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被撞擊21次,相當於3億顆原子彈,1994彗木相撞有多可怕?【宇宙觀察】

2024年04月22日15:37:19 科學 8273
一周內被撞擊21次,相當於3億顆原子彈,1994彗木相撞有多可怕?【宇宙觀察】 - 天天要聞 一周內被撞擊21次,相當於3億顆原子彈,1994彗木相撞有多可怕?【宇宙觀察】 - 天天要聞
3:46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AI首次違抗人類關機指令 高度自主人工智能系統或有「覺醒」現象 - 天天要聞

AI首次違抗人類關機指令 高度自主人工智能系統或有「覺醒」現象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6日消息稱,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開發的高級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確的關機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主動干預其自動關機機制。這是AI模型首次在沒有明確相反指示的情況下,阻止自己被關閉。這意味着某些高度自主AI系統或已「覺醒」,其能違背人類意圖,...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 天天要聞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破除電子煙迷思守護呼吸健康-Breathing Companion-關注呼吸之友,關注呼吸健康引言-TEACHING SEMINARS- 「電子煙無害」「替煙更健康」——這類營銷話術讓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是傳統捲煙的「安全平替」。然而,最新研究敲響警鐘:電子煙不僅未降低風險,反而可能將肺癌風險推高至38.7倍!今天,我們揭開電子煙的真相。電子煙...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 天天要聞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央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總台記者柴世文 白傑戈 景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道,一位滑翔傘愛好者被氣流抬升到八千米高空,在低至零下40攝氏度的缺氧環境下死裡逃生的經歷,這兩天通過網絡視頻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備受關注。55歲的當事人彭先生昨晚接受總台記者專訪,介紹了自己從遇險到脫險的過程。 彭先生脫險後...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 天天要聞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這幾天,總台記者一直跟隨着湖南林業部門一起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監測調查。為了解洞庭湖麋鹿的夜裡活動情況,總台記者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首次通過熱成像技術搜尋記錄洞庭湖麋鹿的身影。夜晚的洞庭湖深處,熱成像相機記錄到一隻雌鹿帶着幼崽在蘆葦叢中穿行,幼鹿跟在母親身後一跳一跳的。在行進過程中,雌鹿母子...
集裝箱造糧倉 機械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 天天要聞

集裝箱造糧倉 機械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機械人能當糧倉「管家」了!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在糧油重大科技創新展覽上,河南工業大學帶來的多款糧食倉儲機械人,引來大家圍觀。(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鄭旋 攝)「別看它們小巧,行動卻非常靈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對...
北斗專訪|無問芯穹夏立雪:如今更關注「用對芯片」而非「用貴芯片」 - 天天要聞

北斗專訪|無問芯穹夏立雪:如今更關注「用對芯片」而非「用貴芯片」

【編者按】「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人工智能邁入閃耀時刻。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徐匯區的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髮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
陳根:長新冠最新研究警告,查不出毛病≠沒病 - 天天要聞

陳根:長新冠最新研究警告,查不出毛病≠沒病

文/陳根 你是疫情後的倖存者嗎?今天很多人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感染過新冠,但其實,嚴重到住院的還是小部分人,一些人甚至沒有高燒多久,也沒有咳嗽多久,沒有住院,然後就覺得自己....
趣味實驗點亮科技夢 - 天天要聞

趣味實驗點亮科技夢

【來源:菏澤日報】日前,山師中鐵實驗學校小學部以「科技築夢 強國有我」為主題的2025年校園科技節開幕。活動現場,學生們化身小小「科學家」,通過「懸浮的雞蛋」「磁力小車」「隔空捏氣球」「自製小電扇」等趣味實驗,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具象的實
「硬」理論的守圈破圈之道 - 天天要聞

「硬」理論的守圈破圈之道

原標題:「硬」理論的守圈破圈之道5月25日,「理響中國」黨的創新理論網絡傳播精品分享會在北京舉辦。來自有關部門和媒體網站的9位網絡理論傳播工作者,圍繞如何做好黨的創新理論網絡傳播,結合實踐案例作了分享。求是網編輯部副主任、「學習筆記 」欄目主編韓辰以《真理的味道也可以非常甜》,介紹了他們如何把真理講出甜...

科學分類最新資訊

反違章、學標準、識隱患(116) - 天天要聞

反違章、學標準、識隱患(116)

一、違章隱患:某公司動火作業現場,氧氣橡膠軟管和乙炔橡膠軟管混用。二、違章查處依據: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第1部分:熱力和機械》GB26164.1-2010 14.6.1 橡膠軟管應具有足以承受氣體壓力的強度,並採用異色軟管。氧氣軟管應用1
銳評|「工程師紅利」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銳評|「工程師紅利」從何而來

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科普活動走進社區、校園、鄉村,進一步點燃了公眾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科技創新是當今中國一大熱詞。這種「熱」,不僅體現在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制度安排,更見於社會層面
高區:這家中心累計服務500餘家企業!檢測服務就在「家門口」 - 天天要聞

高區:這家中心累計服務500餘家企業!檢測服務就在「家門口」

【來源:威海日報】5月19日上午,工信部威海電子信息產品實驗檢測中心電磁兼容檢測室的屏蔽實驗室中,技術人員正在和青島銘創恆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李智超對一台呼吸機進行抗干擾測試。「樣品是18日下午送來檢測中心的,一共進行六項檢測。今天上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4位科學家,是這四個嗎? - 天天要聞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4位科學家,是這四個嗎?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四位科學家,你認識幾個?在人類歷史上,英國以其璀璨的科學成就閃耀着獨特的光芒。從工業革命的轟鳴到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英國科學家們用智慧和汗水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猶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人類探索
《螞蟻帝國》人類社會的縮影?螞蟻的世界比宮斗劇還精彩! - 天天要聞

《螞蟻帝國》人類社會的縮影?螞蟻的世界比宮斗劇還精彩!

必小時候很多人都有觀察螞蟻的經歷。它們無處不在,無孔不入,遍布各個角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童會自然而然地觀察螞蟻,並為之着迷。它們總是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像愚公移山一樣,一點點搬運食物。稍不留神,積少成多,它們竟能完成驚人的任務。小小的身

全站最新資訊

曼卡山下(八)|餘澤江 著 - 天天要聞

曼卡山下(八)|餘澤江 著

(小說)曼卡山下(八)餘澤江 著第一章:一頭紮下南臘河第8節:趕路途中話說,幫助參與搶救傷員的客車,下午8點鐘才到達景洪車站。那位景洪縣人民醫院的護士,顧不得飢餓和疲倦,三步並着兩步走,幾乎是小跑着趕到醫院。 值班醫生聽了護士的敘述,不敢馬
定向賽助陣迎全運,澳門「體育+文化+旅遊」激活城市魅力 - 天天要聞

定向賽助陣迎全運,澳門「體育+文化+旅遊」激活城市魅力

「銀河娛樂澳門城市文化嘉年華」日前在澳門荔枝碗船廠片區舉行。路環荔枝碗是澳門現存最大的船廠片區,也是華南地區保存至今較具規模的造船工業遺址之一,如今改造成以漁村文化為主題的休閑文化活動空間,並融入時尚元素和生活氣息,打造澳門離島特色文化地標。在澳門即將迎來2025年十五運會之際,嘉年華在此舉辦,恰逢其時...
4車道變3車道,車輛從高架衝出路面致車墜人亡?當地回應 - 天天要聞

4車道變3車道,車輛從高架衝出路面致車墜人亡?當地回應

據澎湃新聞報道,有網友反映,5月19日,其侄兒駕車經過廣東東莞環莞快速路虎門段,由於四車道變三車道,車輛從高架衝出路面後高墜,車內人員出現傷亡。出事的高架橋(圖片來源於網絡)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們接到相關報告,事故中有人員死亡。記者隨後聯繫到死者親屬,其表示,目前正在協商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