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比亞迪是這兩年最炙手可熱的汽車品牌。2022年,集團年度銷量超186萬輛,同比增長152.46%;2023年1-9月份,累計銷量為2079638輛,同比增長76.23%。而按照年初規劃,比亞迪要在2023年全年實現300萬輛的「小目標」。

整個2023年,針對現役車型推出冠軍升級版是比亞迪提升銷量的最重要手段,而從市場來看,王朝和海洋系列冠軍版也確實沒有讓用戶失望,插混/純電、轎車/SUV,乃至騰勢家族的月銷數據都穩步增長。當然,清醒一點說,雖然第四季度是傳統的車市旺季,但比亞迪要用3個月/90天消化掉剩下的「100萬輛」銷量,壓力還是有點大。

好在,冠軍版並非比亞迪汽車提振銷量的唯一手段。2023年內上市諸多新品,例如20萬級插混B級車——海豹DM-i,有望在年底通過終端政策進一步刺激銷量;此外,第四季度比亞迪還將推出王朝系列的殺手鐧——宋L,還是方程豹品牌首款硬派越野——豹5,將為品牌的「300萬小目標」再添把火。

產品層面,比亞迪海洋網的海豹DM-i於今年9月6日上市,是品牌今年最重要的新能源產品之一。這是一台應用DM-i超級混動技術的綠牌插混B級車,有1.5L+EHS145、1.5T+EHS160兩種插混動力,指導價16.68-23.68萬元,可以看成是王朝系列的漢DM-i的向下補充。

相比之前的海豹EV,DM-i系列具有更傑出的續航能力,僅純電續航里程就達到121km、200km,虧電油耗也僅3.9L/100km。而從市場來看,DM-i系列的加入讓海豹今年9月銷量達到了14427輛,而8月份其銷量只有4100輛,說明該系列的銷量增長基本是靠DM-i插混車撐起來的。

而站在廠商視角,如果要實現300萬輛小目標,海豹系列的終端政策無疑還有潛力可以挖掘,這當中既包含金融政策、置換補貼、售後權益等,四季度傳統熱銷季甚至會有一定的裸車優惠,進一步壓低價格門檻。

除了海豹DM-i,王朝系列即將上市的宋L也將是比亞迪今年最重要的「撒手鐧」,該車的原型車從上海車展亮相至今一直備受關注,目前已經有量產外觀圖、工信部申報圖、官方內飾設計圖,我們對其內外設計、三電架構、車身底盤的相關信息也都比較清楚。作為比亞迪e平台3.0架構的純電轎跑SUV,20萬價位的宋L將成為品牌在今年四季度的最重要戰略新車(沒有之一)。


宋L是繼宋PRO、宋PLUS之後該系列的第三款新車,但其實該車在架構上和前面兩款完全不是一回事。現款宋PRO、宋PLUS原則上是「油、電、混」共享架構,而這台宋L是純電專屬平台,其最典型的特徵是更高的軸長比、純電後驅(四驅)、iTAC智能四驅、以及CTB電池車身一體化設計等等。

在此基礎上,比亞迪還在宋L上融入隱藏式門把手、無框車門、電動尾翼等高級貨,底盤方面也在雙叉臂前懸+多連桿後懸的基礎上融入雲輦-C智能車身底盤控制系統。這些都是宋系列的兩位「前輩」沒有的硬核待遇,即便是面對特斯拉Model Y、極氪001等車型,多重BUFF加持的宋L也絲毫不怵。

而在高端硬派越野市場,比亞迪方程豹品牌的首款硬派越野車——豹5也備受期待。這台源自DMO平台的綠牌越野車已經確認會在今年11月份上市,將提供探索版、領航版和雲輦旗艦版三種型號,覆蓋30-40萬價位,主要競爭對手是坦克400/500、Jeep牧馬人,以及有望年底上市的一汽豐田普拉多。


不同於DM-i系列的家用車,源自DMO平台的豹5有着純粹的硬派越野血統,整車採用典型的非承載式車身架構(CTC車身電池一體化),前後都是雙叉臂懸架,頂配支持雲輦-P智能液壓底盤控制系統(仰望U8同款)。具體到參數層面,豹5的接近角35°,離去角32°,縱向通過角20°,最小離地間隙達到220mm,帶雲輦-P的旗艦版,最小離地間隙可增加到310mm。


更重要的是動力架構部分,豹5也向我們展示了比亞迪汽車也針對硬派越野的電氣化給出了最新理解。該車並不是傳統的P2布局插混系統,而是縱置布局插混電四驅解決方案,其前橋是縱置布局的1.5T發動機+EHS雙電機的組合,後橋通過帶兩擋變速的獨立電驅單元驅動,前後都支持電子機械限滑,中間靠SIC碳化硅電控系統實現精準的動力分配。

按照官方公布的數據,豹5搭載發動機最高可達到150kW的發電功率,以保證整車在激烈駕駛工況不出現電池掉電。同時,在4L低速四驅模式下,位於低擋位的後橋電機可實現最大8000Nm的輪端扭矩輸出。除此之外,100kW的直流快充、20kW的原地發電、6kW的對外放電,以及全車滿油滿電1200km的綜合續航,對於豹5都是基本操作,同時也是同級燃油/插混越野車沒有的「黑科技」。
總結:
年初的時候,或許還會有人覺得比亞迪定下的「300萬輛年銷量目標」有點激進,但從今年1-9月銷量增長情況,結合四季度的產品規劃,這個看似激進的年度銷量數據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更長遠來看,隨着騰勢、方程豹、仰望品牌逐漸發力,外加高速增長的海外市場,比亞迪汽車在新能源領域還有很大潛力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