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谈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难题,两次受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2020年06月02日15:04:02 育儿 1906

2020年的今天,世界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变化着,科技上一次又一次的跨越,5G时代的来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同时也面临着一道又一道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者一定是“天选之子”,但却不一定是专家学者。

前不久,中国一位年仅十五岁的高一少女就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关注,许多科学家也都表示对他能力的认可。这个小女孩是凭借什么征服了世界呢?

天才少女谈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难题,两次受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天天要闻

一、十几岁的后浪,是如何掀起滔天水花的?

谈方琳在初三的时候参加了一个世界级的课题研究,课题的名称为“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当时,这个课题的难度令同时期与她一起参加的人们困惑不已,但谈方琳却能够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在研究大展拳脚,最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参加了上海举办的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和主席奖。经历了这次获奖,谈方琳正式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甚至有很多中科院的学者想要与她合作交流。

天才少女谈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难题,两次受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天天要闻

但对于谈方琳来说,目前的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在得奖之后,她依旧进行着更加深入地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新的研究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之后,她终于发现了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这项成果引起了美国的一位教授的注意,而这位教授曾经也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谈方琳便是从中得到启发。

后来也正因为这样研究成果,谈方琳收到了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邀请。在论坛上,她作为年纪最小的受邀者,显得格外瞩目,但从她自信大方的谈吐中有表现出与这个年龄不相符的气质。

作为后浪的她,明显超过了许多前浪,当如此奔腾的她,推力来自于哪里呢?

天才少女谈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难题,两次受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天天要闻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谈方琳能够取得这些傲人的成绩,她的父母功不可没。父母给予她的良好教育和成长环境是她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谈方琳的父母都是教师,在教育这方面颇有一番自己的心得。

她的父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特聘教授,在数学方面颇有建树,这样看来,从小便耳濡目染的谈方琳能在后来表现出如此惊人的数学天赋便不足为奇了。

天才少女谈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难题,两次受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天天要闻

高学历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也绝不止是督促孩子学习,他们相比较中国普通家庭的父母来说,会更加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首先,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有利于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直面一些挫折,就像谈方琳一样在面对世界难题时,她不会选择退缩,而是一关又一关地去突破它。

她的父母给予谈方琳极大的主动权,引导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在面对问题时,往往能都让她从心底里主动地去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才少女谈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难题,两次受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天天要闻

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平常心面对成败。

谈方琳身上有一些非常值得人深思的特质。她在面对自己曾崇拜的科学家的赞誉以及媒体的夸赞时,并未显露出一丝骄傲,反而就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继续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埋头苦干。

在她这个年纪里能够不被一时的成功喜悦占据内心是一件很难得的事。这也得益于她的母亲一直以来对她的谆谆教导,从小就被母亲叮嘱不要被名利所困的谈方琳其实根本不在乎这些浮华的东西。

天才少女谈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难题,两次受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天天要闻

她的出众天赋,若是后天没有得到挖掘与培养,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瞩目,所有的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但最难得是在取得成就之后,依旧低调做事的品质。

这,才是真正未来可期的后浪。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说被老师打了,要不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 天天要闻

孩子说被老师打了,要不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01昨天早上,孩子上学之前,突然说,她的C老师打她脸了。这一说,家人不淡定了。队友送孩子上学去了,公公说没必要找老师,即使打了也正常,太调皮了有时他都想打。婆婆很在意这件事。想当年,队友在小学时被同学欺负,她去学校打了同学一顿,从此相安无事
感到不顺时,这两样东西一定要主动丢弃 - 天天要闻

感到不顺时,这两样东西一定要主动丢弃

生活有时就像一团乱麻,让人满心疲惫。明明在工作中拼尽全力,却始终看不到明显的进步;明明待人真诚友善,人际关系却依旧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明明对孩子尽心尽力,孩子却依旧叛逆得让人头疼;明明内心无比坚强,生活的重担却依旧压得人喘不过气。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网友评论_太暖人了 - 天天要闻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网友评论_太暖人了

我家那小子,三年级了,数学考试又考了68分。我蹲在教室门口等成绩单,手心全是汗。班主任把卷子递过来的时候,那眼神跟刀子似的。 回家路上,臭小子还蹦蹦跳跳说要去买冰棍。我瞅着他后脑勺翘起来的那撮头发,突然想起他三岁那年,非要给我表演倒立,结果
“寻找四小孩”后续:AI助力照片复原,全城接力寻人 - 天天要闻

“寻找四小孩”后续:AI助力照片复原,全城接力寻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FOCUS ON US一张泛黄的照片,一场跨越45年的温暖寻找,唤醒整座城市心底的柔软!1980年6月1日的《宁波报》。继宁波日报全媒体发布“全城寻找45年前的‘四小孩’”报道后,这场寻人行动持续升温——热心市民积极提供线索,AI技术助力照片复原……这场城市级的接力寻人,正在书写一段新的温暖故事。(此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