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突然烧到40℃,到底如何提升孩子免疫力?

家住周口的石先生,这两天似乎着凉了,出现一些感冒症状,服药后症状减轻。儿子紧随其后,出现诸多不适症状,流鼻涕、发热、浑身无力,带着孩子到我这检查,最终确诊为乙流

“难道是自己传染给孩子的?”石先生感到很愧疚。我告诉他,最近乙流的孩子都这样,要么是家长传的,要么是同学传的。

什么是乙流?

乙流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种,是由乙型病毒感染引起的,在特定的季节出现。

乙流的潜伏期是1-4天,它的传播速度很快,说话、触摸等方式都是它的传播渠道。

大多患儿往往突发高热,体温达到39-40℃,伴随有头痛、浑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以及呕吐、食欲下降、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有咳嗽、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

甲流和乙流有啥区别?

无论是甲流还是乙流,都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种。两者表现差别不大,都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现象;在传染性这一块,甲流的传播速度要比乙流快的多,因此体质差的小朋友,我都建议他们在冬季来临之前去接种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乙流和普通流感有啥区别?

乙流和普通流感有很多相似之处,出现普通感冒时,孩子也有流鼻涕、鼻塞、发热等表现,因此家长很难准确辨别。通常来讲,乙流患者容易反复发热,突然发高烧,并且持续不退,全身酸痛、乏力感也更加明显。

为什么要告诉大家区分乙流的方法?

这是因为乙流来势汹汹,症状比较多,治疗时需要用到抗病毒类药材,才能更快的痊愈。而那些大家熟知的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是对抗细菌的药材,对乙流无效。辨证不对,治疗白费,不能对症下药的话,也只是在耽误患者的病情而已。

孩子甲流刚刚痊愈,再得乙流属于反复感染吗?

甲流和乙流是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体内所产生的抗体也是不同的,因此很多孩子在甲流痊愈后,很快无缝衔接,感染了乙流。

事实上,今年自入秋以来,儿科门诊一直呈“爆满”状态,家长们都无奈的感叹:“今年的孩子太难了!”支原体新冠、甲流、乙流……轮番上阵,很多小朋友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已经病倒了三四次,孩子老是没精打采,小脸蛋也快速消瘦下去。

家住湖南的刘女士在后台给我留言:“主任,我家孩子说很多同学都感冒了,我怕孩子被传染,能不能先给孩子吃点奥司他韦预防一下?”

对此我要强调一点:孩子周围有流感患者时,不要让孩子服用预防药物

孩子总是要上学的,学校是公众场合,学生很多,一直吃药预防不是办法,家长们可以转化一下预防思路,让孩子戴好口罩,勤洗手,多消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学校也可以及时开窗通风,定时消毒。

如果是家中有家庭成员感染乙流,就要做好隔离工作,尽量不要和孩子有不必要的接触,靠近孩子时要戴好口罩,与孩子分房睡,自己的衣物、用过的碗筷,也尽量分开处理,及时做好扫洒消毒工作。

怎么吃能提高孩子免疫力?

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饮食,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1、孩子脾胃消化能力不如成人,因此我建议喂养孩子采取少量多餐的形式,保证食物的多样化,营养才能跟得上;

2、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可以多吃一些鸡肉、牛羊肉、鱼肉、酸奶、豆浆等等;

3、水果和蔬菜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利于提升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但是冬天比较寒凉,适量吃就好。

经历今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轮番轰炸,家长们也应该明白:现在是拼免疫力的时代,无论何时,睡眠充足、合理饮食和有效锻炼,都会不断的提升免疫力,在疾病面前,都是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