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除了開源星環OS,理想的「四大發明」正深刻改變中國汽車產業

2025年03月28日21:10:24 科技 6572

327,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正式宣布,將開源理想汽車自研汽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

不可思議,除了開源星環OS,理想的「四大發明」正深刻改變中國汽車產業 - 天天要聞

開源(open source)就是以開放、共享和協作為核心的技術創新模式,其核心在於將軟件、硬件或其他數字產品的源代碼(或設計資料)向公眾開放,允許任何人自由查看、修改、學習和再分發。

開源的對立面便是閉源,比如我們熟知openai便是閉源,而與之相對應的deepseek則是典型的開源模型。舉個例子,大家去無人區尋找金礦,開源就是大家分別去尋找,並實時分享尋找的結果和線索以便互相幫助找到正金礦的位置,但如果找到金礦,那麼大家要共同分享成果。而閉源則是自己去找,只是在自己團隊內部分享線索和收穫,最終找到金礦也是自己內部團隊獨佔

在汽車操作系統方面,也有開源和閉源的區別。目前,目前主流的汽車操作系統主要來自於國際巨頭主導的autosar閉源系統。車企要想使用autosar需要持續付出高昂授權費,它也被稱為是汽車操作系統「技術稅」

autosar聯盟於2003年由寶馬、博世、大陸、戴姆勒等9家汽車行業巨頭共同成立。截至2020年,autosar成員已超284家,涵蓋全球主流車企(如大眾、豐田)、tier 1供應商(如博世、大陸)、半導體廠商(如英飛凌)及中國廠商(長城吉利、寧德時代等)等。

理想星環os開源後,所有開發者都可深度參與架構優化,降低ai算力損耗、減少傳感器訪問時延等,以達到加速技術迭代的目的

理想試圖將星環os打造為智能汽車領域的「安卓」,通過開源吸引芯片廠商、開發者、車企共建生態。理想宣稱開源的星環os將「每年為行業節省200億」研發費用。

但,理想的開源宣言,實質上還是一場 「行業救世主」包裝的營銷行為。參考安卓生態,谷歌通過gms服務仍掌握核心話語權。理想若在開源框架中嵌入自家雲服務、ai算法接口,或將形成「開源之名,壟斷之實」的格局。開源是魚餌,生態才是大魚

因此有能力的大廠很難會加入到理想的開源生態中,只有一些能力弱小的中小車企才會成為其麾下的勇卒。

李想,被稱為中國版馬斯克,其實,他僅僅用開源擾動汽車產業,理想汽車的四大發明早已深刻影響着中國汽車產業的歷史進程。

第一大發明:周銷量榜——數據時代的認知爭奪戰

31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關於規範企業數據發佈的倡議書》,直指車企頻繁發佈銷量周榜「擾亂行業秩序」,呼籲停止此類行為。基於此,理想不得不停發周銷量排行榜,但僅僅一周後,理想汽車以「僅公布自家數據」的方式重啟周榜,彷彿在說:哼,不讓我當行業裁判,我就當自己的裁判。

不可思議,除了開源星環OS,理想的「四大發明」正深刻改變中國汽車產業 - 天天要聞

表面上看,理想的周銷量榜只是在「秀肌肉」,但實際上它正在深刻地影響着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用規則破壞者的姿態成為新規則制定者。

20234月起,理想每周二發佈標註「中汽數據終端零售數據」的行業銷量周榜,強行給行業「上發條」,把車企的競爭從馬拉松變成百米衝刺。

為此,蔚來汽車ceo李斌放話:「如果蔚來做到第一名,會『永遠不發周榜』」,暗諷理想用榜單「自封冠軍」;吉利控股高級副總裁楊學良也轉發蔚來觀點並加碼:「我也反對出周榜」,直指周榜是「用短期數據綁架企業決策」;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尖銳批評:「中國的科技公司還在做『周銷量榜』,在想辦法賺錢,這不是科技競爭該有的樣子」,直指周銷量榜偏離技術創新的本質。

為什麼周銷量榜會迎來如此大的爭議呢?

本質上,銷量周榜是理想持續利用消費者從眾心理的「羊群效應」,用「連續36周新勢力第一」等構建市場認知,強化理想的市場領先地位和標籤。人天然傾向於「跟着大多數人選」,而周榜用高頻數據強化了這種心理。就像網紅餐廳門口排長隊,消費者會默認「銷量高=產品好」。理想深諳此道,通過持續發榜讓用戶產生「買理想=超值選擇」的潛意識。

這也如同學生時代總把考試排名貼滿教室的「學霸」,無形中讓競爭對手淪為背景板。車企不得不陷入「為數據造車」的惡性循環中,如同「逼着廚師盯着翻台率炒菜,最後只能端出夾生飯」。

此外,車企的銷量數據的周期性波動,也會被輿論簡化為品牌興衰的標籤。周榜爭奪也導致企業「精力分散」,偏離產品質量和服務提升的核心賽道,部分車企甚至開始鼓勵經銷商刷單,形成「虛假銷量交易鏈」,擾亂市場良性競爭。

第二大發明:增程式技術——重新定義脫褲子放屁的生存哲學

面對純電動車續航不足,補能焦慮的問題,李想提出了「短途用電+燃油發電」的解決方案——通過大電池與增程器(內燃機發電)的組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純電車型的續航和補能焦慮。

行業普遍認為增程式技術因能量二次轉換效率低(被嘲諷為「脫褲子放屁」),初代理想one採用東安動力1.2t三缸增程器,熱效率僅有36%,是妥妥滴落後技術

但是,沒想到在理想強大的營銷邏輯下,理想one累計銷量超50萬輛,創下「單一車型月銷破萬」的新勢力紀錄,成為了當時的爆款車型。

理想增程技術的成功,引發了汽車產業的認知地震華為問界、零跑等車企跟進布局增程技術,越來越多的車企從純電開始轉向增程或插混技術,成功推動了中國新能源產業從純電像油電共用的格局發展。截至2024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增程式(r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的市佔率合計達到37.8%插混/增程憑藉「無續航焦慮」成為新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重要選擇。

對於保守型用戶,增程車既能享受新能源政策紅利(綠牌、免稅),又無需改變燃油車使用習慣。這種「半隻腳踏入未來」的漸進感,降低了技術轉型的心理門檻

理想汽車的增程技術之所以能在爭議中突圍,並非單純源於技術先進與否,本質上是一場對人性需求的精準拿捏。用戶無需擔心被拋錨在半路上(加油站隨處可見),但卻可以擁有純電的駕駛體驗。這種過渡技術滿足了用戶既要,又要的心理。

第三大發明:大車戰略——鐵皮經濟學下的利潤密碼

在理想onel系列之前,5米級suvglsx7等百萬級豪車壟斷,價格門檻極高。理想通過30-50萬定價策略,將全尺寸suv帶入中產家庭預算範圍,激活了原本被壓抑的需求

再加上冰箱、彩電、大沙發等配置,雖然成本僅占整車3%,卻能帶來「50萬級豪車體驗」的感知價值,滿足中產階層對「輕奢生活」的嚮往

隨着理想l系列的爆火(目前理想尺寸最小的車型,理想l6的車長都達到4925mm,軸距為2920mm,理想的其他車型都在5米以上),20241-10月,中國中大型及大型suv銷量達126.6萬輛,同比增長62%,印證了理想大車戰略的成功。

理想汽車的毛利率一度達到了23.5%,比同期特斯拉17.6%高出5.9個百分點難以置信,這是在激烈價格戰之下,創造的成績。

汽車行業被理想的大車戰略給點了燈,「哦,原來鐵皮真的不值錢,但卻可以拉高毛利,提升品牌。」

於是乎,我們看到市場上大型suv越來越多,問界m9、領克900、騰勢n9、長安啟源q07、深藍s09、廣汽傳祺s7、廣汽昊鉑hl、比亞迪唐l、奇瑞風雲t11、極氪9x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燃油車時代,沒有出現如此密集的大型車產品呢?

第四大發明:智駕小藍燈——裝杯美學的共鳴

20228月,理想l9成為國內首款配備智駕小藍燈的車型,後來,理想通過ota升級逐步推廣至l系列max版本。隨後,小鵬、問界、比亞迪等品牌跟進,也陸續推出了智駕小藍燈功能。

不可思議,除了開源星環OS,理想的「四大發明」正深刻改變中國汽車產業 - 天天要聞

智駕小藍燈是一種自動駕駛狀態外部提示燈,當車主開啟智駕後車輛前後亮起藍色燈光,明確告知外界「車輛正在自動駕駛」

小藍燈的研發和安裝成本極低(如小鵬眾籌價僅899元),卻能顯著提升產品科技感知

小藍燈沒有出現前,即便你花高價購買了高階智駕的車型,但作為其他路人和車輛是不能輕易察覺到,你的車擁有高階智駕功能,而如今小藍燈成為智駕能力的外顯標識,用戶已經逐漸形成了「開藍燈車=更先進」的「裝杯美學」認知。

當友商還在吹噓激光雷達數量時,理想用一盞小藍燈完成了階層劃分"藍燈一亮,身價翻番"這招堪比奢侈品logo,讓車主等紅燈時都能收穫注目禮"以前比車標,現在比燈效"。就像星巴克杯子是都市白領的身份證,小藍燈正在成為智駕時代的社交貨幣"智駕以藍燈為尊"

很多人都說李想太雞賊,但我覺得李想才是洞悉人性的高手。

當代商業競爭的本質,是對人性弱點的系統性開發和價值轉化。理想的技術並不是最先進,成本也不高,但四大發明的每一個點都能輕鬆擊中用戶的痛點、癢點,為理想贏得銷量的同時,也讓理想成為了第一個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拉踩式的周銷量榜,看似在秀肌肉,實則是利用了消費者從眾心理的「羊群效應」;脫褲子放屁的增程技術,則是擊中了新能源用戶對里程焦慮和補能焦慮的天然恐懼;高利潤的大車戰略,則滿足了消費者「車大更有面子」集體認知;智駕小藍燈則成為「智駕特權階級」的視覺身份證,也是利用了消費者對彰顯性的心理需求。

當技術派還在實驗室雕花,理想早已在市場上薅足了羊毛,中國汽車行業能與之一拼的,恐怕只有雷軍了

不可思議,除了開源星環OS,理想的「四大發明」正深刻改變中國汽車產業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