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昆明疫情形势严峻,幼儿园小朋友都放假了。孩子闲了没事,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看电视。一日回家,儿子语出惊人:“爸爸,你说我们是什么进化来的?是不是猫和老鼠?惊讶之余,才发现近期儿子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入迷了。
对于儿子的大胆提问,我尝试着问“为什么呢?”儿子回答说是“猫和老鼠都会说人话,动作表情都跟人一样”。对于儿子的大胆回答,我不可置否。因为人就是要充满好奇心才会有新的发现。科学也需要不断的质疑才能够有新的发展。
人是什么进化来的?是鸡进化的?还是鱼?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小时候,爸妈就告诉我们说“人是猴子变来的”,因为人不吃饭会变成“瘦猴”。不过上学后才知道,有个叫达尔文的人也认为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人们也习惯了越来越多权威专家的研究硕果。比如燕大教授推翻相对论并入选河北省科学技术奖,熟鸡蛋孵小鸡收录《写真地理》期刊,科学家经过21000多次研究发现了狗咬尾巴的意义,并发表《交叉科学》杂志。
其实,有的人,不管研究什么、发现什么、入选什么、有什么重大现实意义,关键是要有伙食吃,只要有“好吃的”,真真假假,什么都敢研究,敢发表。不是吗?
最后,真的不希望鱼是人类的祖先,要不然将来这个鱼还能不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