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大眾日報》4版刊發
《「鏈式」招商,合作夥伴來家門口建廠》一文
報道了兗州區圍繞產業鏈招商,引來合作夥伴來家門口建廠
原文如下:
11月5日,走進濟寧市兗州區中歐(濟寧)國際合作產業園項目現場,9座廠房和配套的辦公樓、餐廳、車間輔助房正在同步施工,年底建成後,德國羅特勒、西班牙埃瑪赫、華中數控、上海航天等6家數控機床企業將進駐,與兗州本土企業山東蒂德精密機床有限公司聯手做大做強數控機床產業集群。
6家搞機床的企業有上海的、湖北的,甚至歐洲的,他們為何不約而同選擇到兗州投資興業?兗州區委書記王宏偉介紹:「我們堅持用專業、合作、共享的理念,以蒂德精密機床為『麻雀』,解剖研究數控機床產業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進行產業招商,着力在高端數控機床產業鏈上做文章。今年5月,我們以蒂德精密機床為重要一環,成功招引了6家國內外機床研發、生產企業,拉長了數控機床產業鏈條。」
高端裝備產業是兗州的傳統產業。蒂德精密機床也是較早進駐兗州工業園區的企業,可是經過多年發展,仍然是園區里唯一的一家機床企業,產業不集聚,技術有瓶頸,束縛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針對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題,兗州工業園區專門成立了裝備製造產業研究所,與蒂德精密機床一起研究上下游企業,謀劃合作空間,同時出台優惠政策,吸引上下游企業來兗州落戶。
兗州工業園區招商促進部部長王俏介紹:「裝備製造產業研究所把數控機床拆分出35個關鍵零部件,分析每一個零部件在當地產業鏈里是強的還是弱的,哪些是空白的。對於比較強的產業鏈企業,我們重點招引行業領軍企業進駐;對於空白的,就明確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精準對接引進,完善補充產業鏈條。」
「比如,我們的數控系統多數用的是日本、德國的產品,但國外的數控系統對國產機床開放不夠,二次開發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別是五軸聯動機床的限制性更大。」蒂德精密機床常務副總經理楊文星介紹,為了解決數控系統卡脖子問題,他們與擁有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華中數控合作,在中歐產業園設立了「蒂德-華數智能製造聯合實驗室」。
蒂德精密機床與德國羅特勒、西班牙埃瑪赫等企業有長期合作關係,這兩家企業也希望通過與蒂德精密機床合作,擴大在中國的市場。楊文星說:「與他們進行技術合作,也能進一步提升我們產品的品牌價值,提升產品競爭力。」
蒂德精密機床還以自己獨有的「秘密武器」——礦物鑄件,吸引了上海航天工程裝備(蘇州)有限公司來合作。
在蒂德精密機床的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在礦物鑄件上組裝攪拌摩擦焊設備,這是公司與上海航天(蘇州)公司合作的產品,目前已經運走了5台。「上海航天有強大的科研實力,我們有強大的加工、製造能力,雙方強強聯手,大大提升了生產製造水平。」楊文星介紹,他們與上海航天(蘇州)公司簽約了年產1000台攪拌摩擦焊、高端核能裝備智能生產線項目,將進駐中歐產業園。
由過去的單打獨鬥變成強強聯合,兗州工業園區很快形成了高端機床產業集群。擁有小型高精密排刀車床、排刀車銑複合機床等產品優勢的陝西海力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擁有轉檯、附件頭等機床重要零部件生產優勢的煙台環球機床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也聞訊而至,落戶中歐產業園。
「以中歐產業園為載體,快速形成高端精密數控機床產業集群,在於我們突出產業的關聯性、互補性、集聚性。」王俏進一步解釋,在關聯性上,產業園以精密數控機床配套企業為主,華中數控提供數控系統,西班牙伊比蘭伽可提供絲杠,環球機床能提供重要零部件,形成機床全產業鏈條;在互補性上,這些企業既分工、又協作,蒂德精密機床可提供精密加工、整機裝配及技工培養、赴德培訓等服務支持,產品互補,能夠形成合力;在集聚性上,入園企業都是數控機床關聯企業,能夠快速形成數控機床產業化。
談及產業招商,兗州工業園區慧園工投招商服務公司總經理張言輝坦言:「相比原來瞄準大的、500強企業進行招商,圍繞產業鏈招商效率更高,更精準,更有目的性。」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