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 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2025年01月03日10:04:03 育儿 1294

当今的孩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让当代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感觉格外艰难、疲惫不堪。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默老师指出,现在的孩子与以往不同,他们更加自由随性,自我意识更为强烈,心地也更加善良,但在真实感方面却有所缺失。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 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 天天要闻

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孩子们也随之发生变化,然而父母和老师却未能及时适应这种改变。

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去教导现代的孩子,这种错配致使如今的孩子普遍出现令人惊叹的状况,并且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例如,孩子学习不够努力时该怎么办呢?如何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怎样才能和自己内心的焦虑达成和解?孩子不听从自己的话又该如何处理呢?

我在与众多父母接触后发现,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源在于父母对常识缺乏应有的理解。

这一代的父母常常沿用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这其中不乏一些过时、错误的教育方法:

就像有些父母企图通过贬低打压的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结果却使孩子变得自卑怯懦;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为他们阻挡所有风险,仅仅对学习成绩提出高标准要求,等到孩子成年后又期望他们能够勇敢地应对一切挑战;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 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 天天要闻

再有,有些父母只关注孩子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却不注重提高学习效率,孩子一味地刷题却没有进步,还不允许玩耍,这样一来孩子的心理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另外,父母强大的控制欲容易与孩子引发权力方面的争斗,亲子关系危机四伏;

更有甚者,心里明明是想表达对孩子的爱与支持,可说出口的却是充满讽刺、奚落的尖刻话语……

然而,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难题时,父母往往习惯从外部去寻找解决办法。唯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自己身上。一旦父母改变了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真正放下家长的“架子”,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感同身受他们的快乐与忧愁,很多问题就能够轻松得到解决。这一代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意识,并且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默教授所说的那样:

当今的孩子对说话的权利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期望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尊重,不愿意受到父母的压制。与此同时,他们的知识面相当宽广,去过的地方较多,懂得的道理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却数量众多。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 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 天天要闻

难怪陈默教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这个时代,孩子已经发生了改变,可父母却还没有跟上这种变化的步伐。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