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業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堅持『高掛低用』原則,瓷瓶清潔要特別注意安全防護。」5月7日,在第三師圖木舒克市錦繡220千伏變電站檢修現場,剛榮獲「2024年度兵團優秀高技能人才」稱號的唐冰,一邊為年輕隊員調整安全繩的扣環,一邊細緻叮囑設備檢修要點。此刻的他正帶領團隊進行設備「體檢」,為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築牢安全防線。
初入職場的唐冰還是個對電力系統懵懂的新人。在老電工手把手的教導下,他迅速掌握高壓線路電杆作業、電能表安裝、抄表等基礎業務。
從四十五團供電所的低壓電管員,到110千伏變電站的運行員,再到如今錦繡220千伏、達坂山圖強220千伏兩座核心變電站班組長,不管在哪個崗位,唐冰始終堅持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
唐冰在基層一線崗位攀爬過電線杆、接過線,經歷過在開春冰冷刺骨的河水裡校桿搶修,在炎熱夏天頭頂酷暑架設高壓線路,在冬季的寒風中爬電杆、擦瓷瓶。
唐冰對變電站進行巡檢。
憑藉日積月累的實戰經驗,唐冰成為師市電力工程的「攻堅主力」。他多次參與師市農網線路架設工程,累計完成高低壓線路架設130多公里,安裝變壓器200多台、泵房首部60多個,執行線路搶修120多次。這些數字背後,是他對每一個施工細節的嚴格把控。在技術創新領域,他作為授課老師開展變電運行初級工培訓,參與師市電力營銷系統平台搭建,將傳統電力管理模式升級為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在技能競賽的舞台上,他多次代表師市參加兵團職業技能大賽維修電工組比賽,憑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嫻熟的實操技術屢獲佳績。面對部分團鎮長期存在的高低壓電損異常問題,他帶領團隊深入調研,紮根現場採集數據,最終提出的整改方案節約了用電成本。
如今,唐冰的工作早已超越簡單的設備檢修,每一次變電站巡檢,他都像一位嚴謹的「電網醫生」。「現在檢修就像給設備做『全身保養』,任何細微的異常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唐冰指着正在維護的斷路器說道,眼神中透着專註與執着。
2024年,兵團南疆首座配備智能巡檢機械人的220千伏變電站在師市投運。面對這場電力行業的「智能化革命」,唐冰主動迎接挑戰,從機械人的基礎操作到複雜的系統編程,從設備數據採集到智能分析模型搭建,每一個環節都力求精通。
「智能巡檢機械人系統集成高清攝像頭、激光雷達和多種傳感器,能夠對變電站設備進行實時圖像採集和運行參數監測。依託雲計算平台,系統可以智能分析設備狀態,提前預警潛在故障,大幅提升運維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故障處置能力。」談及這些創新成果,唐冰的眼中閃爍着自豪的光芒。
2024年6月,以唐冰命名的「唐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以「傳技藝、育匠心」為宗旨,構建起「名師帶徒—實訓比武—實戰淬鍊」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截至目前,工作室已培訓學員超200人,培養出10餘名技術骨幹。
「入職以來,唐站長一直是手把手地帶我。記得第一次獨立操作停電驗電時,我緊張得手心冒汗,是他在旁邊耐心指導,反覆強調安全規範。從基礎操作到複雜的設備檢修標準化流程,他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每當現場遇到疑難問題,唐站長總能迅速分析癥結、給出解決方案。這種言傳身教的培養模式,讓我的工作能力在短時間內獲得明顯提升。」錦繡220千伏變電站值班員吉浩宇回憶道。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面對諸多榮譽,唐冰始終保持着謙遜的態度。作為一名有着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我要把『老師傅帶徒弟』這種模式延續下去,讓年輕人真正挑起大梁。同時,面對數字化轉型浪潮,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系統提升團隊在智能運維、數據分析等方面的能力,確保始終走在行業發展的最前沿。」
從青澀學徒到骨幹力量,唐冰用22年的堅守詮釋了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他以腳步丈量責任,用雙手守護光明,將個人理想融入兵團電力事業發展中,為新一代電力人樹立了奮鬥的標杆。(三師融媒記者 田欣欣 胡曉寶 通訊員 葛仝芸 攝影報道)
實習編輯/田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