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2022年10月14日11:03:16 育儿 1875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总会通过不经意的方式,让孩子学到父母的言谈举止与为人处世的道理。

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是不正确的,但是却不加纠正,导致孩子被动接受。

绝大多数孩子只能接受父母的教导,不敢对父母提出意见,不想,一位四岁萌娃竟然教育起了妈妈。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萌娃嫌妈妈说话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

山东一四岁萌娃,在睡觉时与妈妈交谈。他告诉妈妈,以后能不能不凶他了,委屈的说道,每次妈妈凶自己,都会感到很难受。

不仅如此,这孩子还主动告诉妈妈,每次当妈妈温柔与自己说话的时候,自己就会特别特别爱妈妈。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妈妈听到这些话,还没想好如何回答孩子,不想孩子竟然还现场教学,告诉妈妈如何跟自己交流。

当妈妈回答知道的时候,小家伙竟然还不满足,趁机提出了妈妈如何叫自己的名字。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萌娃奶声奶气的告诉妈妈,以后叫自己名字的时候,不要那么凶,要温柔,语气放缓

当妈妈听到萌娃的要求时,内心是哭笑不得的。但是看到孩子渴望的小眼神,还是心软了。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学着孩子的语气,温柔的叫了孩子的名字。孩子听到后,心满意足的笑了,眼睛笑眯眯的盯着妈妈。

内心充满着幸福,感受到了妈妈为自己所做出的改变。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家长说话交流需注意,影响孩子性格塑造

其实,家长总是不经意间表达自己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也不加思考,认为这样没什么大不了。

这样对于孩子的影响十分深刻,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宝宝,会自动接受家长的信号。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当家长对孩子以比较凶的语气说话时,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强大的冲击,会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自动思考是不是自己又做错了什么,惹得爸爸妈妈不高兴,这样会让孩子战战兢兢,不知道如何跟父母交流,长久以来,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这样的孩子,不敢主动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生怕出错,遭到父母的训斥。

长久以来,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性格。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内心敏感,需要父母时时刻刻注意。

孩子因为惧怕父母的严厉,会将自己的想法隐藏在心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有太多的分享欲,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敢与父母正常交流。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了父母不正确的交流方式。当孩子习惯了以比较凶的语气与家长交流时,孩子也会将这种不正当的方式,带出家门。

进入学校与同学交流时,不能够心平气和相处,长此以往,会让孩子的伙伴逐渐疏远他,认为他语气尖刻,不懂得尊重他人。

步入社会后,孩子在与同事的日常交流中暴露自己的性格,让同事们对其避之不及。

这样不仅影响孩子今后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事业发展之路。家长要及时纠正自己的说话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家长注意交流语气,改变不正当的方式

不正当的交流方式对孩子影响深远,家长要区别自己的教育方式。

当孩子在犯错时,家长可以一改此前和善的态度,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家长对自己改正错误的坚决态度。

这样孩子也会认识到,什么时候父母语气方式会改变,做好心理准备,不敢轻易犯错。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在日常交流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可以经常用询问的方式,让孩子表达心中所想。

尽量和颜悦色,与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处,会让孩子努力打开心扉,向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中所想,不会拘泥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仅仅对孩子以温柔的语气说话,也要在和身边的人交流时,采取同样的语气。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因为当孩子看到父母彬彬有礼,温柔谦和时,会自动被父母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学习到为人处世的方式。

当孩子向父母提出建议时,父母及时改正,会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程度,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知错就改的态度,今后也会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温柔交流好处多,家长孩子共进步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父母的,很多时候,父母做出一些不当的事情,也是无心之失,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更多时候,需要父母的虚心改正,当父母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会给孩子做出很好的典范。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父母说出去的话,承诺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要随意敷衍孩子。一旦父母不守信用,孩子会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不跟父母相互交流,也不信任父母。

温柔与孩子交流,会让孩子在无形中学习到家长的交流方式,同样也会采取温柔和善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看到性格温顺的孩子,周围人都会意识到父母教子有方,不仅肯定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夸赞懂事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不少的年龄差,这也意味着双方有着很长的代沟,这些代沟需要父母与孩子频繁的交流,才能及时消除。

当父母与孩子能够正常交流,走进双方的内心时间,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抚。今后会以坚定自信的态度,积极面对生活,热爱生活的孩子,未来人生也会蒸蒸日上。

四岁半萌娃嫌妈妈说话太凶,奶声奶气“现场教学”,妈妈哭笑不得 - 天天要闻



人与人的交流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影响很大,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也会吸收父母的人生智慧,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糖果妈妈心里话:孩子敢于向父母表示想法,说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父母也要及时接受孩子的信号,努力调整自身。

以平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会让孩子如沐春风,今后也会和父母的关系更上一层楼,父母与孩子都会达到共赢。

【今日话题】

你家宝宝会给你提意见吗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短短七句话,把人生说透了!(句句戳心) - 天天要闻

短短七句话,把人生说透了!(句句戳心)

老祖宗用岁月沉淀出的智慧,凝练成简短却精辟的话语,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虽没有鸿篇巨制的宏大叙事,却能将人间万象、世态炎凉剖析得入木三分。今天这七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胜过你苦读十年书。
“好爸爸”教孩子拿拖把遮挡号牌,蜀黍给父子俩“上了一课”!| 五大曝光 - 天天要闻

“好爸爸”教孩子拿拖把遮挡号牌,蜀黍给父子俩“上了一课”!| 五大曝光

故意为之逃避查处肆意违法机动车号牌是识别车辆的“身份证”是合法上路的前提个别驾驶人为了躲避“电子警察”监管耍起了“小聪明”对号牌动手脚驾驶遮挡号牌车辆在道路上往往肆意违法严重扰乱交通秩序极易引发各类交通事故威胁大家出行安全2025年5月12日10时59分左右,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在盔甲山路段开展巡逻时,发现一...
如何让3~6岁孩子爱上运动? - 天天要闻

如何让3~6岁孩子爱上运动?

在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已不再是简单的体能锻炼,而是基于科学依据的精准化健康干预方案。健康报开设“运动处方”栏目,为全年龄段人群打造专属健身计划——为儿童青少年筑牢成长基石,帮助成年人缓解压力、重塑体态,帮助老年人延缓身体机能衰退。
贝易宝宝爬行垫里竟然有根“针”?商家:与我们使用的缝纫机针不一样,来源正在调查 - 天天要闻

贝易宝宝爬行垫里竟然有根“针”?商家:与我们使用的缝纫机针不一样,来源正在调查

极目新闻记者 殷悦“给婴幼儿用的东西里竟然出现了针,不敢想象扎到孩子了怎么办!”5月21日晚,湖北襄阳的王女士向极目新闻记者反映,自己购买的爬行垫里竟然发现了尖尖的针状异物,还把丈夫的手扎破了。王女士介绍,5月16日晚,她从某平台李佳琦直播间里购买了beie贝易旗舰店一款双xpe包边爬行垫,准备给不到1岁的宝宝用...
告诉孩子,要想长大不过苦日子,这3条忠告一定牢牢记住! - 天天要闻

告诉孩子,要想长大不过苦日子,这3条忠告一定牢牢记住!

大家好,我是辣妈周末去逛商场,一个5岁的小女孩踮着脚尖想要最新款芭比娃娃,妈妈蹲下来轻声说:"咱们不是有两个了吗,我们把零花钱存起来买更有趣的学习机好不好?"。孩子想了想,开心的点了点头。看到这个场景,不禁为这位妈妈的深层智慧感慨: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满足,而是教会孩子获得成长的“金钥匙”。聪明的家长往...
孩子3岁不说话要紧吗? - 天天要闻

孩子3岁不说话要紧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他们认知和社交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然而,有些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可能出现不说话的情况,这让许多家长感到担忧。那么,三岁不说话到底要紧吗?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
从132到104斤,已瘦28斤总结:坚持6个自律行为,肚子扁下去 - 天天要闻

从132到104斤,已瘦28斤总结:坚持6个自律行为,肚子扁下去

上个月有个四十岁的会计大姐找我,她说每天中午啃面包赶报表,晚上陪孩子写完作业总想吃点甜的,衣柜里全是宽松连衣裙。我让她做三件事:把办公桌抽屉的饼干换成烤红薯干,晚上八点后把手机放客厅充电,炒青菜时多放两勺水用筷子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