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高芹医生:高龄再生育,怎样做到理性而不盲目?

2020年11月16日22:36:04 育儿 1592

辅生资讯网reprodNews

专栏专家介绍

高芹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擅长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堵塞等导致的不孕),人工受精,试管婴儿。月经病,生殖内分泌疾病,习惯性流产(胚胎停育)更年期综合症,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咨询。

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再生育与高龄几乎是同一人群。何为高龄?再生育的危险何在?高龄再生育的难点在哪里?

何为高龄?

目前还没有关于高龄权威标准。以往将35岁以上的生育女性称作高龄产妇,40岁是生殖医学领域中的年龄警戒线,而45岁是公认的超高龄标准。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高芹医生:高龄再生育,怎样做到理性而不盲目?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生育的风险何在?

再生育女性因为普通高龄,面临的风险明显增加,可谓:20岁生孩子,与40岁生孩子就是不一样。

女性在2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生育力逐渐下降,自然流产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率等同步上升,35岁后这些变化更为明显。就自然流产率来说,25岁为25%;35岁为35%,45岁为50%-60%。在产科并发症方面,随着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妊娠期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妊娠期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情况也多见。

尽管就整体的高龄生育人群来说,出现危急情况的几率仍是少数,但已经引起了生殖医生与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评估生育风险,采取预防性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对于那些再生育且高龄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重要一环。

高龄再生育的难点在哪里?

人的生育年龄是有限的。高龄生育一直是生殖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女性出生时卵母细胞的数量将近100万~200万。之后一路下滑,到达平均绝经年龄时(中国女性约49岁)下降至1000,直至卵母细胞耗竭出现绝经。

生育能力降低不仅是指怀孕难,还包括流产率增加,生育的平均间隔时间延长,孕育的子代染色体异常概率增加,活产率降低等等。而这些状况是不可逆转的。高龄女性怀孕生子需耗费更多时间、资金和精力,即使进行先进的试管婴儿技术,卵巢功能低下的棘手问题,也使医生“难为无米之炊”。

高龄再生育的出路在哪里?

医生强调风险,尽力想把高危人群挡在生育大门的门外;想生育的女性犹如走火入魔,大有奋不顾身,愈挫愈勇之势。如此对立的双方,演绎成了一场类似医患纠纷的预演。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危险。用在这里也十分恰当。对于高龄再生育人群,要有理性不盲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高芹医生:高龄再生育,怎样做到理性而不盲目?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名生殖医生,提醒高龄再生育人群关注以下几点:

1、卵巢功能评估

2、生育力的评估

3、生育风险的评估

4、理性分析想不想(就想要个孩子)与能不能的区别

5、尤其是对于起点较高的再生育人群(已有一子女),是否已充分知情“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时,在情感上、生理上和财力上的付出与收获之间的落差

学会坚持,懂得放弃——送给高龄再生育的女性朋友。

本文转载自好大夫,版权归高芹医生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接娃放学时,儿子开心的说数学考了98分,其实我也挺开心的,毕竟在我看来,以我们家的智商,有这分数可以了,想当学霸是有难度的。而且,刚听到其他妈妈说:我家娃上课总走神,写作业拖拖拉拉,烦死了,估计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还好我心大,她的焦虑感染不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