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從「好玩」到「好用」——在2023中國計算機大會看大模型未來應用

2023年10月28日22:41:10 科技 1928

10月26日至28日在遼寧瀋陽舉辦的2023中國計算機大會上,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成為熱議的焦點。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成為引領新一代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當前,各類國產大模型百花齊放,但商業模式和落地場景還不是特別清晰。」從吟詩作畫的「看着好玩」到賦能千行百業的「真正好用」,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展望大模型未來將如何落地應用,真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

新華全媒+|從「好玩」到「好用」——在2023中國計算機大會看大模型未來應用 - 天天要聞

2023中國計算機大會現場。(大會主辦方供圖)

為智慧醫療帶去新方案

在人流量大的三甲醫院輔助智能分診、提高醫生診斷準確性,在基層醫院扮演「帶頭人」角色幫助醫生提高診療水平……會上,業內專家描繪出一幅幅大模型賦能醫療的未來圖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放射科主任楊旗認為,醫療大模型應用要區分場景,急診場景下的大模型應用非常重要。例如,在患者剛到醫院進行CT等初步影像檢查後,不需要等待醫生看報告下判斷,人工智能就可第一時間對危急程度進行判斷,使病人在醫院流轉過程中得到最優化、高效地救治。

醫療行業尤其需要大模型提供更專業、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建議。醫學影像是重要的醫療數據,多位專家表示,醫學影像數據差異性特徵明顯,數據標註難問題亟待突破。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楊健提出,醫療大模型訓練需要大量文本、影像、生化指標等多模態的數據樣本,但醫療行業對患者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的要求較高。如何化解這一矛盾是醫療大模型發展的重要課題,他認為,大模型在設計上更應考慮不同層級結構之間既要隔離又要打通的特殊需求。

加速具身智能研發落地

影片《機械人與弗蘭克》中陪伴老人日常起居的機械人、動漫中的「哆啦A夢」……早在1950年初,「人工智能之父」圖靈就提出了「具身智能」這一概念。今天,高速發展的大模型有望給機械人裝上「智慧大腦」,這種能夠像人一樣感知周圍環境變化並作出相應反應的具身智能正在逐步從科幻走向現實。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盧策吾提出,具身智能包括3個模塊:通過具身感知、具身想像實現大腦功能,即對世界的理解與抽象;具身執行則執行小腦功能,對大腦做出的判斷進行具體執行。

「當前的具身智能體,雖然建立在神經網絡強大的表達和學習能力基礎之上,卻面臨著缺乏知識推理、難以與人溝通交互、無法解釋決策機理等瓶頸。」浙江大學教授楊易認為,需要將人類知識、人工智能大模型及領域任務模型與具身智能體結合,來提高具身智能體的感知、推理以及與人類溝通、協作的能力。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將如何改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

位元組跳動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究員孔濤認為,研發高服務完成度的機械人,可以在枯燥、重複、危險的場景實現大規模的勞動力補充。而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王鶴則認為,在眾多具身智能的應用中,智能家用服務機械人是其終極夢想之一,將有助於解決養老等重大社會需求,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

重視大模型安全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當人們驚嘆於大模型日新月異的發展時,科技界卻產生了一種擔憂:當機器有了聰明的大腦,是否會給人類帶來風險甚至災難?

與會專家表示,大模型本身十分複雜,當前我們對模型意圖和執行過程的理解還遠遠不夠,當理解不夠但又賦予它足夠自由度時候,必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安全問題。

「大模型一開始沒有對錯的概念,所以它可能做任何事。一旦它培養出好壞之分、善惡區別,就會更容易去選擇做合理的事情。」螞蟻集團副總裁徐鵬認為,在可解釋性、價值觀對齊和強化學習方面應該有長期的、更大的投入,一方面加強人類對大模型行為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導大模型「科技向善」。

專家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會帶來倫理風險,但距離真正產生自我意識而失控還很遠。

「現在大模型學習還是在人為設定目標下訓練,短期內不用太擔心它的危害性。未來什麼時候它自己有了目標、不再遵循人類目標的時候,可能真正需要引起警惕。」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邱錫鵬說。(記者溫競華、洪可潤、宋晨)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從聊天機械人到協作夥伴:AI智能體如何重塑企業工作 - 天天要聞

從聊天機械人到協作夥伴:AI智能體如何重塑企業工作

Scott White至今仍對人工智能從新奇技術轉變為真正工作夥伴的速度感到驚嘆。僅僅一年多前,這位Anthropic公司Claude AI產品負責人目睹了早期AI編程工具甚至無法完成一行代碼的窘境。如今,儘管並非專業程序員,他卻能親自構建
小米 16 系列迎最新爆料,Pro 系列鏡頭模組大改,橫向延伸全尺寸設計 - 天天要聞

小米 16 系列迎最新爆料,Pro 系列鏡頭模組大改,橫向延伸全尺寸設計

近日,包括數碼閑聊站在內等多個消息源,就下一代旗艦新機紛紛進行了最新爆料,其中小米 16 系列也在近日迎來了最新消息。根據最新爆料來看,小米 16 系列將會在以往的標準版、Pro 版、Ultra 的基礎上新增一款 Pro Max 型號。但一一對應來看,新款的小米 16 Pro 即對標標準版 , 為大家熟悉的 6.3 英寸小尺寸旗艦機型。而 1...
魅族 22 系列手機本月到來,提供全新開模小尺寸旗艦版本 - 天天要聞

魅族 22 系列手機本月到來,提供全新開模小尺寸旗艦版本

伴隨着時間來到 7 月,各大手機廠商的新機更新計劃有所放緩,不過根據多方爆料來看,「小廠代表」 星紀魅族旗下的魅族 22 系列將會在本月與大家見面。目前魅族 22 系列仍然十分 「神秘」,欠缺主要的配置爆料與外觀圖片作為參考。但根據部分什麼爆料者的消息來看,魅族 22 系列將會全新開模,並提供小尺寸旗艦版本可供選擇...
vivo X300 Pro 更多細節曝光,大 R 角直面屏,新款大底主攝方案加持 - 天天要聞

vivo X300 Pro 更多細節曝光,大 R 角直面屏,新款大底主攝方案加持

今天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在與網友互動中,透露了一款搭載聯發科天璣 9500 的 「大杯」 工程機的最新進展。參考爆料內容與評論區互動來看,預計為 vivo X300 Pro。除搭載聯發科天璣 9500 外,據悉該機一大變化之處在於屏幕部分,根據最新消息來看將會搭載一塊大 R 角直屏,不再採用曲面屏或微曲面屏設計。而這也將成為下一代...
數據驅動,柔性智能建造平台助力高效管理 - 天天要聞

數據驅動,柔性智能建造平台助力高效管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嘉)6月30日,由長沙市智能建造產業鏈推進辦公室與中建五局三公司聯合承辦的「創新驅動 智建未來」科技活動舉行。該活動不僅展示了長沙在智能建造領域的創新成果,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實踐經驗。
以前不敢想,機械革命搭配出4959元的RTX5050本,還有2.5K屏 - 天天要聞

以前不敢想,機械革命搭配出4959元的RTX5050本,還有2.5K屏

最近RTX5050本開始大面積登場,很多消費者也想知道,廠商到底能搭配出什麼樣配置?結果機械革命沒有讓大家失望,搭配出一個6199元的新品,補貼後價格4959元,再一次刷新新顯卡筆記本的價格新低。同時,其配置還不是很潦草,還是很平衡的,讓我們來看看。這款本配置了R9 7845HX處理器,12核心,24線程,台積電5nm工藝,Zen4...
中國移動三大核心布局 助力南亞東南亞數字經濟新發展 - 天天要聞

中國移動三大核心布局 助力南亞東南亞數字經濟新發展

【來源:雲南網】6月30日,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和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舉辦的面向南亞東南亞數字合作推介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陳懷達出席,中國移動數智化部副總經理陶濤發表主題為《建設跨境數據交易高速公路,服務數字信息大通道建設》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