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几点,让你在教育孩子上一通百通

共情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点。需要我们父母首先做到尊重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心里认知。

当我们能够共情到孩子的情绪时,才能理解孩子的无奈,焦虑,愤怒。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内涵,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孩子才能够听得懂你说的道理,才能做对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共情呢?

接纳回应,不数落孩子,倾听孩子。-大吼大叫解决不了问题,孩子需要的是好脾气的父母。

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但是经常是我们做父母的不听孩子的话,也不懂他们,就知道用大人的道理去管教他们,让谁也都烦。

在学校一天了,身体和心里都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就是想放松一下,这不仅是大人的需要,孩子也需要,同时在学校里可能积累了很多情绪需要倾诉,这时候需要谁来缓解孩子的情绪呢,当然是爸爸妈妈了。

这时候如果您正好是懂得共情的父母,耐心的和孩子一起说话,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话,并且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孩子情绪产生的根源,那么就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根据孩子的需要去回应他,尝试着去说出他内心的想法,既能缓解孩子表达不充分的着急,也让他知道你在听,并且听懂了。

这个时候孩子内心会充满安全感,他会觉得我的爸爸妈妈是懂我的,他们是爱我的。同时双方的关系会进一步增加。

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孩子们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感受他们

我们只有懂得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才能真正的教育好孩子

只有站在孩子的位置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但是我们很难站在他们的位置。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孩子们的思考角度和我们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时刻谨记这一点,有时候在大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眼里都是天大的事情,所以想让孩子能懂我们大人,那我们就得走进孩子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

表达尊重,平等相处和孩子成为朋友

不要高高在上的就知道指责他们。话语里充满了长者的语气。这样只会让你和孩子越来越远。

放下那高高在上的姿态,试着和孩子交朋友,像朋友似的去和孩子沟通,注意不是把孩子当成你朋友,而是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小朋友,这样沟通才会有效果。

尊重,平等的沟通,是共情式教育的重要一环。


最后说一个重要的点,就是爱。

你会说我的孩子我能不爱他吗,确实没有人比你更爱你的孩子了。所以你更应该和孩子共情。

共情的前提来源于爱

但是共情不等于附和

在我们和孩子沟通过程中可能没办法一下子“get”到孩子心里的那个点。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修正,直到接近。

当孩子出现了生气,原地爆炸等情绪问题。不要急于用大道理去说服他们。一定要先哄,把孩子先哄好,拉进我们和孩子的距离之后在尝试去沟通教育。

那些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因为他们能够看见、能够理解深陷负面情绪的孩子,用他们内心的柔软和善良,给孩子最好的治愈。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那个懂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