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会竭尽全力的去保护孩子,但有些事情,父母却是无能为力,比如孩子在学校的时候,父母把孩子带到这里来,完全相信老师,可是有的老师却辜负家长的信任,让孩子受到伤害,实在是让人愤怒。
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年纪还小,处于什么都不懂的年纪,但有的教师,表面上像是一只“小白羊”,却像是一只“大灰狼”。
事件经过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位网友的爆料说起,他朋友的女儿4岁,正是读幼儿园的年纪,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她回来之后,变得不爱说话,甚至是沉默寡言,在父母的连番追问之下,女孩才说出实情。
原来,班上一位男同学用手指抠其下体,已经是第二次了,女孩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只觉得下体又痒又疼,她曾将此事告诉过老师,可是老师只是口头警告了男孩,并没有将此事告诉家长,若不是父母察觉异样,估计还被蒙在鼓里。
5月8日,女孩的父母选择报警,并在警察和幼儿园园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进行检查。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女孩下体内阴粘膜稍充血。爆料人还声称,出了这件事之后,幼儿园竟然单方面说女孩不是在读学生,质疑幼儿园没有监控。
后续处理陷入僵局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小女孩的家属要求精神赔偿,可是,男孩的家长并不承认,双方陷入了僵局!
先不说事情真相如何,女孩下体受伤是事实,在幼儿园里出事也是事实,那么,幼儿园就有责任还原事情的真相,若不然,还会有其他女孩受伤害!
既然是同班同学,那么也应该是4岁左右,难以想象,一个4岁的男孩,竟然会做出如此下流的举动,很显然,男孩不是天生就会,而是受了某种影响,在幼儿园里老师肯定不会这样教,那么就是小男孩看了什么视频,或者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再者,女孩自己说的,她告诉过老师,可是老师没有告诉家长,难道是老师觉得这是小问题吗?这往小了说是不文明的行为,往大了说就是耍流氓!
孩子的性教育是必须要重视起来,尤其家长一定要对孩子交待哪里不能被别人看,不能摸,遇到什么事情了第一时间告诉家长等……
如果事情真是那样的话,我个人认为,那个男童就是心理变态,没有家教!父母失职!不管孩子多大,男童都要受到小小的处罚,才能长教训!
从法律上看,男孩家长该赔偿吗?幼儿园有责任吗?
民法典第1199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很明显在这件事中,要想知道男孩有没有这个行为,查监控就行了,若是幼儿园提供不了监控,那么幼儿园就要承担相应责任,而且,若是女孩所说属实,这样的行为老师竟然选择避而不见,可见老师的素质堪忧!
这已经不是惩罚一两个老师就能解决的了。很明显,
缺乏对教育的监督。1名女孩先后2次被男同学侵犯,老师知道后,竟然觉得是小事,没有告诉家长,若是任由男同学欺负女孩,若是家长没有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儿童性教育和性教育的缺失。这正是当今儿童早期教育所缺少的。想想,一个男生送了一件衣服,就让他和女生同床共枕,周围的孩子不但不会觉得这是错误的,还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参加比赛的孩子,会收到一件漂亮的礼物。我们的性别教育和性教育,实在是过于保守了,就算是小学的孩子,也是一脸的迷茫,完全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缺乏对儿童的家庭安全观念的培养。我常常对小神兽说,要守住它的隐私,不要让其他人知道,要好好守护它。不过我觉得,没有哪个父母会天天告诉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被人动了手脚?因此,许多孩子都有被调戏的危险,而父母却未必马上就能发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家人的安全教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不懂事,但作为成年人是懂事的,哪怕是从避嫌的角度考虑,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
这小孩还年轻,不能明辨是非。在遭遇不法侵害后,他们也许会因为担心被教师训斥而不会发出声音,也不会告知父母。时间一长,对他们造成的创伤就再也没有办法挽回了!
写在最后
关于幼儿园老师的素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公众的热烈讨论。
同时,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应该在儿童身上,加大对儿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懂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首先,合理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正确的性观念。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正处于模仿和学习的阶段,我们可以为孩子灌输正确的性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行为。
其次,适当的性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性教育应该是以身教为先的。从小孩子开始,父母和老师在言传身教上就要注重表现出合适的态度。不同的家庭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有效的教育有助于保护孩子的安全。不幸的是,孩子遭受性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效的幼儿园性教育,可以通过强调身体安全和辨别好与坏的方法,教育孩子如何警觉和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虽然幼儿园时期的孩子还很小,但是这个时期的学习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性教育的意义不容忽视。同时,幼儿园也应该注重家长的配合,在家庭和教育机构两方面共同推进幼儿园性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也是家长的底线,任何人不能够打孩子的主意,道德不允许,法律更不允许,关爱孩子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