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31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姜乾) 8月31日下午,中國(煙台)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台正式啟用,首批12家企業簽約上線,由此煙台跨境電商進入了規範化、規模化發展的新時期,市民在家門口即可買到全球物美價廉的「好貨」和「爆品」。


煙台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於今年初,依託自貿區政策創新優勢,主動對接海關總署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致力於縮短貨物通關時長、提升綜合服務效能,打造出的全國一流綜合服務平台。
「截至目前,平台已通過22萬單的連續測試、實現出口額1586萬元,各方面運行正常,具備正式上線條件。」煙台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陳新姿介紹,平台具有功能齊全完善、交互迅捷便利、服務優質高效、應用安全可靠等優勢和特點。
該平台創新設立門戶網站、交易服務、業務支撐、智慧通關、商品溯源和系統支撐六大板塊,實現對電腦端、手機端的「雙端支持」,即使是「零基礎」企業使用該平台,也可以快速完成跨境電商從生產到成交的全部業務流程。
最為關鍵的是該平台邀請海關總署數據中心作為一級管理設計單位,推動實現與全國主要口岸的數據直連,跨境電商通關時間由2000單/天提高到100萬單/天,通關峰值速度由10單/秒提高到5萬單/秒,分別增長500倍和5000倍,躋身全國前十。另外,在省內首創「雲加簽」服務,企業可一次性批量推送10萬條以上的報關信息,相較於一般貿易的「逐條申報」效率提高數萬倍,大大降低了通關時間和成本。
自2019年12月中國(煙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以來,煙台開發區搶抓機遇,出台了加快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探索建立「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保稅展銷體驗中心+孵化直播基地+保稅智慧物流管理系統」的「四個一」工作體系。
下一步,煙台開發區將依託實體經濟,發揮跨境電子商務的平台作用,探索形成「產業+電商」的聯動發展新模式,豐富應用場景,創新交易模式,培育產業生態,加速由跨境電子商務向數字貿易轉變,打造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貿易方式轉變的新模式、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