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於百度 侵刪)
文 ▍陳博
昨晚,在2022雷軍年度演講上,雷軍對"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以及"小米創業思考"展開了總結和分析,同時他還透露了小米在造車上的新進展。
壹
本次發佈會共有兩個重頭戲,第一個重頭戲就是發佈了新一代摺疊屏手機MIX Fold 2。現近年來手機市場整體銷量有明顯下滑趨勢,oppo、vivo、華為以及榮耀這些手機大廠的日子都不好過。榮耀從華為中分離出來之後,由於有之前華為銷量的底子在,看上去相對高一些,但是手機市場的整體趨勢都是下滑的,就是看誰下滑的少一些。
唯一表現亮眼的部分就是高端機領域,其中重點是華為和三星的摺疊機,這兩個機型近兩年銷量還是不錯的,在手機市場中也能分一杯羹。但目前小米摺疊機的市場銷售份額剛剛擠進前五,就是因為當前摺疊屏手機的厚度,相當於兩部普通手機,厚重問題對使用感影響很大。而本次發佈會的重點機型MIX Fold 2是雷軍憋了很久的一個大招,這部手機展開厚度只有5.4mm,摺疊厚度11.2mm,重量只有262g,是摺疊屏手機的一大進步。
摺疊機最核心的設計就是鉸鏈,鉸鏈在使用中是很容易損壞的,鉸鏈的耐用度,屏幕的平整度以及續航是否足夠給力都是評價摺疊手機是否好用的關鍵要素。畢竟屏幕大了一倍,對耗電量的要求是要提升很多的,既要機身薄又要耗電低續航長是很難做到的。至於最終效果如何,我們就要看小米的這款MIX Fold 2上市後的銷量了。
貳
第二個重頭戲是雷軍展示了小米汽車的進展。雷軍表示,官宣進入電動汽車行業已經過去500天,造車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進展順利,甚至超預期。畢竟手機已經是夕陽行業了,未來小米是否能發展得好,主要還是看在汽車行業上有沒有突破。雷軍說:「小米對汽車工業有了更深的理解,做車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汽車非常複雜,絕對不能着急。」
從這次發佈會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小米在造車上後續的發展定位,小米將自動駕駛作為智能電動汽車第一個突破方向,採用全棧自研算法,全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雷軍表示,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第一期規劃140輛測試車,將陸續在全國進行測試,目標是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新能源車有兩個核心技術,一個是「三電」,另一個是智能駕駛,或者廣義上的智能座艙。「三電」就是電池、電機、電控,對於這部分技術來說,無論是起步最早的特斯拉還是國產的比亞迪,小米都是追不上的。小米想要在兩年內進入行業第一陣營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技術賽道和小米擅長的軟件賽道差別是很大的,小米希望在新能源市場有所作為,只能選擇另一個核心技術去進攻,也就是智能駕駛,這部分技術就對應了小米比較擅長的軟件技術。
雖然雷軍說小米在自動駕駛項目第一期投入33億研發費用,團隊規模已超過500人,要在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但是在我看來,小米目前的配置和雷軍的目標還是很有距離的。要知道華為的研發團隊可是有至少5000人,百度的自駕團隊光是技術大牛已經上百人。所以按照小米的這個投入和配置,2024年想躋身第一梯隊還是很有挑戰性的,我建議雷軍還是要在自駕項目上加大投入。
雷軍選擇的賽道是對的,小米汽車之後想要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必須有自己的亮點。「三電」技術上是不大可能了,整車製造上估計也會找代工廠來做,能自己研發的無非就是智能座艙和AI。智能座艙更多在於產品設計方面,比如說著名的新能源品牌理想,雖然理想的「三電」技術並不強,但在智能座艙的設計上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小米一直在追求用戶體驗,相信在智能座艙的設計上也不會差,智能駕駛也許是小米汽車可以突圍的一個絕技。
叄
最後雷軍還通過人形仿生機械人CyberOne展示了小米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實力。特斯拉之前在發佈會上也展示過人工智能機械人,但那次的展示有許多人質疑機械人是真人扮演的。而這次雷軍所展示的顯然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協調運動21個關節自由度,還能做扎馬步的動作,雖然看上去略顯笨拙,但還是很有特色的。去年發佈會上雷軍「秀」了機器狗鐵蛋,這次「秀」了人形的鐵蛋,顯示出小米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成果和決心。
雷軍的發佈會我們分兩場解讀,今天解讀了雷軍在產品上的一些展示,下一篇再來給大家解讀一下雷軍的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