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扈俊丽。
一个陪妈妈们科学育儿的家庭教育创业者。
※除了原创文章,每天精选3篇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内容来自:书籍、公众号、知乎、微博、付费社群、群聊、朋友圈等,不代表个人观点,也不清楚原始出处,所以大部分没有注明摘自哪里,侵删。
这是第335篇学习笔记:表扬和奖励,会将孩子的内驱置换成外驱。
以下为学习笔记正文。
一,内驱力被中断
人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大脑会分泌出一种神经化学粒子,叫作多巴胺。
多巴胺有奖励作用,它能够促进我们大脑神经元的网络联系。
所以说,当你做完一件事情,又享受了多巴胺,那么这个事情在脑中的神经网络联系就形成了。
这会促使我们产生一种欲望,让我们下一次还想做好这个事情。
所谓的内驱力、内在动力,其实来自多巴胺。
是多巴胺促成了奖励机制。
所以如果你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一定要去欣赏它,这样多巴胺才能形成。
然而,有些家长、管理人员,或是老板不懂这个道理。
一看自己的孩子或者员工获得了成就,在那儿洋洋得意,就立马扑过去问:“别这么得意,还有别的事情没有?”就是把人的欣赏、快乐,以及形成多巴胺的条件一下子给中断了。
之后,这个人做事就没有内驱力,只有外驱力。
也就是一件事情不逼他,他就不想做。
所以人的内驱力,其实就来自于成功之后的多巴胺的分泌,没有的话形成内驱力是不容易的。
二,表扬和奖励,将内驱置换成外驱
如果说,批评会扑灭孩子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内部回路奖惩,将内驱力中断,表扬和奖励则将无价的、巨大力量的内部驱力置换成了有限的、狭小的外部驱力。
表扬和奖励,会将因孩子自身努力而生出的多巴胺以及从内部升起的价值感和成就感,置换成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
也就是说,把内部驱力替换成了外部驱力。
如果有实物奖励,则会将这份内部生成的无价的驱动力和价值感,用有限的东西进行了替换。
这无疑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损失和伤害。
有些孩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如果去表扬他,他会感到愤怒和生气。
那是因为他觉得,来自内部的价值感是巨大且无价的,却被你用几句不疼不痒的话语就给替代了。
他觉得你没有看到他的价值,没有理解他,因而会生出怒气。
即使是你给他物质奖励,或者金钱奖励,久了,他慢慢也会无感,甚至会觉得你没有懂他。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面对物质奖励,一开始会兴奋,后来慢慢无所谓、不稀罕的原因。
有些父母抱怨说,孩子没有内驱力,不主动学习、做事,可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去认可孩子的内在价值,有没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来自内部的那份快乐和价值。
是不是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后,还没来得及完整的体会到多巴胺的奖励,就被中断,或者替换。
三,控制欲太强,是不幸的源头
控制欲太强,是很多不幸的源头。
人的精力和能力、时间,都是十分有限的,你想要所有事情都随你心意,你就必然面临四面漏风的窘境。
父母吵架你要管,孩子学习你要管,配偶邋遢你要管,工作上一地鸡毛你要管。
还会让你身边的所有人,一边依赖你,一边对抗你,虽然离不了你,但是多多少少都会讨厌你。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做好做坏并不影响生活质量,与其花时间做好,不如放手,让周围人都活得舒服一点。
把时间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赚钱,比如提升自己,比如做个小副业,你会发现当你把自己理顺了,你的生活自然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