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賠錢,我要退車!」一名model y車主在微信群里怒懟特斯拉,這究竟是咋回事?
倒不是因為他被特斯拉的降價「背刺」了,而是他的車子在路上「炸」了!
什麼?特斯拉炸了?這豈不是能上熱搜的大新聞?
別急,這次事故可跟之前的不一樣。沒撞車、沒起火、沒人員傷亡,但惡劣程度絲毫不亞於自燃和失控。在了解完事故全過程之後,說不定你會有和我一樣的感受——特斯拉再便宜也不能買!
開車不到半小時,電機突然炸了?
1月9日下午4點50分左右,江蘇南京一輛紅色modely在市區道路上遇故障無法行駛,屏幕相繼顯示「無法駕駛」、「車輛正在關閉」,「電氣系統無法支持所有功能」等警示,並指示車主要「安全靠邊停車」。
據model y 車主描述,事發前他駕車正常行駛在路上,突然聽到巨大的爆炸聲,沒有任何的碰撞,也沒有任何的徵兆,車輛隨即沒有了動能回收,換擋桿失靈,剎車踏板變硬,最後他「使勁踩剎車」才能把車輛停住。
所幸,除了引起一定程度的交通堵塞之外,這輛model y並無引起其他安全事故。.
車主下車觀察發現,車輛並無起火冒煙,車身也沒有碰撞痕迹,但在右後方地面出現一大灘不明液體。
車輛拖回門店檢查後得知,故障原因是後軸電機發生爆裂,電機潤滑油幾乎全漏光。伴隨而來的,整車電氣系統(12v低壓供電系統)也隨之失靈,車機黑屏,車輛無法啟動,連車門也無法刷卡打開。
經特斯拉門店檢查,車底的液體是從驅動電機里流出的潤滑油。
這輛model y發生的不是簡單的系統故障,而是電機直接爆裂,電動車的電機好比燃油車的發動機,是驅動車輛行駛最核心的部件,電機炸裂則相當於發動機「炸缸」,是最嚴重的一種故障。
試想一下,若這次事故不是發生在市區,而是在高速路上,後果不堪設想!
發動機「炸缸」是極為罕見的事故,日常用車基本不會遇到,但特斯拉這次「炸電機」卻是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發生。
發動機「炸缸」,多半是由於過分壓榨馬力所致,日常用車基本不會遇到,但特斯拉這次「炸電機」,是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發生的。按照車主所說,當天他4點26分才駛出停車場,而事故發生在4點50分左右,出門才不到半小時,而且是在工作日的市區路段行駛,根本不可能出現任何惡劣駕駛工況。
更蹊蹺的是,事發後,車主立即保存了車載行車記錄儀的影像,但拿到電腦上查看時,對應影像文件已被系統自動刪除,取而代之的是電機爆炸後生成的多個莫名文件。這不禁讓人懷疑,特斯拉內部系統是否存在某種故意刪除事故痕迹的機制。
車主所保存的行車記錄儀影像無故被刪除。
無論如何,這次事故顯然是特斯拉自身質量問題引起的,與車主的使用沒有任何關係,這是怎麼洗也洗不掉的。
相關缺陷一直未能引起特斯拉重視
這次model y電機炸裂絕非個例,只要在百度搜索「特斯拉電機故障」,就能找到許多相關案例。
2019-2020年,隨着特斯拉國產車型相繼交付,被媒體公開報道過的電機質量事件至少有6起。2021-2022年,相關問題有增無減,有車主表示身邊已有十幾位車友遇到過車輛電機故障。
車主們對特斯拉電機故障的描述都很類似,以2022年發生的一次事故為例,一位model 3車主在高速行駛時突然失去動力,該車主表示「電門踏板沒有反應,剎車踏板變硬」,而且屏幕也顯示「車輛無法繼續行駛,請立即停車」等警示……情況與1月9日model y車主遇到的十分相似。
不僅是國產車型,海外版特斯拉的電機也沒少出現問題,2022年12月,特斯拉就因電動機故障在挪威召回近1,100輛model s。
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斯拉電機故障問題,是除了剎車失靈、意外加速、駕駛輔助系統失控之外,又一個普遍存在的嚴重產品缺陷,只是由於其所導致的人員傷亡比例較少,沒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而已,但這並不意味着特斯拉可以置之不理。
任何有責任心的車企,但凡遇到與動力系統相關的質量問題,都應該高度重視,並第一時間採取補救措施。
但特斯拉偏不,對待消費者——尤其是中國消費者,他們總是保持着極其高傲的姿態。據國家市監總局統計,2019年至今,特斯拉在國內只進行了13次召回,相較之下,2022年前10個月,特斯拉在美國就實施了19次召回。
2019年至今,特斯拉在國內只進行了共13次召回,還不如美國今年一年的召回數。
在那難得的13次召回中,與電機故障相關的,只有2022年4月7日那次: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月11日至2022年1月25日期間的部分進口及國產model3電動汽車,共計12.78萬輛。
這次召回只是通過ota的方式解決,關於生產工藝是否存在問題,零部件結構和材質是否存在缺陷,系統整體耐久性是否達到標準,統統都被忽略掉。
關於電機故障問題,特斯拉在國內只進行過一次召回。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還有大量存在電機故障隱患的特斯拉車型在路上走着。也許在這一刻,在某個城市的某條道路上,就有一位特斯拉車主正在經歷着車輛失去動力無法駕駛的驚魂時刻。
「小事故」背後的大問題
2022年下半年,特斯拉發生了兩起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惡性事故,分別是7月份林志穎駕駛model x出車禍事件,以及11月發生在廣東潮州的model y失控撞人事件。
直到目前,特斯拉官方仍未對這兩起事故作出最終定論。
那麼,這次model y電機炸裂的「小事故」,估計也很難在短期內等到處理結果。
隨着各種離奇的事故不斷增多,再加上突如其來的官宣降價,以及股價的不斷下跌,很難不讓人對特斯拉的生產經營狀況產生質疑。
自上海工廠落成以來,特斯拉一直沒停過產能的提升。2020年,該工廠年產能為25萬輛,2021年增至45萬輛,幾乎翻了一倍。2022年,上海工廠產能再度提升,交付量達到71萬輛,佔全球交付量一半以上。
特斯拉的瘋狂增產,確實能讓銷量在短期內快速增長,但伴隨而來的,不僅是產能的嚴重過剩,還有對產品品質的無暇顧及。
如今,特斯拉無論是銷量增速還是品牌形象,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2022年全年,特斯拉國內銷量43.98萬輛,同比增長37.1%,在國內新能源市場排名第三,銷量和增速都明顯落後於比亞迪(年銷179.95萬輛,同比增長203.5%,其中純電動車為91.11萬輛),市場份額方面,特斯拉為7.8%,同比2021下降了2.8個百分點,而比亞迪則為31.8%,同比增加12.3個百分點。
讓特斯拉走下坡的,不是對手越來越強,而是他們對待品質、對待用戶的傲慢態度。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 end ————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