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北京2000多家門店、擁有超150萬持卡用戶的預付卡「中欣卡」近日停擺,線上線下消費渠道均被暫停,恢復時間未知。大量持卡用戶面臨資金凍結困境。
消費渠道全面「癱瘓」
近日,中欣卡發佈公告稱「因業務調整,全面暫停所有門店合作,無法消費」。中國新聞網《民生調查局》記者發現,其官網合作商戶名錄已清空,線上提貨渠道也已關閉,公眾號提示「優化服務」「期待全新面貌」。
其實,此前已有徵兆:京客隆集團4月1日起停用該卡,有連鎖超市收銀員透露,3月已開始限額使用,隨後全面暫停。多家原合作商戶表示,停用已約兩個月,原因不明。
公司回應模糊,退款遙遙無期
中欣卡官方電話提示業務調整周期「預計半年起」。中國新聞網《民生調查局》記者走訪其北京東城區服務大廳,工作人員表示恢復時間無法確定,「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今年5月,公司曾聲稱停擺因「涉嫌違規套利人員」干擾,散布謠言、低價收卡、非營業時間搶購牟利導致商戶資源異常佔用。但消費者質疑:預付卡資金已存,與「黃牛」何干?且非營業時間如何搶購?現場工作人員稱「『黃牛』是導火索」,具體原因在查。
持卡用戶陷入「兩難」選擇
據中欣卡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中欣卡持卡的消費者,要麼選擇贖回,要麼選擇登記加入「白名單」,等中欣卡恢復使用後,「白名單」用戶優先享受服務,「具體怎麼消費,等通知。」
中欣卡服務大廳張貼的通知。中新網記者 吳濤 攝
據了解,目前中欣卡持卡人登記,也就是加入所謂的「白名單」,需要上傳個人身份證、電話等個人信息。不過這不代表登記後就能正常使用消費,因為消費渠道已全部暫停使用。
如果消費者選擇贖回,則需要提供購買發票、匯款信息等憑證。另外,記者注意到,現場張貼的通知顯示,「2025年3月31日及4月辦理的中欣卡贖回業務受影響,原定的贖回安排暫時無法執行,到賬時間需要延期,預計贖回期為半年起。」
「現在辦理贖回也不能馬上拿到退款,需要審核核實,回款時間半年起,登記贖回後還需要把卡留下。」中欣卡工作人員表示。
預付卡消費者權益保障引關注
記者注意到,關於預付卡及預付式消費,相關法律早已作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消費者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有權要求經營者繼續履行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義務,或者要求退還未消費的預付款餘額。
中新網記者 吳濤 攝
今年5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也明確,經營者收取預付款後因經營困難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兌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及時依法清算。
對於預付卡可能經常會碰到一些問題,不少專家建議一開始就謹慎辦理預付卡。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律師祝涵表示,如果預付卡出問題,首先是自己直接找商家協商,在大多數情況下協商能解決大部分問題;如果商家不講道理,協商不成功,可以投訴維權。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備付金賬戶能夠保證消費者預付資金的安全。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因發行預付卡或者為預付卡充值所直接接收的客戶備付金應當通過預付卡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統一交存至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佔用、借用客戶備付金,不得以客戶備付金提供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