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中國天文台改寫銀河系「結構」?論文解讀

2023年06月21日22:28:38 科學 17366
顛覆認知!中國天文台改寫銀河系「結構」?論文解讀 - 天天要聞 顛覆認知!中國天文台改寫銀河系「結構」?論文解讀 - 天天要聞
8:00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每天可儲80萬度電!這個大型鋰鈉混合儲能站投產 - 天天要聞

每天可儲80萬度電!這個大型鋰鈉混合儲能站投產

來源:新華社 5月25日,國家新型儲能試點示範項目——南方電網寶池儲能站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投產,這是一座大型鋰鈉混合儲能站,每天可儲電量80萬千瓦時(即80萬度)。從空中俯瞰這座儲能站,150多個電池艙和升壓變流艙整齊排列,外
深圳醫科院即將全職引進的知名學者揭曉,顏寧兩周前已難掩興奮 - 天天要聞

深圳醫科院即將全職引進的知名學者揭曉,顏寧兩周前已難掩興奮

深圳醫學科學院方面5月26日發佈的一則深圳醫學科學院睡眠與意識課題組招聘公告透露,該課題組負責人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丹揚,她將於2025年6月全職加盟深圳醫學科學院,擔任資深研究員。丹揚深圳醫學科學院介紹,丹揚教授長期致力於睡眠、認知控制與視覺處理等領域的研究,發表了90餘篇學術論文,其...
「化生萬物,科創未來」 鄭州大學第六屆化學文化節舉辦 - 天天要聞

「化生萬物,科創未來」 鄭州大學第六屆化學文化節舉辦

為引導青年學子厚植科學精神、投身科研創新,在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和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5月25日,鄭州大學第六屆化學文化節暨松園社區「松享匯」第43期科普活動在理科園共享平台開幕。 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化學學院院長臧雙全出席並講話。鄭州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學生處處長冀娟,鄭州大學黨委學...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在寫這篇報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點周刊》副主編從玉華在《非虛構:時代記錄者與敘事精神》中寫下的一篇手記:此前讀書時,從老師對如何寫一頭「熊」的講述讓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領域,甚至對動物也無甚興趣,不懷期待地去了成都,出發前連同編輯在內的預期都是「因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個二流稿子了,沒...
物理學家確認第二聲的奇妙存在 - 天天要聞

物理學家確認第二聲的奇妙存在

#分享城市新鮮事#快速導讀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超流量子氣體中,熱量可以以波動的方式傳播,這種現象被稱為「二次聲」。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熱能運動觀念,揭示熱能並非簡單擴散,而是通過材料的脈動傳播,類似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
網紅玩具衝上熱搜!有網友發文稱長時間玩會喉嚨痛、頭暈…… - 天天要聞

網紅玩具衝上熱搜!有網友發文稱長時間玩會喉嚨痛、頭暈……

26日,話題「網紅捏捏越玩越危險」衝上熱搜:據了解,「捏捏」作為一種新興的可揉捏、擠壓、慢回彈的解壓玩具,憑藉其可愛逼真的外形設計和軟糯Q彈的手感,迅速在年輕人中走紅,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不少網友發文表示,在長時間接觸「捏捏」玩具後,
從本土滅絕到數量過萬 「三步走」戰略讓麋鹿「重獲新生」 - 天天要聞

從本土滅絕到數量過萬 「三步走」戰略讓麋鹿「重獲新生」

麋鹿,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曾廣泛分佈在我國長江、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後來由於自然變遷、氣候變化、人為干擾等因素,在我國本土基本絕跡。1985年開始,我國重新從海外引進麋鹿,開始了這一物種在原生地的種群恢復。40年來,麋鹿種群持續壯大,棲息地數量達到92個,成為世界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的成功典範。從一度本土滅...
最新!有關部門調查滑翔傘吸至高空事件 - 天天要聞

最新!有關部門調查滑翔傘吸至高空事件

5月24日,有網友發佈視頻稱:一名滑翔傘愛好者在祁連山區域進行滑翔傘飛行時,意外被雲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結冰,所幸控傘安全降落。經記者向甘肅省航空運動協會及張掖市、嘉峪關市有關部門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對此次事件展開調查,總台記者將持

科學分類最新資訊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
「無菌蛋智商稅」衝上熱搜!專業人士:並非完全無菌,其實是「少菌蛋」 - 天天要聞

「無菌蛋智商稅」衝上熱搜!專業人士:並非完全無菌,其實是「少菌蛋」

5月28日,「無菌蛋智商稅」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第一。據科技日報消息,天津農學院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院長、教授李留安表示:普通雞蛋通過高溫加熱,其所含致病微生物都會被殺死,因此沒必要過度追求無菌。01「無菌蛋」其實是「少菌蛋」「所謂無菌蛋,一般指經過巴氏殺菌以及嚴格加工處理過的雞蛋。」李留安介紹,這種雞蛋...
凝聚態物理學家孫鑫因病於5月27日逝世 - 天天要聞

凝聚態物理學家孫鑫因病於5月27日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孫鑫教授,因病於2025年5月27日逝世,享年87歲。公開資料顯示,孫鑫,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1938年7月出生於江蘇揚州,196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孫鑫畢業後在復旦大學物理系工作,專於低維凝聚態物理、統計物理及表面物理理論的研究。1979年,孫鑫...
這種被低估的「情緒解藥」 還能讓大腦更強大 - 天天要聞

這種被低估的「情緒解藥」 還能讓大腦更強大

如果說,跑步是對靈魂的拷問,健身是對肌肉的摧殘,那跳舞就是對身心的解放。無論是廚房裡的即興扭動,還是健身房裡的熱血澎湃,抑或是夜店裡的盡情搖擺,跳舞似乎無處不在,但又常被我們忽視。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跳舞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活動,更是一種被低估的療愈方式。通過旋轉與節奏,跳舞能夠為我們找到內心的平衡,甚至...
當事人回應玩滑翔傘被吸至高空結冰:很後怕 - 天天要聞

當事人回應玩滑翔傘被吸至高空結冰:很後怕

近日,55歲的彭先生在祁連山區域進行滑翔傘飛行時,意外被雲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結冰,所幸控傘安全降落。事後,彭先生接受記者專訪,介紹自己從遇險到脫險的過程他說:「被吸到雲底後很慌,白茫茫一片,辨別不出任何方向。傘頭衝下去的時候,是我最恐懼的時候。想想還是很後怕的,這段時間先不飛了。」來源:央視新...

全站最新資訊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有多少人記得,iPhone的外觀已經幾年沒變了嗎?答案是5年!從iPhone 12系列一直到iPhone 16系列,新款iPhone的外觀基本都長得一個樣,除了iPhone 14系列把劉海屏換成了靈動島,以及每年例行公事地新增幾個外殼顏色,過去5年iPhone的外觀幾乎沒有明顯變化。如果不標註機型,有多少人能分清iPhone12-iPhone 16的區別?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