值是不断变动的。
3,测光模式的前提
测光模式在自动曝光的时候更有效。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半自动模式等等。M档手动模式下,测光系统无效,因为所有的参数都是摄影师自行安排。
在自动模式中,我最常用的是“光圈优先”模式A。
4,四种测光模式
相机的测光模式有四种:其实这几种模式的区别,就是相机对画面中测光范围面积大小的差异。
①点测光
最精准的。它只对画面中大约2%的位置测光。比如只对画面中的一个蜡烛灯芯测光,相机就会以这个亮度为基础设置参数。如果这个区域的亮度值是7,那么相机就会根据7这个光线值决定照片的明暗,完全不考虑周围的亮度。
点测光拍蜡烛
所以要拍明与暗非常分明的照片的时候,要用点测光,只对高光位置进行测光。
点测光适用场景:
▶月亮:明暗差距非常分明,黑白分明的照片
▶夕阳剪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占画面的大小,如果人物离的远就选择“点测光”;如果是大头照,选择“局部测光”模式(见局部测光)
②局部测光
比点测光大一点,大概会对画面6%的位置测光。这种测光我们平时很少用到。
局部测光适用场景:逆光人像(人的面积比较大的时候)
局部测光拍逆光人像很适合,很有氛围感
③评价测光(尼康叫矩阵测光)
这是最智能的测光方式。矩阵测光是将整个画面进行分析统计,得出一个画面亮暗的平均值。生活中90%以上的拍摄,都是这种测光方式。也很适用初学者,基本不会出错。
矩阵测光适用场景:
▶最适合的是:顺光,且光线均匀的风光大片:草原,山景,水景,城市建筑。
我拍的北京亮马河顺光夕阳下的建筑
▶合照
▶连拍过程中的人物,动物。因为连拍过程中每张曝光需要比较相近。
▶光比大的环境,希望能平衡这个照片亮度的时候也会用到。
▶日落氛围照;延时摄影
这张日落氛围照,是我用矩阵测光+曝光包围拍摄的
④亮部重点测光
和点测光一样,该模式也是单点测光。将最大比重分配给亮部。尼康少部分相机有这个测光模式。这个模式下,相机将针对亮部重点测光,优先保证被摄对象的亮部曝光正确。
比如舞台聚光灯下的演员,直射光下的人物。
5,如何更改相机的测光模式
基本上所有的相机都有快捷键直接设定。尼康D850操作如下:
尼康D850快速调整测光模式
⚠️注意:
①点测光和亮部重点测光这两种是和对焦点有联动效果的,当使用单点对焦的时候,测光的位置就是对焦点的位置。对焦点移动到哪,它就测哪里。
②逆光人像一定不要用矩阵测光,因为人背对太阳,脸部光线很弱,身后光线很强。如果用矩阵测光,相机会认为整个画面亮度挺高的,曝光的结果就是人物会拍成大黑脸。
③夕阳有多种拍照方式,你想得到的结果不同,选择的测光方式就不同:大景小人的剪影用点测光;大头照逆光人像用局部测光;要拍出夕阳和建筑细节的氛围照用矩阵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