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逍客能夠在不斷的小修小補中,把暢銷身份延續到現在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但很大程度上,逍客保持優勢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在於沒有直接競爭對手,而如今,各大廠商在新能源領域發起新衝擊,逍客的優勢正逐漸被壓縮。如今,第三代終於來了,在奇駿迭代不利、軒逸被親PLUS反超的情況下,逍客能否在入門緊湊型SUV替日產保住顏面呢?

就像我們在新一代奇駿上見到的一樣,逍客也在對V-moiton設計語言進行着新的詮釋,它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的再次去加大格柵口徑,引入「深V」設計,而是通過帶有摺疊的線條變化來幫助帶有鍍鉻邊框的格柵融入到照明視覺之中。同時,分體式大燈在進行着足夠前衛的分體與組合,異形造型給予了車輛極高的辨識度。

同時,車輛同樣將提供懸浮式車頂樣式,只不過它主要是通過C柱上的裝飾條帶進行跨區域的連接,而底盤邊緣的全複式包圍則將在確保通過性的同時,將車輛的視覺重心往上抬升。但比起從前,出現在整個底盤邊緣的立體折現其實更為醒目,它們賦予了車輛更豐富的光影變化,這一點就會帶給車輛一種更洋氣的質感。

根據申報信息顯示,逍客雖然沒能把軸距大關突破2.7米,但2665mm的數據還是能夠幫它在入門級緊湊型SUV市場站穩腳跟的。同時,4440/1840/1627mm的長寬高不說建立多大優勢,至少也能讓它不遜色於同級車。

就從此前奇駿的引入情況來看,逍客國產也將最大程度保持海外車型的諸多設計與電氣化規格,而在海外版本中,我們已經見到了擁有雙液晶屏的座艙,包括懸浮式觸控屏、新設計的三幅方向盤,還有短促的電子擋把等等都讓我們見到了與奇駿類似的風格。當然,座艙最重要的優勢還是在於,逍客完成了大量軟質地材料的覆蓋,甚至包括換擋機構都進行了這種規格的處置,舒適仍會是新車的一大賣點。不過,包括我們提到的帶縫線軟包、木紋裝飾板在內的材料,能夠在國產車型上保留多少還有待實車公布。

當然,在配置方面,可以確認的是,逍客肯定會得到包含4G、車聯網技術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聯繫統,包括高德導航、語音識別控制、手機APP遠程控制等功能都不會缺席,而現款車型上就已經擁有的ProPILOT超智駕系統也會得到延續,但不出意外的話,它應該還是會在中高配車型上適配。但咱們有一說一,逍客想要繼續在同級別市場保持優勢,特別是在卡羅拉銳放等競品到來的情況下,其或許還得多從低配的配置規格方面下下功夫。

機械方面,日產逍客沒有以三缸入門,這應該是從奇駿身上總結而來的教訓。取代2.0L自吸機的會是一台1.3T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它還將會與微型電機組成的12V微混系統,這實際上正是與奔馳GLB級共享的發動機,而12V微混系統組合也是同樣與奔馳共同開發而來,由於新報信息中其所填報的是116kW最大凈功率,所以其在實際量產中或許還是將會與奔馳A 180、奔馳GLB 200共享100kW/200N·m、120kW/250N·m兩種調校水平。另外,它的傳動上或將繼承CVT無級變速箱,而非奔馳上使用的雙離合。客觀來說,這組動力總成會更加適合逍客這樣的小車,CVT也能讓駕駛輸出更為穩定且易掌握。

寫在最後
其實日產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實用派,車輛並沒有在智能或性能方面投機取巧,企圖用附加價值去吸引消費者,而更多的是穩紮穩打,憑藉車輛的穩定動力與舒適性招攬顧客,而這也是逍客長期以來的最大同級優勢。可是,隨着自主品牌崛起,堆配置的競爭方式正在改變市場格局,僅憑穩重想要長期把持市場已不太可能,而在四大支柱已經倒下一根的情況下,逍客作為SUV的獨苗能否換代成功會直接影響日產的在華生存空間,至少這加長軸距、保持四缸,還有提升智能性的三套組合拳相信是拳拳都打在了而今消費市場的剛需上,至於它能否憑此打入市場,就讓我們等待年內實車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