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一个冬夜,纽约迎来了罕见的极寒天气。
刺骨寒风中,却有上千人赶往宾夕法尼亚酒店的宴会厅。
不到七点半,这里就座无虚席,人声鼎沸。
大伙翘首以待,热切地盼着一个人的出场。
这位神秘人物,不是政要明星,而是一名授课老师。
他叫戴尔·卡耐基,专门做商业培训。
他的学员中,有销售员、卡车司机、伐木工人,也有公司的高管和董事。
在过去24年间,这些人在他的帮助下,有的突破了事业瓶颈,有的开拓出新的市场,也有的人从此发家致富。
为了帮到更多人,卡耐基在第二年,将他的“人际关系学”写成了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人性的弱点》。
在书里,卡耐基深刻地剖析了人的内心与本质,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顺应人性,在社会上立足。
我将书里的精华,浓缩成15句话。
你若读懂,就再也没有处理不好的关系。
1
与人相处的“说话之道”
1. 指责如同回旋镖,总会伤及自身。
书里说,不管犯了多大的错,99%的情况下,人都不会责备自己。
人性的弱点之一就在于,我们很难做自己的差评师,总能找借口替自己开脱。
即便是低头认错,但对外界的否定都有着本能的排斥。
所以换个角度看,与人打交道时,不要紧盯着别人的错批评指教。
你或许出于好心,但结果却可能激怒对方,令其怀恨在心。
别和人性较真,别说指责的话,是对人性的洞察,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2. 当批评和嘲讽无济于事,真诚的赞许发挥了效用。
书中提到,卡耐基有个叫帕米拉的学员,是一家商场的管理员。
工作中,最令她头疼的,是那几个不服管的门卫大爷。
因为对他们,不管是责骂还是挖苦,都无济于事。
后来在卡耐基建议下,帕米拉改变了策略——变指责为表扬。
没想到,大爷们一受鼓舞,反而爆发了工作热情。
书里分析道,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非理性。
“人受感情驱使,被偏见支配,内在充满了傲慢与虚荣。”
无论是谁,对欣赏与赞许,都有着强烈渴求。
不要吝啬你的赞许,大大方方赞美别人,往往更能打动人心,从而达成目的。
3. 赢得争论的方法只有一个,避免争论。
很认可罗翔老师的一句话:
“夜郎自大,是好辩者的天性,他们经常会把观点的争论,上升为语言的攻击,再把语言的攻击变成肉体的争斗。当你遇到这种人时,其实没必要和他辩论,因为你辩不赢的。”
这观点与卡耐基不谋而合。
他认为,人有高估自己的天性。
碰上纷争,每个人骨子里都想赢。
所以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不是争个你死我活,而是巧妙避开。
发生分歧,各退一步;意见不同,不必计较;谁输谁赢,无关紧要。
允许自己做自己,也不干涉别人做别人。
各走各的路,方能各自安好。
4. 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引发对方的强烈欲望。
书里有个观点:人性本质是欲望,而欲望是所有行动的原始动力。
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他内心深处的期待。
你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不要一个劲说教,就告诉他读书将为人生提供怎样的奇妙体验;
你希望伴侣积极上进,不要总是施压,可以一起聊聊富足日子里的舒适、幸福与满足;
你希望同事配合工作,也不要用蛮力,告诉他业绩提升后很可能迎来升职加薪。
当美好的愿景浮现眼前,人就有了做一切事情的动力。
这个时候,无需说教,别人就会主动配合。
5. 讨论对方在乎的事,是直抵对方内心的捷径。
周国平曾在《交往的质量》中说:
“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中,各自的价值。”
所谓交情,只是华丽的包装,利益才是最核心的纽带。
和任何人的关系,并不取决于我们有多好,而在于我们有没有用。
书里说,若想关系长久,你就得讨论对方在乎的事,并提供切实的帮助。
当人具备了“交换价值”,才能一点点拼出人际关系的大网。
2
打通合作的“成事秘法”
1. 如果你想得到他人支持,请先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愿望。
在书里,看过一项社会调查。
纽约电话公司对500通电话进行记录,发现“我”这个字出现了3900次。
卡耐基说,人总是习惯性地考虑自己,而忽略他人。
不管是沟通还是合作,大家向来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针对这一人性弱点,想到他人支持,你就得反向思维——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与想法。
也就是学会和对方统一战线。
当你懂得换位思考,很多关系就顺了。
2. 找出他们想要什么,并教给他们怎么做。
书里有个比方。
钓鱼的时候,我们知道用美味的鱼饵引鱼上钩。
但在吸引合作伙伴的时候,却忘了投其所好。
若想建立关系,除了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还要教给他们怎么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人谋发展,就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人谈合作,也要让对方达成所愿。
人性都是逐利的。
有利可图,是共事的一大前提。
3. 从一开始,努力让对方说“是”,别让他说“不”。
书里分析说,合作最开始,“不”字是最难逾越的鸿沟。
一旦对方说出口,再想扭转局面,就难上加难。
所以卡耐基提醒大家,要在合作的一开始,就努力让对方说“是”。
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你做个“让人舒服的人”。
先赞成对方观点,而后委婉表达,最终与他人统一战线。
心理学家戈尔曼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你让别人舒服,别人才不会用“拒绝”令你难堪。

4. 感恩之情犹如火种,它的温暖火焰足以回报你。
书里说,大多人意识不到感恩,很多事都理所当然地接受。
但如果你反其道行之,逆着人性来,就会轻松赢得他人支持。
有句话说得好:
天才投资者投的是人性,感恩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记人好,懂回报,让人放心。
当你心怀他人,时刻想着回馈他人时,机会也会悄然落入你手中。
5. 真诚,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看完这本书,有不少人疑惑,卡耐基说的这些听起来很虚伪。
难道我们和人第一次见面,就去巴结、迁就吗?
当然不是。
卡耐基反复声明,一切都要发自真心。
他举了一个例子。
当年办讲座,他想请几个知名作家当嘉宾。
邀请信上,他没有任何吹嘘,反而实话实说:自己是个刚起步的讲师。
信的结尾处,他和150学员都签上了名字,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结果,几个作家被深深打动,都免费出席了讲座。
用心待人,真诚处世,是建立一切关系的基础。
毕竟,虚伪与敷衍,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

3
维系感情的“高明招数”
1. 得到友谊的最佳办法,是付出而非索取。
卡耐基在书里分享交友经验。
他说,自己之所以有很多朋友,是因为舍得给对方“小恩小惠”。
送邻居一本书,请同事喝杯咖啡,给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就慢慢处成了朋友。
老话说,己欲利,先利人;己欲达,先达人。
想要得到什么,就先付出什么。
你对世界不贪婪,世界对你才不会吝啬。
2. 伤害别人自尊是一种罪过,请给对方留足面子。
看书时,有句话很扎心。
哪怕关系再近,都没有人喜欢一个处处伤害自己颜面的人。
你的孩子不喜欢你的当众批评,你的朋友受不了你过分的玩笑;
爱人之间会因为互相讽刺,一次次陷入感情危机;就连很包容我们的父母,也难以忍受自尊被践踏。
好的感情,有里子也要顾面子。
做好面子工程,感情才历久弥坚。
3. 将命令改为问句,不仅听起来悦耳,还能激发创造力。
书里有项社会调研,说那些妻子离家出走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
家里总是充满了挑剔、指责,甚至欺辱、谩骂,没有人会好好说话。
卡耐基由此推论出,如果大家言语和睦,家庭关系也会出奇地好。
比如,将命令改为问句,不仅听起来悦耳,还能激发创造力。
而这点,不仅适用于家人之间,一切你看重的关系通通适用。
把暖心的话说出来,把伤人的话咽回去,才不会伤了彼此的心。

4. 专注倾听,是我们能够给予他人最高的礼遇。
书里有个故事,很有趣。
一次聚会上,还不怎么有名气的卡耐基,被冷落在一旁。
这时,他听见隔壁有位教授在谈他去非洲的经历。
但周围的人却不感兴趣,没一个好好听教授说话的。
卡耐基凑过去,很认真地听起来,还不时和教授交流两句。
聚会结束时,教授大赞卡耐基:“这是我见过最有效的人,我将与他做一辈子的朋友。”
莎士比亚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凡事需要多听,少言。”
无论与谁交谈,专注倾听,传达出的,是我非常在意你的感受。
这是我们给他人最好的善待,也必将因此被全世界接纳。
5. 不要改变对方,真心诚意地欣赏对方。
耶鲁大学教授路易斯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需要90天;
形成一种思维模式需要180天;
而价值观的形成,则需要14年。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自带体系,非常难以撼动。
卡耐基也观察到,人性复杂,人具有多面性。
辩证地看,谁身上都有好有坏。
与其奢望改变别人的不足之处,不如去欣赏他们的过人之处。
唯有如此,大家交往起来,才能久处不厌。
▽
《人性的弱点》中,有句话让我很感动: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就像卡耐基本人,他能从一个连火车都没见过的穷小子,成长为环游世界的演讲大师,究其根本,就在于他看清了人性中的弱点。
他不止一次感慨,了解人性,是他成功的关键。
生活中,很多人一辈子和人打交道,却对人性茫然不知。
而后反反复复陷入失败的人际关系,令自己痛苦不堪、一事无成。
游泳需要了解水性,驯兽需要了解兽性,活在这人世间你就必须了解人性。
点个赞吧,洞悉《人性的弱点》,顺着人性去社交,就再也没有处理不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