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銷量不如人意,問界已走到十字路口?

2023年02月02日19:12:15 科技 9474

時間進入2023年,各大車企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1月本就是汽車銷量淡季,比亞迪月銷僅有151341輛,環比大幅下滑。造車新勢力更是成績慘淡,僅有理想汽車一家實現了月銷過萬。

不過蔚小理銷量下跌,可以明顯看出是受到淡季影響,到了旺季便可恢復。去年銷量曾一度擠進造車新勢力銷量前三,力壓蔚來、小鵬的問界汽車,今年1月銷量居然僅有4475台,環比下降約56%,倒是令不少人感覺詫異。

由賽力斯與華為聯合打造的豪華汽車品牌問界,去年三月開始交付後,幾個月時間便實現月銷過萬,堪稱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匹黑馬。再加上該車由華為品牌加持,曾一度在網上引發熱議。可今年1月問界卻不復往日輝煌,甚至被去年12月銷量僅有7795輛的哪吒汽車反超,與排名更靠後的極氪相差也不遠,這不禁令小雷心頭出現一個疑問,問界怎麼了?

消費者明白了,問界不是華為

2022年,初出茅廬的問界汽車表現極為耀眼,短短十個月時間,累計交付量就超過了8萬輛,並且多個月份交付量過萬。雖說問界是賽力斯的子品牌,賽力斯前身又是小康股份,但與造車新勢力相比,並沒有什麼區別。問界能夠熱銷,主要原因還是華為相助。

或許是為了讓其他車企與自己合作時更為放心,華為曾多次強調自己不造車,只想做汽車供應鏈的一環,與廣大車企合作。那個時候華為在汽車行業名聲不顯,於是選擇了尋求轉型的小康股份,聯合打造了賽力斯和問界汽車。

1月銷量不如人意,問界已走到十字路口? - 天天要聞

圖源:賽力斯

2021年華為冬季新品發佈會上,除了一系列令人心動的數碼產品,還多出了問界m5 suv,此後問界汽車就成了華為發佈會的常客。問界標配鴻蒙智能座艙,還能登上華為的發佈會,由余承東親自發佈,這種特殊的地位令許多人衝著華為的名氣選擇了問界汽車。

可,問界真的不是華為。華為持續深耕汽車行業,並且與許多車企達成了合作關係,例如吉利汽車奇瑞、上汽、北汽等等,這些車企陸續推出了搭載鴻蒙智能座艙的產品,不少消費者意識到,賽力斯與問界的地位不再特殊。

例如吉利推旗下的幾何汽車,新車型擁有華為技術加持,也有鴻蒙智能座艙,背後還是汽車年銷量超過200萬輛的吉利,產能、品質更有保障。現階段吉利汽車銷量仍以燃油車為主,可等吉利加大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入,幾何汽車不需要太長時間,就能成為賽力斯的大敵。

1月銷量不如人意,問界已走到十字路口? - 天天要聞

圖源:幾何汽車

此外,國內汽車行業競爭極為激烈,問界的車型卻始終不多,而且只有suv沒有轎車。固然國內suv銷量於2021年超越轎車,成為了最受歡迎的車型,但二者的差距並不大,轎車依然有極大的受眾群體。問界汽車沒有轎車,等於放棄了接近50%的市場,車型太少,消費者的可選項也少。

華為在汽車行業的時間不長,難以與老牌車企相比,能夠給予問界的加持有限。初期華為可以將自己的忠實粉絲轉化為問界用戶,中後期更重要的還是問界汽車自身的質量。

問界,該走出自己的路了

俗話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過去的賽力斯和問界過度依賴華為,華為的名氣給賽力斯和問界帶來了人氣,但那些人氣並非來自汽車行業,而是華為其他業務引流而來。華為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業務的受眾,不可能全部轉化成問界車主,華為又需要增加合作車企,問界的地位難免下滑。

現在提到問界汽車,不懂汽車行業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賽力斯,而是華為。對於一家造車新勢力而言,重點不在於短時間的成敗,而是能否打響車企的品牌價值,讓消費者知道自己。未來成長壯大,賽力斯旗下大概率不會只有問界這一款產品,只有降低華為的影響,將賽力斯與問界這兩個品牌做大做強,賽力斯才能有實力與蔚小理對抗。

1月銷量不如人意,問界已走到十字路口? - 天天要聞

圖源:問界汽車

因此,賽力斯需要兩大改變,第一,通過營銷提高賽力斯與問界的品牌價值,減少華為在營銷詞彙中的比重,降低華為的影響力;第二,提高產品力,推出更多車型,積極向友商學習,用實力與友商競爭。

需要注意的是,現階段賽力斯和問界依然需要藉助華為的影響力,但消費者提車時,銷售人員可以着重強調自家品牌,慢慢營造高端形象。賽力斯、問界也應當明確,與華為的合作不會斷,依然是華為最忠誠的合作夥伴。

吉利、北汽等車企雖然與華為有合作,但深知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以並不是所有車型都會與華為合作。就拿吉利來說,還與魅族達成了合作,部分車型會搭載魅族研發的車機系統。只有體量小且深度綁定的賽力斯,才是華為最忠誠的合作對象。

產品方面,問界最好的學習對象是理想,原因在於問界的主要車型也是增程式,且只有suv,理想更為極端一些,只有增程式suv,連純電動車型都沒有。純電動汽車有特斯拉這個王者珠玉在前,其他車企很難與之競爭,反而是增程式汽車競爭小一些。

1月銷量不如人意,問界已走到十字路口? - 天天要聞

圖源:理想汽車

再加上國內汽車保有量太多,充電站建設仍需時間,長途出行時充電難免遇到不便,增程式和插電混動車型泛用性更高。問界可以效仿理想,持續宣傳混動優勢,大力氣鋪設線下店,方便消費者提車和售後服務。

至於轎車產品,賽力斯可以考慮另開一個品牌,同樣主打高端市場,定位與問界持平,初期也可以藉助華為的名氣營銷。

競爭無比激烈,問界能否笑到最後

在進軍汽車行業時,造車新勢力們心裏就已明白,能夠活下來的造車新勢力不會很多。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直言,未來只會有5~10家頭部車企,捲走汽車行業絕大多數營收和利潤。

對於國內車企來說,新能源汽車時代是一次必須抓住的機會。燃油車時代國產車落後太多,與合資車、進口車對抗的唯一優勢是性價比,衝擊高端更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所有車企瞬間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線,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高端產品等到了自己的受眾,反而是奔馳寶馬等老牌車企,轉型反應太慢,油改電產品備受吐槽。

1月銷量不如人意,問界已走到十字路口? - 天天要聞

圖源:奔馳汽車

小康股份算是老牌車企,賽力斯卻與造車新勢力沒有什麼區別,小康股份沒能為賽力斯提供什麼加持。現在的賽力斯汽車,唯一的依靠是華為。華為的名氣主要集中在手機數碼領域,在汽車領域目前影響力有限,還需要時間發展。

賽力斯需要做的就是善用華為的影響力,打造自身品牌價值,加強主要賣點營銷,例如增程式的續航、能耗優勢,迎合受眾。此外,賽力斯還可以考慮推出一些低價走量車型,目前搭載鴻蒙智能座艙的車型普遍偏貴,若能有15萬左右的鴻蒙汽車,相信會有不少消費者願意購買。

中低端車型的利潤或許不高,數據卻可以拿出來營銷,比亞迪汽車均價也不過17萬元左右。高端車賺錢多,卻不適合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想要成為如豐田大眾本田一樣的汽車行業巨頭,必須藉助低價車型。

賽力斯與華為合作密切,未來華為對賽力斯的宣傳不會少,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激烈的同時,變化也很多,守住優勢、認清方向,賽力斯仍有機會。

封面圖源:問界汽車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職務調整! - 天天要聞

雷軍,職務調整!

5月5日,雷軍職務調整衝上微博熱搜。天眼查顯示,近日,小米之家商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雷軍由執行董事改任董事,同時經營範圍新增智能家庭消費設備銷售、美髮飾品銷售。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 天天要聞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2025年5月,小米之家工商信息悄摸兒變了——雷軍的職務從「執行董事」改成「董事」。就這倆字的變動,跟往輿論鍋里扔了顆炸彈似的,炸出一堆問號:雷總這是要放權了?小米是不是出啥大事兒了?咱今兒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雷軍今年有多難,順便看看小米這船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 天天要聞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近日,短視頻創作者「大福在成長」發佈自己失業後生活的視頻被搬運至其他平台,不僅上了熱搜,話題量還破億。「潑天的流量」卻並未讓她開心,因為自己本人並未授權,同時個人隱私還被「廣而告之」,她私信要求對方刪除卻未被理睬。近日,創作者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艱難的維權過程。2024年11月份,博主「大福...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 天天要聞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蘋果今日推出新款 Apple Watch 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錶盤和 iPhone 與 iPad 牆紙。彩虹版運動型錶帶即日起接受訂購,配套的動態錶盤與牆紙近日將隨軟件更新發佈。每一條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都由手工裝配而成,壓模成型的鮮艷條紋構成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虹條狀圖案,呈現含蓄而又驚艷的多變效果。蘋果稱每一...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 天天要聞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5月4日,華生科技發佈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46.94%;歸屬凈利潤4942.30萬元,同比增長77.91%。儘管業績顯著改善,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延期至2025年6月,引發市場對其執行力的質疑。一、業績大幅回升,但仍未恢復至歷史高點2024年,華生科技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分別達到3.52億元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