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2020年12月18日14:15:07 科學 1853

阿波羅騙局?

經過十幾年的漫長等待,我們的嫦娥5號終於要踏上征途,去完成「繞、落、回」的最濃重一筆,許多朋友都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嘆:「真是不容易呀!」

但是轉回頭一想,這樣的事情,早在51年前美國人就超額完成了。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就已經成功登陸月球,兩名宇航員在月球表面蹦蹦跳跳兩個半小時,拍了電視做了直播之後又搬了6公斤的石頭和土壤回到地球。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在有人的狀態下完成的,並且在此之前美國連一次無人月面返回實驗都沒有做過。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奧爾德林在月球上設置科學儀器

是不是很神奇?相比之下,半個世紀之後的嫦娥5號要弱爆了對吧。那麼,美國人是如何做到的呢?果真如某些人所說,阿波羅計劃是一場騙局嗎?

巨無霸火箭後無來者

土星五號,這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它的總高度達到110.6米,發射總重量達到2970噸,能一次把140噸(超過2輛M1A2主戰坦克)重的載荷送到近地軌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枚火箭能夠超越土星五號,包括美國人自己,幾十年來都無法再造出一枚這樣的超重型運載火箭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土星五號一次推兩輛重型坦克很輕鬆

土星五號最初設計的指標是要向月球發射重達41噸的飛船,但經過多次改進設計,到阿波羅15號時,土星五號已經能將48.6噸的航天器組合體送到環繞月球的軌道。

土星五號如此強大的推力來自於5台Rocketdyne F-1發動機,這種發動機高達5.8米,乾重8.4噸,使用液氧煤油為燃料,單台推力達到6.77兆牛。如此強勁的火箭發動機至今也是無法複製,F-1退役後,美國再也沒造出來過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德國人馮·布勞恩與F-1火箭發動機合影

阿波羅飛船

阿波羅飛船是迄今為止人類打造的第一款載人登月的飛船。在阿波羅11號之前它從來沒有登上過月球,從來沒有進行過月面上的任何試驗,也沒有嘗試過從月球上返回和環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因此許多工作對於阿姆斯特朗機組來說全都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與大姑娘不同的是,美國這三個宇航員要拼上自己的性命,完全信任總設計師、德國科學家馮·布勞恩和地面上參與設計和飛船建造的幾十萬人。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阿波羅飛船組合體充滿科幻感

別看阿波羅飛船的外表極其炫酷,即便是放在今天,它所顯示出的科技感也依然無船能比。但是你如果進入到飛船的艙內,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情景。它沒有顯示器,你找不到哪怕任何一塊顯示圖像的屏幕,除了小小的觀察窗和指示姿態的陀螺儀,其它就是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一排排開關和指示燈。在從月球表面返回前,奧爾德林不小心碰斷了其中一個斷路器開關柄,差點兒害兩個人都死在月亮上,好在宇航員是聰明的,他們最後用筆尖戳開了開關。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阿波羅飛船指令艙

飛船上的計算機

60年代的飛船上有計算機嗎?當然有。為了阿波羅計劃,美國最頂尖的大學和企業一起推進了計算機科學的快速發展,其中IBM公司為土星五號製造了「運載火箭數字計算機(LVDC)」,它的主頻為2M,總內存16384位元組,重32.9公斤,安裝在火箭上部的控制系統對接環內。

而在飛船內部則安裝了兩台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發、雷神公司製造的「阿波羅導航計算機(AGC)」,指令艙和登月艙各一台。上圖左上方灰色帶按鈕的就是AGC,登月艙里也有一台一模一樣的。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飛船着陸器操控台上的AGC計算機面板

這兩台用于飛船導航彈道計算的計算機性能如何?它的CPU里總共只有12300個晶體管,運存2K,只讀存儲器36K。它的運算能力還不如我們今天音樂賀卡里的芯片,而隨隨便便一個表情包就能把它的存儲器佔滿。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計算機愛好者拆開了一台AGC存儲器

AGC的體積是龐大的,它的磁芯存儲器相當於一個中號行李箱。密密麻麻的線路需要經驗豐富的紡織女工來穿。而為了在這些線路中存儲36K的控制程序,麻省理工學院的程序員們花了整整5年時間,硬是把一人高的源程序濃縮成不到36K的代碼,好塞進那體積龐大容量又小得可憐的ROM裡頭。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這麼厚的控制程序要濃縮成36K代碼,你信嗎?

麻省理工學院直到1966年計算機交付前仍然沒能把程序里的bug消除乾淨,最後是在IBM的幫助下勉強完成了數據計算,避免了阿波羅計劃的流產。即便如此,阿波羅11號在降落月球時還是處理不過來雷達數據,宕機了,最後不得不依靠阿姆斯特朗手動操作完成降落

你可能會認為,既然宇航員這麼厲害,還要什麼計算機,直接由宇航員把飛船開到月球完事了。這種想法很天真,實際上月球距離地球平均達到38萬公里,差之毫厘失之萬里,沒有計算機計算軌道是到不了月球的。

宇航員的訓練

考慮到當時計算機的算力實在太差,所以NASA還是對宇航員進行了長時間嚴苛訓練,以他們的經驗來充當計算機的備胎。這一招在整個阿波羅計劃中都被證明是有效的。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宇航員需要記住月球表面地形地貌

在阿波羅計劃實施前,美國向月球發射了幾顆軌道探測器,用來拍攝月球表面的情況,同時讓科學家們確定在月球表面的着陸地點。在拿到照片並確定下來着陸區後,NASA找來畫師(沒錯就是畫畫的),把探測器拍下的沿途月球表面的圖像畫在牆上。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畫師將月面地形畫在牆上

然後再由宇航員坐在模擬艙里,對着儀錶板和巨大畫布,手握操縱桿一遍一遍地「飛」,好讓他們把將要經過的環形山、溝谷、山脈等圖像刻在腦子裡,到時候好手動操控飛船正確降落。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宇航員對着練,很原始,不簡單

在本文的末尾,我將奉上阿波羅11號飛船在月面降落以及離開月球時的視頻片段,敬請欣賞。

在離開月球之後,飛船上升段與軌道艙(指令艙)的交會對接也同樣需要宇航員進行駕駛,在長達3小時45分鐘的追逐接近之後,三名宇航員密切配合,才能將兩艙對接在一起。交會對接完成後,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回到軌道艙,並且將從月球上採集到的樣本固定好,拋棄掉上升段,然後飛回地球。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指令艙與上升段追逐對接

阿波羅「奇蹟」

阿波羅飛船總共進行了11次載人飛行,其中阿波羅7號和9號繞地飛行;8號、10號繞月飛行;13號中途發生爆炸事故驚險返回;11、12、14、15、16、17號飛船成功將12名宇航員和3輛月球車送到月球表面;總共帶回38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樣品;拍下大量照片和視頻圖像,做了電視直播。照理說這應該是件板上釘釘的科學事件,然而幾十年來圍繞在阿波羅周圍的陰謀論卻始終沒有散去。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宇航員在攝影棚里訓練

陰謀論者認為阿波羅計劃是一個計劃周密的龐大騙局,土星五號上了天,但並沒有飛去月球,所有月球表面的圖像都是演員們在好萊塢的攝影棚里拍攝的。其目的是讓美國人產生自豪感,同時忽悠蘇聯耗費國力與美國開展太空競賽......吧啦吧啦。

陰謀論者提出的證據非常多,科學家們也有針對性地進行了闢謠,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有些事情你永遠都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更何況,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科技水平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美國人連許多最基本的測試都沒有做就冒險將宇航員送上月球,這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被稱作是「奇蹟」了。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超越了未來?嫦娥五號即將證明 - 天天要聞

宇航員在月面起跳敬禮

看過下面兩段視頻,你相信阿波羅計劃是真實存在的嗎?或許,我們還是需要等待嫦娥5號挖回來的月球土壤給出答案。

阿波羅11號在月球表面降落的過程

阿波羅11號從月面上升與指令艙交會對接

#科學燃計劃# #嫦娥五號為何是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王浩澤在記者見面會上敬禮致意。當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3位航天員太空歸來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感悟。新華社記者 厲彥辰/攝 本報北京7月9日電(占康 中青報·中青網...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南京大學等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取得的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來源:新華社廣州日報新花城編...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 天天要聞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7月7日清晨,一筐體型驚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瞬間吸引眾人駐足圍觀。有市民表示,這個是「菌王」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說,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發現的,由於菌子體型過於龐大,他找來四位壯漢朋友幫忙,才合力將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着,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着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佈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