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何起訴美FCC?21輪詳細證據被無視 只有猜測

2019年12月05日16:50:13 科技 1720

宋凱表示,華為在美國的收入與華為集團的收入相比可謂是忽略不計。

華為為何起訴美FCC?21輪詳細證據被無視 只有猜測 - 天天要聞

12月5日,華為深圳總部舉行發佈會,宣布正式在美國法院提交起訴書,請求法院認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有關禁止華為參與聯邦補貼資金項目的決定違反了美國憲法和《行政訴訟法》。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提交了多輪事實依據和反對意見,但FCC卻對這些事實依據和意見完全忽視。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FCC禁令基於政治而非經濟因素

11月22日,FCC決定將華為認定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並禁止美國農村地區運營商使用通用服務基金(USF)購買華為設備。在向美國聯邦第五巡迴上訴法院提交的起訴書中,華為認為FCC直接認定華為構成國家安全威脅,沒有給予華為就相關指控進行反駁的機會,違反了正當程序原則。華為同時認為FCC並未提供任何證據或合理的理由來支撐其武斷隨意的決定,違反了美國憲法、《行政程序法》等美國法律。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發佈會上表示,「僅僅因為華為是一家中國公司就禁止我們,不能解決任何網絡安全問題。」

他表示,FCC主席AjitPai和其他委員未提供任何證據,來證明他們認為華為構成安全威脅的指控。自2018年3月FCC首次提出這項提議開始,華為和美國農村地區運營商提交了多輪事實依據和反對意見,但FCC卻對這些事實依據和意見完全忽視。

宋柳平在聲明中表示,「華為還提交了21輪詳細意見,闡述該決定對偏遠地區用戶和企業的傷害。但FCC卻無視所有這些意見。」

他還說道,「美國農村地區的運營商,包括蒙大拿和肯塔基的小鎮、懷俄明的農場等地區的運營商,之所以選擇與華為合作,因為他們認可華為設備的質量和安全性。FCC不應該禁止華為和運營商合作為美國農村地區提供聯接服務。」

宋柳平表示,FCC這一決定與今年5月份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一樣,是基於政治因素,而非經濟因素考慮的。他指出,美國一些政客忽視華為與美國農村地區運營商的多年合作。

「如果FCC真的擔心電信供應鏈的安全,那麼他們應該意識到任何廠商在中國生產的設備都有同樣的風險。這不僅包括華為、中興,也包括諾基亞、愛立信,他們也在中國生產設備。」宋柳平表示,美國政府從未出示過任何的證據證明華為對美國國家構成安全威脅,這是因為根本不存在這樣的證據。

「在被要求提供事實依據時,他們回應稱公開證據也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宋柳平說。

華為首席律師:FCC無權做出國家安全判斷

華為首席律師Glen Nager表示,FCC本應制定和發佈面向整個行業的規則,但實際上在幾名國會議員要求下,FCC違背法律,沒有按照相關的標準就通過了這條僅針對華為和中興的規則。

「FCC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就將該規則應用於華為,且沒有給予華為行使正當程序的機會,也沒有提供任何證據,這規則超越了FCC法定權利。」Glen Nager表示,根據美國通信法有關普遍服務的條款,FCC沒有權力做出國家安全判斷,該權力為美國總統所擁有,並不是FCC這樣的國家機構所擁有。

他認為,FCC這一對華為的初步認定是缺乏法律事實和依據的,這是基於對中國法律根本性誤讀,以及不合理不可靠、不可接受的指控和影射,而不是基於事實依據和證據。「如果政府機構要採取行動的話,他們必須要有實施的依據和證據。我們相信,美國聯邦第五巡迴上述法院將會宣判FCC這一規則無效。」

Glen Nager表示,FCC未按照相關標準就通過了這條僅針對華為等中國公司的決定,且FCC自身也承認是針對中國公司。

「我們認為名譽上的損失會給大家帶來更大的生意上的影響。」華為法律政策和IP戰略副總裁樊志勇表示,公平的市場競爭是企業參與非常重要的商業環境,華為這一次法律行動是因為FCC把華為定義成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這不是基於事實,不是基於證據,而是基於猜測。」

FCC禁令將導致美國一些小型運營商破產

華為企業溝通部副總裁宋凱表示,FCC的這項決定不利於提升美國農村地區的聯接水平,因為這些地區依賴華為的設備來接入網絡,而其他廠商不願意在「非常偏遠、地形條件艱苦以及人口稀少的」地區開展業務。他還表示,這項禁令以及隨後發佈的移除和替換華為設備的提案,將帶來數億美元的額外成本,甚至會導致一些小型運營商破產。

宋凱表示,華為在其他廠商不願意去的地方為美國用戶搭建起了網絡,即使這些地區規模太小、交通條件不便利,或是不夠有利可圖,但是華為和這些小型運營商合作是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於做的事情,這也是華為爭取做這件事的權利。

「其他廠商將這些地區的用戶從他們的客戶清單上劃掉,將他們定義為低價值客戶,但是華為絕不會這麼做。」他表示,華為在美國的設備主要銷售給40家小型無線和有線運營商,在當地連接學校、醫院、農場、家庭、社區大學和急救中心。

「這些小型無線和有線運營商給當地運營商搭起了一條數字生命線,這需要數字通用設備才可以實現,FCC要求美國農村運營商必須要移除已經在網絡中安裝的華為設 備,這將帶來數億美元的額外成本,運營商稱若遵守這一規定就將以破產告終。」宋凱表示,更令人痛心的是,移除華為設備並不會讓網絡更安全。

「我們的競爭對手有很多設備是在中國生產的,甚至有一些還與中國國有企業成立了合資企業,而他們的設備卻在美國網絡當中廣泛使用。FCC的一位委員曾經說過,美國差不多40%的網絡當中都含有中國生產的設備。針對華為並不會改變這一現狀。」宋凱說。

有記者提問FCC的禁令對華為的財務收入是否有影響,宋凱表示,華為在美國的收入與華為集團的收入相比可謂是忽略不計,對比華為在美國110億的採購額也可以忽略不計,並且過去幾年華為在美國的銷售人員也在遞減。

新京報記者 陸一夫 編輯 徐超 劉曉陽 校對 李世輝

(原標題:華為為何起訴美FCC?21輪詳細證據被無視 只有猜測)

(責任編輯:姚立偉_NT6056)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獲巨額雲計算合同!甲骨文股價創新高 - 天天要聞

獲巨額雲計算合同!甲骨文股價創新高

智通財經APP獲悉,甲骨文(ORCL.US)表示,該公司已簽署一項年收入高達300億美元的單一雲計算服務合同,這一金額已超過其當前整個雲基礎設施業務的規模。受該消息推動,甲骨文股價周一早盤一度上漲8.6%,創下盤中歷史新高,收盤漲近4%。今年以來,甲骨文股價已累計上漲約32%。甲骨文在周一提交的一份監管文件中披露,這筆收入...
中金:運營商配合意願亟待提升 eSIM熱度有望重啟 - 天天要聞

中金:運營商配合意願亟待提升 eSIM熱度有望重啟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發佈研報稱,根據GSMA Intelligence預測,至2025年底,全球預計將有約10億eSIM智能手機連接,2030年將增長至69億,隨着消費電子輕薄化、可穿戴設備以及物聯網終端漫遊需求增加,eSIM的應用有望在2025年加速。但eSIM的應用落地仍面臨運營商配合意願度不高的阻力,支持終端數量有限。eSIM卡具備小尺寸、...
網易騰訊發佈暑期限玩日曆:未成年人每周限玩3小時 - 天天要聞

網易騰訊發佈暑期限玩日曆:未成年人每周限玩3小時

隨着暑期來臨,未成年人網絡使用需求顯著上升。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6月30日,網易遊戲、騰訊遊戲分別發佈了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曆(7月1日-8月31日),兩家企業均採取嚴格時段限制措施,規則基本一致。
「閃燈即推+邊推邊開」!太原機場開啟高效運行新模式 - 天天要聞

「閃燈即推+邊推邊開」!太原機場開啟高效運行新模式

近日,東航MU5273航班在T2站坪順利完成「閃燈即推+邊推邊開」新流程操作,這標誌着航空器地面高效運行新模式在太原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投入應用。資料圖 據介紹,太原機場公司二跑道預計在2025年底正式投運。經模擬機測算,航空器地面滑行距離、滑行時間將顯著增加。不僅直接衝擊航班正常性,也將極大影響機場整體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