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雷克薩斯是國內豪華品牌的佼佼者,市場表現在一眾豪華品牌中極為亮眼。作為二線豪華品牌的扛把子,儘管銷量方面沒有辦法和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家相提並論,但在品牌含金量和經營健康度上,雷克薩斯是遠超國內三家一線豪華品牌的,而且雷克薩斯是純進口的,調性也比較高,國內消費者是非常認這個牌子的。

但隨着新能源時代的來臨,燃油車輝煌已經成為過去,對電動化反應遲鈍也讓雷克薩斯失去了最佳挽回機會,在錯過最佳發展的幾年時光後,雷克薩斯已不可能在新能源時代煥發出昔日的榮光,群敵環伺之下,雷克薩斯神話的落幕已經註定。
銷量下滑,雷克薩斯神話落幕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豪華市場汽車銷量超過300萬輛,同比上升12%。市場明顯回暖,而和市場回暖相對應的是,今年1-9月,雷克薩斯銷量逆勢下滑14.24%,是豪華品牌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今年9月,雷克薩斯僅銷售16871輛,同比下滑8.2%。
雷克薩斯的敗退從去年就開始了,2022年雷克薩斯結束了中國市場十多年的連續增長,全年僅賣出18.39萬輛,同比下降18.7%。2022年至今銷量的持續下滑,也讓雷克薩斯的未來變得更加不明朗。

時間回到幾年前,那時候正是雷克薩斯的高光時刻,市面上一車難求,消費者買車加價是常態,甚至還有「加價2萬已經是我們雷克薩斯最大的優惠」這樣的說法,那時候,雷克薩斯的「飢餓營銷」還被當成行業成功案例大為傳播。但到了2023年,雷克薩斯的加價已經成功成為過去式了,旗下眾多車型都在打折促銷,像ES這樣走量的車型,優惠最高能給到7.5萬,像RZ這樣的車型,到店談也有優惠。儘管是這樣,雷克薩斯的銷量下滑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扭轉。

從「購車加價,一車難求」到主力車型優惠近7萬銷量依然不佳,雷克薩斯又是如何走到如今的地步呢?
消費者理念轉變,雷克薩斯思維難改
雷克薩斯銷量的下滑,一方面是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積壓了豪華品牌和進口車的市場,另一方面和雷克薩斯在智能化和電動化轉型太慢有關,此外,消費者購車偏好的轉變也是其銷量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近幾年,伴隨着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以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增長迅猛,像理想、蔚來、極氪、問界等豪華品牌的強勢市場表現,對合資豪華品牌形成了巨大的衝擊。當下,合資豪華品牌已經在不少方面失去了對「豪華」的定義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國產品牌才是定義豪華的那個。
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讓不少車企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理想汽車成立才幾年,它以增程車為切入口,剛開始還是用力帆工廠生產車型,而現在,理想汽車有自己的工廠,月銷量都要突破4萬了,這個高度,雷克薩斯在國內是從未達到過。理想崛起就是抓住了智能化和電動化的風口。而在競爭對手突飛猛進、奮力趕超的時刻,雷克薩斯卻對這個機遇並不重視,電動化產品不僅推出的時間慢,而且實力也嚴重不足。以今年早些時候雷克薩斯推出的RZ車型為例,這是雷克薩斯旗下首款基於純電架構打造的純電動車,這款車的舒適度和操控也還不錯,但在智能化和科技感方面,也沒有給到用戶一些新的東西。RZ的推出,並沒有給雷克薩斯帶來改變,其終端銷量基本上都是油車,電車只有個位數的銷量。

當下豪華汽車市場消費群體的觀念已經發生了改變,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豪華汽車不再被視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他們不再迷信品牌,而是更加註重汽車的性能、品質和價值。他們對車輛的設計、科技、智能化和個性化配置尤為關注,雷克薩斯在品質和可靠性方面肯定是沒問題的,但在設計、科技、智能化和個性化配置方面,和競品差距甚遠,銷量表現不佳自然是理所當然。
雷克薩斯也漸漸意識到電動化的重要性,在加速企業轉型。在2023東京車展上,雷克薩斯全新的電動概念車LF-ZL概念車首發亮相。這款新車是雷克薩斯下一代電動車型的代表,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和尖端生產技術,是雷克薩斯在電動化領域的集大成者,但這款車要在2026年才能正式推出。毫無疑問,這款車將比RZ更具實力和影響力,但是雷克薩斯又如何保證,競品車企在這三年間不會推出更具實力的車型呢?

其實中國市場這麼廣闊,大家的需求也更多元,傳統燃油車及油電混動產品仍有較大市場,像捷途就是以燃油車為主,它的增長就非常不錯。燃油車銷量是在下滑,但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目前還不足四成,不是燃油車賣不動了,是雷克薩斯的燃油車賣不動了。賣不動的關鍵是在於雷克薩斯繼續固守原有價格體系,不去轉變思維,不願意犧牲利潤來換取市場,長久持續下去,銷量崩塌甚至退出國內市場也不是沒有可能。
結束語:銷量、利潤的下滑使雷克薩斯的轉型迫在眉睫。在新能源浪潮下,雷克薩斯首先要加快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處理好全面電動化後品牌定位和定價問題,面對一片紅海的國內市場,還要敢於亮劍,推出能和同級中國新能源車競爭的產品來,在現在就先支棱起來,而不是到幾年後才發現太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