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漢尼拔石膏像公元前218年爆發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是羅馬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的轉折點,最終由羅馬贏得了艱難的勝利從而加速了其對外擴張的腳步。儘管羅馬人笑到了最後,但這場史詩般的大戰中最耀眼的明星卻是一位迦太基將領——被後人稱作「戰略之父」的
05月21日
1037
歷史
項羽被稱千古無二的戰神,而李小龍是現代頂級武術家,兩者單挑誰勝誰敗?第一,看力量。項羽力能扛鼎,據考古資料,那時候的鼎的重量在四百到五百斤之間。李小龍以速度與巧勁取勝,可以說在絕對力量方面,李小龍是被碾壓的。第二,看技巧。
05月21日
1768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廣、傷亡最大、破壞最重的戰爭,極大地影響了世界格局和趨勢。其中,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和戴高樂等同盟國領導人,以卓越的功勛名垂青史;
05月21日
1696
歷史
現在我們看到的旗袍,是女性的穿着專利,它已經成為中國女性的標誌性民族服裝。而其實,原本的旗袍不分男女,男子穿旗袍也是正常的裝束。當然了,這種「旗袍」和現代意義上的旗袍,又有所不同。這種服飾的產生,與清朝的建立者皇太極有很大的關係。
05月21日
1138
歷史
846 年的大明宮,寒風裹挾着枯葉掠過雕龍玉階。唐武宗的靈柩前,宦官馬元贄眯起眼睛打量着跪在最末位的光王李忱 —— 這個三十七歲還總掛着憨笑的皇叔,因舉止木訥被稱作 「痴兒」,此刻卻垂着頭,讓人看不清眼底神色。「就他了。」 馬元贄拂袖敲定新
05月20日
1196
歷史
洛陽,是一座將山河歲月揉進骨血的城市。當邙山的風裹挾着黃河水汽撲面而來,腳下的每一粒黃土都在低語:這裡是華夏文明最初的心跳。十三朝古都的榮光,早已滲入城牆磚縫、牡丹花瓣與尋常巷陌的煙火中。
05月21日
1529
歷史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在上世紀80年代,一個山東農村的女子,真把自己當上了「皇帝」。她建宮殿、收後宮、發聖旨、設內閣,甚至還「秘密策划進京登基」。聽着像個段子,但這事確確實實發生過,不是小說,不是傳說,是正兒八經的刑事案件,山東濰坊的檔案里至今
05月20日
1603
歷史
納倫德拉·莫迪,1950年9月17日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個小鎮,家裡條件一般,老爹開個雜貨店兼茶攤,他小時候就在火車站茶攤幫忙幹活。那時候生活苦,練就了他能吃苦的性格。
05月20日
1894
歷史
你以為「鬥爭」是為了「贏」?錯,《毛選》有句顛覆認知的話,他是這樣說的:「鬥爭是真正實現團結的手段,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而最頂級的鬥爭,是能夠團結你的敵人,能夠把你的敵人,變成你的朋友。」領導者,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05月21日
1833
歷史
作者:姜國平同治元年閏八月蔣益澧率八千人馬行抵浙江衢州,歸左宗棠節制。在此之前,八月十五日,侍王李世賢派出幾支太平軍,進攻龍游城西四十里的湘軍劉培元營壘。劉培元率軍擊潰太平軍,追至龍游城下,攻打一陣方收隊還營。八月三十日,李世賢派部將李尚揚
05月21日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