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2025年02月06日18:20:30 育儿 7388



协和医生说

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 天天要闻



q

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 天天要闻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大多是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冬季流行。它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呢?


我们来看下图:

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 天天要闻


q

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 天天要闻

怎么预防呢?

孕产妇更容易出现危重症病例,是流感重点预防对象。


关键预防措施为:

①勤洗手

②室内环境注意通风(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0~30分钟)

③减少到密集场所活动

④注意多饮水、保证睡眠充足

⑤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可能有的孕妈会担心疫苗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其实,大量研究证明:孕产妇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孕期接种疫苗并不会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所以备孕以及怀孕中的准妈妈们都不用过于担心,反而,妈妈接种疫苗是6个月以内婴儿获得免疫力的唯一途径。


q

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宝妈感染流感需要和宝宝分开吗?

如果宝妈确诊了流感或者出现了流感样的症状,建议暂时和宝宝分离开。如果条件不允许,建议您佩戴n95口罩,与宝宝相隔2米以上的距离,并在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遮住口鼻,减少分泌物的飞溅。


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和宝宝待在一起呢?


需要符合下面的条件:

一、服用抗病毒药物48小时后

二、在不服用退热药物的情况下24小时不发烧,如果妈妈仍然有咳嗽、咳痰症状,建议遮住口鼻。

q

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宝妈能吃药吗?吃了药能哺乳吗?

宝妈应该在排除其他疾病以后,尽早服用奥司他韦(因为对奥司他韦的研究更多,相对来说玛巴洛沙韦的研究较少,对哺乳期妈妈而言,奥司他韦更安全),因为延迟治疗会大大增加我们发展为危重症病例的风险。


肯定有宝妈要问了,我想坚持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怎么能吃药呢?


宝妈们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奥司他韦只有极少量会排泄到母乳中,所以哺乳期妈妈也是可以服用奥司他韦并继续母乳喂养的,但需要妈妈们将母乳吸出到奶瓶中,由家里的健康者给宝宝进行喂养,同时应该注意吸奶前将手清洗干净,吸奶器及奶瓶在每次使用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家里没有健康未感染者,一定注意在喂奶前,清洗双手,并佩戴n95口罩,以减少宝宝感染的风险。


q

协和医生说 | 妈妈流感了,宝宝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如何判断宝宝有没有感染流感呢?

首先,宝妈们先不用特别担心,就算您在各种防护下还是“中招”了,咱们的新生儿宝宝感染流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您在家中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了不哭或烦躁、吃奶少、体温低或高(手脚凉、身体热)、睡觉比平时多等情况,应立即带宝宝来医院就诊,这时不建议您自行在家观察或给宝宝用药。


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宝宝吃奶好,精神状态好,没有咳嗽、鼻塞等情况,可以不用来医院。

参考文献

王谢桐,杨慧霞,周乙华等.孕产妇流感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2):73-78.

up to date :季节性流感和妊娠.



文字/儿科  田春辉

审核/王晨  冯淑菊

编辑/洪成伟

主编/段文利

监制/吴沛新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超萌互动!新生儿与医者的第一次“握手” - 天天要闻

超萌互动!新生儿与医者的第一次“握手”

新生婴儿用小手紧紧攥住主刀医生的手臂。红网时刻新闻5月7日讯(通讯员 姚婵姣 程云高)一名刚完成剖宫产手术的新生婴儿,在医护人员清理其口鼻时,突然用小手紧紧攥住主刀医生的手臂,仿佛在向带自己来到世界的“第一双手”致谢。5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产科手术室里,一个刚来到人世间的男婴用稚嫩的手掌,为...
8岁女孩跳绳后肚子剧痛,还呕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 天天要闻

8岁女孩跳绳后肚子剧痛,还呕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8 岁的小丽(化名)非常喜欢跳绳,每天都坚持打卡。最近,她跳完绳后,肚子突然剧痛,还呕吐了2次!孩子妈妈以为只是累着了,可第二天疼痛不减反增......送医一查发现,小丽的肚子里竟“藏”了个 15 cm的大包块!医生结合 CT 影像,发现她的情况是卵巢囊肿蒂扭转,而且囊肿可能是卵巢畸胎瘤。术中,医生发现囊肿来源于右侧...
人这一生!(读到好心酸) - 天天要闻

人这一生!(读到好心酸)

有人说,人总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后一字不提的擦干眼泪,继续往前走。成长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来的样子。没有人能像白纸一样没有故事,其实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伤罢了!
在微信上永远不要做这六件事! - 天天要闻

在微信上永远不要做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镜。指尖轻点间,我们与世界相连,却也常因言行失当而陷入风波。以下六条“微信生存法则”,需时刻铭记于心,方能在这片虚拟天地中守住分寸、护得周全。
家丑不可外扬,有3种“家丑”,宁可烂在肚子里,也别跟外人说 - 天天要闻

家丑不可外扬,有3种“家丑”,宁可烂在肚子里,也别跟外人说

老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世间的情分,最是复杂难辨——血浓于水的家人,纵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对,也难托付真心。若将家事摊开在旁人面前,任人指点品评,便如将伤口裸露于风雪,非但难获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谙“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