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灭蚊又怕“毒”?家有小宝夏日该如何防蚊?

本文涉及专业知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驱蚊的知识还有这么多

夏天让人感受到烦躁的一个是高温,另一个就是蚊子了。小宝宝皮肤娇嫩,特别招蚊子,夏天一到就浑身是蚊子包,家长各种灭蚊设备都用上了,现在很多家庭使用的是电蚊香,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家长担心:婴儿能使用电蚊香吗?

传统的盘式蚊香、电蚊香这两种灭蚊产品的主要成分都是菊酯,菊酯又分为天然菊酯——除虫菊素,和化学合成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等。电蚊香的驱蚊成分为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是一类广谱杀虫剂,对人类和多数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但对蚊子等昆虫(以及猫、鱼)毒性大,可以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使他们过度兴奋痉挛而死。

图源:某宝

但盘式蚊香不适合给儿童使用,有传言说“一盘蚊香相当于120包烟”,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不无道理。传统的盘式蚊香原理是燃烧时释放出驱虫成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很多烟雾。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曾以市面上热销的4种蚊香为样品进行驱蚊实验,实验显示,盘式蚊香的灭蚊效果不错,但确实会使环境中的PM2.5浓度上升(蚊香燃烧时,实验中28m2的玻璃房中PM2.5最高达到了500)。

电蚊香成年人可安全使用,

婴幼儿最好不用

就电蚊香中的有效成分拟除虫菊酯的安全性来说,不建议婴幼儿使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对拟除虫菊酯的健康风险评估显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对成人造成长期的健康伤害,婴儿和儿童对其的敏感性并不高于成年人。但有研究发现,拟除虫菊酯高暴露与婴儿体重增长有一定相关性。

图源:某宝

我国在售的很多电蚊香的主要成分为氯氟醚菊酯,而这种成分在英国、欧盟、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批准通过使用。我国将拟除虫菊酯列为农药成分管理,所以正规的电蚊香液都有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农药登记证,这表明这款产品是经过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测试。

儿童电蚊香真的有用吗?

我国对于氟氯醚菊酯的安全标准要求为0.1%~1.2%,目前国内没有单独设置儿童的蚊香液安全标准,市面上的儿童电蚊香说到底是为了安全降低了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也牺牲了部分效果,可能达不到灭蚊效果但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驱蚊作用。

市面上常见其他儿童适用的驱蚊剂成分为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两种。但国内外的消费者对避蚊胺存在误解,以至于很多产品标明自己“不含避蚊胺”,其实避蚊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驱蚊成分,毒性很小,有效浓度为10%~30%,浓度越高驱蚊时长越长,但也不是越高越好,需在有效浓度内使用。

图:避蚊胺的分子结构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2月龄以上婴儿使用避蚊胺,2月龄以下的婴儿不宜使用,2岁以内的儿童每天不宜使用超过1次。美国环保署(CDC)建议2月龄以上婴儿使用派卡瑞丁,加拿大儿科学会建议6月龄以上婴幼儿使用。

驱蚊手环、驱蚊贴靠谱吗?

《新英格兰杂志》的对照研究、美国儿科学会都已证实驱蚊手环是没有用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都是把某种有效成分固定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全身效果并不理想,有数据显示其有效范围仅为4cm左右。

图源:某宝

并且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很多驱蚊手环并没有农药登记登记证,其产品安全性难以保证。并且驱蚊成分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引起皮肤过敏,造成水疱、瘙痒、丘疹以及红斑等皮疹症状。

使用驱蚊产品须注意安全问题

1.电蚊香在使用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安全问题,每年夏天都会发生电蚊香使用不当引起火灾事故。还有孩子误喝蚊香液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2.使用驱蚊剂之前需要仔细阅读使用指南和注意事项,含有除虫菊酯的产品不要涂抹在皮肤上,也不要将驱蚊剂涂抹在受损的皮肤上。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开孩子的鼻子、嘴巴、眼睛,避免孩子通过口鼻或皮肤黏膜吸收驱蚊剂。

3.当孩子远离蚊虫聚集的地方回到室内时,要及时清洗掉皮肤上的驱蚊产品。

婴幼儿平时怎样防蚊?

1.2个月以下婴儿不建议使用驱蚊液

2.尽量使用物理防蚊的办法,给宝宝生活的环境安装纱窗、蚊帐等,外出穿上长袖长裤防蚊;

3.早晨和傍晚少带孩子外出,注意避开草地、公园等蚊虫较多的地方;

4.注意家中清洁,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5.选用防蚊产品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仔细阅读说明书。

参考文献:

[1]https://www.epa.gov/insect-repellents/find-repellent-right-you

[2]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repellent.html

[3]https://www.cdc.gov/features/stopmosquitoes/index.html

[4]https://www.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34/6/16.2

[5]郑明岚,齐小娟,邬春华,汪国权,卢大胜,常秀丽,周志俊.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5):409-412,434.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柚子

责任编辑:CiCi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