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五十岁才发现,70后拼命在城里定居,也不是城里人

2025年03月25日13:30:35 育儿 6341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批人,大部分是村里人。

那时候,农村是一派生机的,但热闹而不富有,听说谁的万元户,都会羡慕不已。

上学那会,老师说:“城里的房子,可高了,你一抬头,帽子都会掉下来;城里的火车,可长了,你看几分钟,车都没有过去。”

同村的小刘,结婚的时候,新娘子只是提了一个要求:“去市里逛一逛,住两天。”

不知不觉,就点燃了一个梦:飞出山,去城里生活。

一晃,我们就是五十岁的人了,也有一大批人,在城里买房,定居,但是认真想一想,我们仍旧不是城里人。

到五十岁才发现,70后拼命在城里定居,也不是城里人 - 天天要闻

01

小时候,我们特别期待做城里人。

我家在湘南的一个山旮旯里。

房子挂在半山腰,东一户西一户,分散而居。

村子的东面,有一条砂石路,通往乡里的集市,又汇入到更大的一条砂石路,通往县城。

从县城到村里,开车需要两个多小时,一共走四十多里。

山的另一面是什么?我没有去过。只能从来村里的小车、中巴上,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那时候的小车,多半是吉普之类,门窗是关不紧的,一走动,就晃晃荡荡,发出各种杂音。就是如此,也不妨碍孩子们的追逐。

车启动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追出好远,闻一闻汽油味,都是甜的。

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去了一趟县城,住在阿姨家。

阿姨家在城郊,虽然也是种地,但隔三差五会到县城去卖菜。

跟着阿姨去卖菜,成为了我最骄傲的事情。阿姨总会给我买一碗几分钱的汽水,有时候是一条大裤衩。

穿着城里的大裤衩,我在玩伴面前,就可以吹嘘老半天了,底气也足了。

姨夫买了一辆农用车,突突突地开着,送阿姨去卖菜,然后去城里的工地干活。能搭上农用车,这让我更加神气。

母亲说:“努力点,以后去城里读书。”

初中毕业后,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专。

开学的时候,父亲在门口放了一串鞭炮。就怕人不知道,我要去城里上学。

我的初中同学,一大半走出乡村,去了东莞和深圳打工。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同学会讲东莞多热闹,深圳多好,还有拥挤的火车。

城里,就像一个梦。引领着我们向前去。

到五十岁才发现,70后拼命在城里定居,也不是城里人 - 天天要闻

02

中年时,我们拼命往城里挤。

人到中年,我们成家立业,第一要考虑的,就是在城里买房子。

唯有买了房子,才能安定下来,我们的子女也能在城里读书。

记得我买房子那会,好几个老乡闻讯赶来,啧啧点赞。我的父亲从老家赶来,帮我刷了一个星期的墙壁,满脸都是欢喜。

当然,买房的钱,都是借来的。有五六个亲戚,借钱给我,几千的,一两万的,都有。

房子有了,这还债的压力,使劲递过来。不过,我不怕,努力干活,又拼命抠门,两头挤一挤,总是会有余钱的。

我的父母,也在努力赚钱,也想要帮一把。

忽然明白一句话——一套房,掏空了六个钱包。

不管怎样, 看着孩子开开心心去城里上学,大人们就不觉得多苦了。毕竟,为了孩子,总得拼一把。

在四十岁之后,陆续听到很多同龄人在城里买房的消息。也有同学,老乡,买房之后,办了乔迁宴。

也有同学,在东莞买房了,若是工作也不错,那就真是金凤凰了。

在村里,有老人趾高气扬地说:“我要去城里,和儿女一起过年了。”这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

有老人多年都不回老家,专门在城里,给儿女带娃。这事情提起来,也是幸福指数飙升的。

“进城就是幸福”,就像一粒种子,一旦发芽了,就野蛮生长,还没有办法停下来。

村里的人少了,年轻人几乎不见一个。老人也少了,随迁的情况多了。孩子更少了,若是谁在乡里读书,就认为是出息不大,家庭太穷。一个不好的标签,凭空冒出来。

到了五十岁,其实还有很多70后,承担着房贷。为了进城的目标,费尽周折。

到五十岁才发现,70后拼命在城里定居,也不是城里人 - 天天要闻

03

原来,我们只是从乡村移到城里的一棵树。

我们在城里有房子,也能够打工,收入也比在乡下的时候多很多。但是我们是城里人吗?

去办事的时候,总有人问:“你是农村户口,去某窗口。”

若是办身份证,还得去乡里的派出所。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过年了,最盼望的,居然是去乡下住几天,在老屋里吃顿饭。

在任何地方,与人交谈,你不会说“我是某个城里的人”,而是告诉他,“我是某个乡某个村里的人”。

你在异地的城市,听到有人说家乡话,第一时间会凑上去,“老乡,我是某村的”。大家顿时就亲切了,聊起了家乡的点点滴滴。正所谓,君自故乡来,应知道故乡事。

村里有白喜事,就是出门在外的人,也是要回去一趟的。送一程,出把力,这是习俗。

你也许还花了一大笔钱,把老屋翻修了,有了小洋楼。虽然不常住,但你非得如此。

五十岁之后,很多人开始盼望能去老家养老,老想着种一点菜,喝一口井水,吹一吹老家的晚风。老家的狗,都纯粹一些,不像城里的宠物狗,没有什么灵气。

我们终于活成了城里的一棵树,从乡村移植过来的,在街道边,或者在公园里。虽然也枝繁叶茂,但是根却很浅,一阵风就会吹倒的样子。

到五十岁才发现,70后拼命在城里定居,也不是城里人 - 天天要闻

04

人生就是这样,骨子里是什么,一辈子就是什么。

你闻一闻,血液里还有泥土的芬芳。你还没有办法抹去。

从农村到城市,从贫困到富有,从封闭到开放,这是我们走过的路,但是走再远,也无法忘记来时路。

或许我们的下一代,出生在城里,读书在城里,去了更大的城市,那算是城里人吧。

我们充其量,是一座通往外面的桥,是一次过渡。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 天天要闻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观察到幼儿的行为,却不了解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经常容易根据成人思维推断,给幼儿的行为简单粗暴地贴上各种道德标签:哭闹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恋妈妈是软弱……殊不知幼儿有独特的大脑发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可能犹如惊涛骇浪。这一阶段面对的人生挑战远比成人以为的多...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 天天要闻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近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有关网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典型案例,涉及恶意制作“沙雕动画”短视频、传播未成年人软色情、打造“网红儿童”等共七大类。一起来看详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 天天要闻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语犹如温暖的阳光和滋润的雨露,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想要养育一个内核强大、情绪稳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频繁地说出一些特定的话语,为孩子的心灵注入力量,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坚定自信、从容不迫。“我相信
免费三天! - 天天要闻

免费三天!

清明时节踏青出游扫墓祭奠自驾出游等出行活动增多为预防和减少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请大家收下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时间 -今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气情况 -请广大群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气象预报信息,注意行车安全。- 高速通行情况 -清明节期间4月4日0时-4月6日24时...
《梅根2.0》曝预告 机械妖姬复活被“收编”杀AI - 天天要闻

《梅根2.0》曝预告 机械妖姬复活被“收编”杀AI

1905电影网讯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拉斯维加斯,2025 CinemaCon影展,电影《梅根2.0》(M3GAN 2.0)发布全新预告,影片制片人温子仁,主演维奥莱特·麦格劳,还有30个“梅根”在现身。预告中,机械舞姬梅根伴随着“插排姐”查普尔·罗恩的《Femininomenon》热舞登场。《梅根2.0》故事发生在梅根(珍娜·戴维斯 配音)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