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测验:
同时给孩子一张100元,和50张1元,孩子会选择哪个?
对于幼儿来说,选择50张的比例一定非常高,他们可能会比较数量的多少,甚至能力好一些的会计算,但一旦跟生活中的钱币使用结合起来,很可能又对不上号了。
1
财商教育是什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除了过去所看重的智商、情商以外,许多家长开始意识到财商也是伴随终生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可以从小就开始培养。
财商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管理钱财的智慧,具体两方面的能力:正确认识金钱以及规律的能力;正确使用金钱的能力。
财商能力源于数学能力。比如钱币的认知和币值换算是小学数学学习很基础的内容之一,学习效果好的孩子则是不但能够写题和完成考试,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用钱和找钱,这才是数学真正的作用——解决问题的数学。
随着无现金支付时代的到来,孩子也越来越少机会与现金接触了,提早对孩子进行金钱的教育,则是有助于提前预备孩子的财商能力。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对于年幼儿童(5-6岁)来说,钱的意义是功能性的——钱与买各种各样需要的商品相联系,对孩子来说,钱很少涉及估价性评价性(如好坏、精明与愚蠢、干净与肮脏)。
2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
1
系统的钱币概念教学
钱币概念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刚开始数字的认识,过渡到钱币的概念、换算、计算以及应用,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超数在进行钱币概念学习的时候,更注重孩子实际的动手操作与运用,孩子在游戏中完成买卖任务,并在团学实践中应用起来,达到巩固输出的效果。
2
角色扮演游戏
钱币概念的学习需与实际生活相连结,角色扮演游戏非常适合亲子互动。不仅增进彼此的感情,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钱币的意义,提高财商。
家长可以教孩子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家里和孩子玩商场购物的游戏,让孩子轮流做收银员和顾客,通过购买一些玩具或物品,进行付钱、找钱的步骤,让孩子认识钱币。
平时在商场上的购物,也可以故意避开电子支付,使用现金支付,最好与收银员有找钱的互动,趁机对孩子进行钱币的教育,让孩子潜移默化感受钱币交换的意义。
3
从小培养理财意识
从孩子5、6岁开始,就可以刻意的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了。家长在自己消费,或者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就应该传递给孩子一个意识:爸爸妈妈的每一次购物都是经过慎重的思考进行的消费。为什么要给孩子买这个玩具,买这个玩具需要的金额是多少,让孩子了解。这样逐渐帮助孩子从小培养正确的消费观以及理财观念。
我们还可以教育孩子,收入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是为了全家人的开销,任何对金钱的滥用都会影响全家人的生活。
也可以从小帮助孩子培养社会的责任心。引导孩子把压岁钱或者零用钱的一部分捐献给社会,学会给予,让孩子从小懂得帮助他人,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
最后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将钱币教育与劳动教育混为一谈。做家务是家庭成员的义务,而不是劳动。我们切不可因为孩子做了家务而进行钱币“奖励”。
关注超数,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