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預告了機械人時代的到來,他表示:「人形機械人四處走動的時代,不是五年後的事,而是幾年後就會實現了。」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20日 消息:當地時間 19 日,黃仁勛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舉行的英偉達年度開發者大會 「gtc 2025」 的記者座談會上稱:「距離人形機械人在製造業的工廠中被廣泛使用的日子,已經不足五年了。」
黃仁勛表示:「人形機械人將率先被用在易於控制、且工作具體的工廠中得到廣泛應用。」 他還稱:「租賃一台人形機械人的費用預計在 10 萬美元左右,我認為這樣的成本從經濟上來說,還是相當划算的。」
黃仁勛的這番言論是在回答有關「人工智能普及的標誌」這一問題時發表的。就像自 openai 在 2022 年 11 月推出用於對話的語言生成型 chatgpt 以來 —— 僅僅三年不到 —— ai 技術就已廣泛普及「人人皆可體驗」的程度一樣,作為人工智能技術領先企業的負責人,他預見到了基於ai技術的人形機械人也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實現普及。
在今年的 gtc 大會上,英偉達展示了包括人形機械人在內的多種融入 ai 技術的機械人,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黃仁勛在前一天的主題演講中還公開了用於開發人形機械人的仿真功能包 「isaac sim 」。
當天在座談會上,黃仁勛還表示:「英偉達不再僅僅是一家芯片製造商」 、「英偉達努力製造和銷售芯片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如今它已成為一家正在構建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甚至數百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企業。」
由於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所有行業發展的技術,英偉達明確表示將正式開展 「基礎設施業務」,即構建並銷售包括 ai 芯片在內,延伸至機械人、生物等未來成長型產業領域的大規模基礎設施。
此外,黃仁勛在前一天的主題演講中,還再次提到了下一代 ai 芯片 「rubin」 和 「feynman」 等的開發路線圖,他表示:「沒有哪家公司會提前公布他們 2 至 4 年後的產品,但英偉達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是一家 ai 設備公司,所有與英偉達相關的公司都需要根據這一路線圖提前做好準備。」
在談到與三星電子搭載 hbm(高帶寬內存)的相關問題時,黃仁勛稱:「三星和英偉達已經生產了大量的 ddr 內存。」 並表示:「我們希望三星也能參與到 hbm3e 的生產中,三星目前做得很好。」 雖然他沒有具體提及三星電子的 hbm3e 質量驗證過程進展到了什麼程度,但從言語之中還是可以看出他對其仍抱有很高的期望。
英偉達計劃在年內推出的下一代 ai 芯片 「blackwell」 和 「blackwell ultra」 —— 將採用 hbm3e 產品。sk 海力士從去年開始大規模量產 hbm3e 並向英偉達供貨,但目前尚未確定三星電子是否向英偉達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