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2023年12月13日21:06:11 育儿 3887

水中盛开的英雄花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广州新中轴线核心位置,广州“小蛮腰”南侧,生出一朵木棉花造型的建筑。而那便是两次搬迁,最后以全新面貌与群众见面的广州艺术博物馆。它被誉为湾区文化新地标,也是当下本地最火的网红打卡点。

罗奇-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

木棉花就是广州的象征,我们馆的设计理念,它就是“水中盛开的英雄花”

“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有网友说,多来这里可以治疗颈椎病,因为不论你是慕名而来,还是偶然造访,只要进到“木棉花”里,都一定会抬头仰望穹顶的这朵巨星莲花。它的光影随着阳光一天中照射角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人拿着各种摄影装备对着上空打卡留影。

唐杰-建筑设计师

它也有很多实际的功能,比如说夏天以后广州很热,我们需要做遮阳,但是我们又不想做成那种很传统那种完全封闭式,所以我们是做成了这种像鳞片一样的很漂亮的造型。

而这朵盛开的木棉花,在夜晚也同样呈现出美轮美奂的风景。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唐杰-建筑设计师

您刚才说的就是白天它是这种玻璃的,像玉石一样的材质,晚上一亮灯以后,它里面的那些红色的光渗出来了,就会是另外一种感觉。

诚意十足的开幕展

开幕特展中,还有不少从国家级美术馆借来的珍藏。这幅罗中立于1980年创作的肖像画作《父亲》,相信不少观众看到都会眼前一亮,极为写实的风格加上画中人神态表现出的朴实、善良和对生活的希望,想必会让看过这幅画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罗中立《父亲》

此外,美术馆还设立了多个特展,艺术粉们能看欣赏到来自其他美术馆的精品。其中博人眼球的《长征组雕》,则是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携中国美术馆创作团队与一批青年艺术家完成的。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吴为山《长征组雕》

“镇馆之宝”

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了中国最全的岭南书画。如果你细品整个书画展,会发现被人们誉为创新求变的岭南画派精神,并不是突然间出现,而是颇有历史渊源。

位于美术馆一楼的历代书画展,展出了大批珍藏的古代名书画,大多与岭南文化相关。而这里最古老的珍藏,是距今近千年的宋代作品。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文同《墨竹图》

岭南画派奠基人居巢、居廉,善于使用“撞粉”“撞水”的绘画技法,而这种技法源自于宋代,但用于岭南风物画,就特别能展现出南方地区湿润朦胧的质感。与其他大家不同的是,居巢、居廉很喜欢画生活中的各种物件,例如这幅《瓜藕图》。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居巢《瓜藕图》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居巢《双鱼图》

居巢、居廉徒弟高剑父,便是20世纪初兴起的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岭南画派因革命新思潮激荡而生,而革命思潮也因岭南画派而愈发磅礴。所以,改革创新一直被认为是岭南画派的精神基础。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高剑父《东战场的烈焰》

岭南画派还有很多大家熟悉的代表性人物,例如关山月、杨善深、赵少昂。在这里,你也有机会看到他们的真迹。

中国近代漫画起源

岭南画家的创新和改革精神在近现代新媒体---报刊出现的时候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相信学过近现代史的人都会对《时事画报》和这张教科书里出现过的《时局图》有印象。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最早版本的《时局全图》刊于1898年7月的香港报纸《辅仁文社社刊》,有署名:开平谢缵泰。谢缵泰1890年与友人成立首个革命组织辅仁文社,后来还加入兴中会,参与策划广州起义。值得注意的是,戊戌变法正是1898年6月至9月,此图出版就更有意义。依时间算,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第一幅近代报刊漫画和漫画地图。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谢缵泰《时局全图》

黎丽明-广州艺术博物院研究员

《时事画报》也是1905年创办,当时的一批广东画家,去广东漫画社投稿,很多的漫画就在这里产生。这一个画报是宣传这种革命救国这样一个主题,很有时代背景。

中轴线上的“英雄花”

对于广州艺术博物馆而言,承载这些历史时代浪潮中闪闪发光的精神,是其之使命。而博物馆在重建之初便已经规划好如何最大限度地与其他文化设施一起,依托广州中轴线,创造文化集群,努力使中华文化发光发热,提高全民素质,弘扬中华传统。

罗奇-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

因为想打造一个文化集群。像我们隔壁那里是广州科技馆,在那边还有一个广州博物馆,它整个就形成一个文化集群,而且在过中轴线辐射到广州塔那边是省博物馆,大剧院等等一系列(文化设施)。

一家“能治颈椎病”的美术馆 | 发现大湾区 - 天天要闻

编导:胡可欣

编辑:文国靖(实习生)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 天天要闻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本文2227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