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2021年09月10日20:03:02 科技 1329

2016年10月25日,小米發佈了小米MIX,為大家展示了一塊屏佔比高達91.3%的屏幕,為後來的手機設計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從此,一股全面屏的風潮開始席捲手機圈,各式各樣的全面屏表現形式紛至沓來,今天我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全面屏」的那些表現形式。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小米MIX


底部相機(已淘汰)代表:小米MIX,MIX2系列

相對來說最早的全面屏表現形式無疑是小米提出來的底部相機了,通過把相機放在手機右下角使屏幕充滿頂部達到視覺上的衝擊,去除聽筒再通過壓電陶瓷的方式實現手機向人耳的傳聲,這項技術實際效果並不理想也導致了MIX2改成微縫聽筒的形式來傳聲。

優點:邊框控制的極為優秀,視覺衝擊顛覆傳統認知

缺點:發聲方式相對於傳統聽筒來說體驗較差,底部相機需要倒轉手機才能正常使用,不然容易造成拍鼻孔的尷尬場面

小米MIX一代和二代的出世代表了小米公司對未來手機的探索與想像,雖然這種底部相機的形式最終被淘汰,但是各大手機廠商對促進屏佔比提升的熱情卻越來越旺。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小米MIX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共震發聲

劉海屏(活躍)代表iponeX以及以後的ipone

2017年的9月13日,蘋果公司帶着傳統外觀的ipone8系列和有着劉海全面屏設計的iponeX同時亮相,iponeX將聽筒,前置攝像頭以及Face ID塞進了頂部中央的一大塊黑色區域,取消了延續近十年的home鍵,這種異形屏幕因為酷似人的齊劉海造型而被人們稱為劉海屏。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近乎一樣的配置卻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語言,一款傳統造型,一款劉海屏外觀,蘋果公司聰明地將選擇權交給了消費者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ipone8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iponeX

優點:前置攝像頭的素質沒有被閹割,聽筒發聲正常,並且開創了Face ID的3D人臉識別技術,引導了人臉支付的潮流,攜帶其出門因為與眾不同辨識度拉滿。

缺點:劉海區域過大導致視頻缺失部分畫面,異形屏需要消費者適應一段時間,取消指紋可能導致用戶不太習慣。

劉海屏的出現為對屏佔比的提升以及傳統功能的使用做了一個很好的平衡,為接下來國產廠商的手機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模板,確定了接下來的ipone的設計方向,FaceID為手機的解鎖和支付提供了新思路。


升降屏(逐漸淘汰)代表vivoNEXOPPO FindX

2018年的6月份,vivo和OPPO先後給我們帶來了它們的全面屏旗艦vivoNEX和oppo FindX,它們將攝像頭隱藏至機身內部的方式來實現屏佔比的最大化,前置攝像頭需要使用的時候再通過機械結構彈出來,這種方式既不用擠占屏幕面積,也不需要犧牲攝像頭的素質,一時之間大受推崇,各家的升降機型如雨後春筍一樣噴涌而出,比如realmeX,一加7pro,紅米K20系列,榮耀9X系列。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OPPO FindX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vivoNEX

但是隨着使用時間的增加,消費者開始發現升降屏的缺點了,升降結構佔用面積大,使用壽命有限,而且升降結構與後置相機都在手機上部分,不僅造成手機頭重腳輕,還可能擠壓各家對於後置攝像頭的空間,5G時代,廠商們想往手機里塞的東西越來越多,升降結構成為各家必須捨棄掉的部分。

優點:屏幕完整觀感好,升降結構新鮮感強

缺點:升降結構增加手機厚度重量,壽命有限容易損壞

水滴屏(逐漸淘汰)代表小米9華為mate20

水滴屏可以看做國內廠商對劉海屏的改良,因屏幕頂端為攝像頭保留的非顯示區域和水滴一般大小而得名。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小米9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mate20

優點:對比劉海屏顯示區域更大,對比升降屏對機身佔用更少,手機更輕薄

缺點:結構簡單被大規模應用,缺乏辨識度,前置攝像頭過大不美觀

滑蓋全面屏(淘汰)代表小米MIX3榮耀Magic2

滑蓋全面屏可能是市場上淘汰最快的產品了,一代之後再無續作,網友對此設計紛紛吐槽像是回到功能機滑蓋手機的時代,類似於升降結構,將前置攝像頭隱藏起來的設計,最終也為市場所不容,早早的消失在手機圈中。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小米MIX3

優點:屏幕完整觀感好

缺點:結構容易誤觸壽命有限,機身厚重

雙面屏(淘汰)代表 努比亞X,vivonex雙屏版

雙面屏對前置攝像頭的處理方式是取消,通過在背部增加一塊屏幕從而讓後置攝像頭代替前置攝像頭的方式實現全面屏,這種方式幾乎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兩塊屏幕的成本讓雙屏手機價格居高不下,而且耗電這方面也大大增加,這種全面屏像滑蓋屏一樣迅速消失。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vivonex雙屏版

優點:屏幕完整觀感好

缺點:背屏使用率低,碎屏風險大

窄邊屏(逐漸淘汰)三星note9,魅族16

三星一直都是有着自己的設計語言,全面屏時代也不例外,三星通過縮小上下邊框的寬度來達到視覺上的對稱從而實現自己的全面屏理念,在不破壞屏幕完整性的同時又能滿足消費者的觀感。現在除了某些遊戲手機依舊採用這種設計之外,曾經的開創者三星開始拋棄窄邊屏擁抱挖孔屏。

優點:屏幕完整觀感好

缺點:機身過長握持可能不便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三星note9

挖孔屏(主流)代表三星S10小米10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可能就是挖孔屏了,從最初的大塊挖孔到現在的超小孔,挖孔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相對於其他方式,對機身佔用小,成本低,觀感好,被廣泛應用至各個價位段。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三星S10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小米10

優點:工藝成熟,前置清晰,不佔用過多空間

缺點:還是無法實現完整屏幕

屏下攝像頭(剛興起)代表小米MIX4

經歷了MIX3的失敗後MIX明顯來的要晚一些,但是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驚喜,屏下攝像頭,這可能是未來幾年全面屏的主流方向,

優點:屏幕完整,工藝新穎

缺點:工藝有待成長,前置攝像頭素質堪憂,造價昂貴無法短時間普及,屏幕顯示效果受限制

盤點手機全面屏的各種表現形式,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天天要聞

小米MIX4

上述全面屏手機哪一款對你震撼最大呢,你目前在用哪一款全面屏手機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消息!她已離職!曾凌晨發文道歉 - 天天要聞

最新消息!她已離職!曾凌晨發文道歉

本月初,百度副總裁璩靜在短視頻平台上發佈的幾條出鏡視頻引髮網友關注,特別是其提到「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等職場話題引髮網友質疑,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淘寶取消「618」預售機制後,京東宣布「現貨開賣」 - 天天要聞

淘寶取消「618」預售機制後,京東宣布「現貨開賣」

繼5月7日天貓宣布取消「618」預售機制後,5月8日,京東也正式宣布「現貨開賣」。今年京東618將於5月31日晚8點全面開啟。據了解,現貨開賣的同時,京東還將同步推出百億補貼日活動。在6月2日、6月3日、6月8日,還將先後推出9.
細思極恐網絡暴力和群毆 - 天天要聞

細思極恐網絡暴力和群毆

互聯網高速發展利用時代踏實做事和說實話的人都不被人待見,時時刻刻遭受網絡暴力,聲討,群毆,格力電器董明珠,踏踏實實做企業,創稅收,促進就業,,為國家為人民奉獻大半輩子青春,心血, 汗水,本該退休安享晚年,侍弄兒孫遺憾找不到合適放心接班人,七
探秘vivo影像之美,與X系列技術溝通會共同見證卓越藍圖 - 天天要聞

探秘vivo影像之美,與X系列技術溝通會共同見證卓越藍圖

前段時間的vivo X系列新品發佈讓我們記憶深刻,而剛剛結束結束的「影像新藍圖X系列技術溝通會」也十分精彩,這次溝通會不僅告訴了大家vivo在影像領域的最新成果,也讓粉絲們對vivo影像背後的故事有更多了解,在vivo影像的發展歷程中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方面,vivo通過自主研發,不斷提升自身的影像技術實力,另一方面,vivo...
華為再次亮劍,鴻蒙系統亮點多多 - 天天要聞

華為再次亮劍,鴻蒙系統亮點多多

5月15日,華為夏季全場景新品發佈會簡直是一場視覺與科技的盛宴,看得我熱血沸騰!不得不說,華為這次真的是大招頻出,新品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先說說那個華為MatePad 11.5 」 S吧,一亮相就讓人眼前一亮!它的設計簡約而不失時尚,屏幕清晰得讓人彷彿置身其中。
【新機】升級了個寂寞?藍廠新機發佈 - 天天要聞

【新機】升級了個寂寞?藍廠新機發佈

昨天晚上藍廠發佈了新機iQOO Neo9s Pro,機子採用了6.78英寸1.5K 8T LTPO直面屏,支持144Hz刷新率。搭載天璣9300+,前置1600萬像素,後置IMX920主攝+5000萬超廣角。電池容量5160mAh,支持120W快充。新增白色版本,用上了白色玻璃後蓋,顏值確實提升了不少。不過還是塑料中框+短焦指紋。12+256GB 2699元
AI Agent在哪些行業領域會產生影響? - 天天要聞

AI Agent在哪些行業領域會產生影響?

在如今飛速前進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術的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在這一浪潮中,Agent AI智能體以其卓越的能力脫穎而出,它通過模擬人類智能行為,能夠勝任一系列複雜任務,並在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其無法替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