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數字系列中的Ultra版本,是小米手機影像的旗艦版本,特別是今年的小米12s Ultra因為引入了徠卡這位戰略合作夥伴,在1英寸大底的基礎上獲得了徠卡的真經傳教,這手機成就小米影像旗艦的巔峰之作,在整個安卓界獲得了廣泛讚譽。
本以為,我們再看Ultra產品需要到明年的小米13 Ultra之時,沒想到今天上午雷軍突然宣布,小米12s Ultra還有個概念版,下午就直接放出了真機圖。
那現在仔細來看看,小米12s Ultra概念版本到底有何不同呢?
首先,這是一款在定位上嘗試突破專業相機與智能手機的跨界之作——一款主打影像的智能手機,竟然可以無縫兼容徠卡M卡口鏡頭?!也就是說,在這種組合威力下,微單這種專業相機的領域被智能手機開始攻破。
當然,最大看點之一是,小米12s Ultra概念版不單純能接專業鏡頭(此前業界曾有類似產品),而是在機身配置方面也做了專業相機拍攝的考慮——機身內擁有兩顆一英寸傳感器,一顆用於手機形態拍照,一顆用於外接鏡頭(這種設計是業界首創)。
想想,既兼顧手機形態的影像能力,還探索專業相機的實現方式 ,小米12s Ultra概念版的推出,絕對是一次大膽的跨界嘗試。不同於此前類似設計手機只是在智能手機影像的基礎上,通過外接鏡頭來提升影像能力,小米12s Ultra概念版則直接是從根本上去探索手機影像的跨界——這是形變與質變的區別。
考慮到智能手機形態與專業相機形態的本質區別——比如專業相機的感光元件一直是最脆弱的環節,需要非常細心的呵護,你不能無鏡頭或無保護情況下隨便折騰;但智能手機就不同了,首先小米12s Ultra概念版先是一款手機,然後才是一部專業相機,所以在手機形態下(也就是不接外接鏡頭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直取光鏡頭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就成很大挑戰。
小米12s Ultra概念版的解決方法有兩種:一是採用藍寶石鏡片增加耐刮能力;二是加入了金屬導熱片以提升散熱能力。同時對背部的方圓結構也進行了重新設計——與中框直接連接,以保證外接鏡頭時的穩固程度和可靠性。
另外,基於市場定位的不同,手機形態與專業相機形態同樣有本質區別。比如卡口設計,專業相機上以穩固考慮為第一,對體積的要求就沒智能手機那麼嚴格。而智能手機必須考慮到輕薄體驗,如果在鏡頭外接設計上採用傳統方式,必然在美觀度和體積方面會造成體驗影響。小米12s Ultra概念版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就是在鏡頭圓環部分設計了超薄卡口,可以通過轉接環來外接M卡口鏡頭。
總結而言,小米12s Ultra概念版是小米在影像方面進行跨界的一次大膽嘗試。同時從名稱上定義為「概念機」來看,顯然並非以上市銷售為目的,就像小米MIX Alpha概念機一樣,只是一種理念落地嘗試和技術宣示。更何況即便能商用上市,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也不一定有購買意義,因為一個徠卡的鏡頭,隨隨便便的就要四萬起,非專業攝影師,誰能燒得起這些裝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