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絕密任務",開創我國多個第一當選院士

2020年12月13日11:36:14 科學 1333

他被稱為"有故事的傳奇人物",前半生致力於科學研究,是我國板殼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開拓者之一;18歲參與我國第一顆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研究,後來又參與了神舟飛船、遼寧艦上的殲15戰機等高精尖項目的研究;71歲高齡挂帥創業,以企業創始人身份進軍環境科學領域,讓廚餘垃圾變成"黃金"。一生奮鬥,一生傳奇,這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1963屆數學力學系傑出校友——劉人懷。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初出茅廬顯鋒芒

劉人懷,1940年出生於四川成都市,自小就是一個學習優異的孩子。在18歲高考的那一年,他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入了蘭州大學,這一去就是20年的時光,"我的黃金時期,從18歲到38歲,這20年都在蘭大,其中有很多故事。"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進入蘭大後的第一年,因為成績優秀和表現突出,年僅18歲的劉人懷接到了學校安排的一項絕密任務:參加"581工程"——我國第一顆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並讓劉人懷做組長,以五個號碼為代號,實行絕對保密制,不能跟任何人討論,也不問任何人問題。"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不清楚這個項目的理論,也沒有老師指導,只知道很重要。"在做了兩年後,劉人懷就取得了成功。

時間飛快,眨眼間就到了畢業之際,面對時任數學力學系黨總支書記張嘉賓的挽留,劉人懷選擇了留校工作,做了恩師葉開沅的助手,埋首於板殼研究。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1963年,蘭州製造航空儀錶的135廠,接到任務製造低空偵察機高度表,但苦無專業人才,無從下手。劉人懷當即毛遂自薦接下課題——研究可用於測量飛機飛行高度的波紋圓板(這是高度表的心臟元件,大氣壓隨着高度增加不斷降低,膜片也會發生變形。通過位移變化,就能算出飛機的飛行高度。)醉心"波紋圓板"研究期間,他還在中國頂尖雜誌——《科學通報》發表了3篇關於板殼非線性力學問題的文章,其中2篇和老師葉開沅共同發表,1篇是他個人的。"當時在這個雜誌發表的文章大多是華羅庚這樣的大科學家。所以我很感恩江隆基校長,感恩葉開沅先生,感恩我的母校蘭州大學,是母校給了我這樣的條件。"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然而"波紋圓板"的研究在劉人懷到定西下鄉搞"社教"之後就被迫中斷,直到一年之後他才返回蘭州家中開始繼續研究。1968年4月,逐一梳理完世界各主流算法後,劉人懷用大腦終於算出了結果。與實驗結果比較,誤差不足1%,完全可供精密儀錶設計使用。而彼時世界上其他團隊的誤差高達39%以上。雖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可是當時特殊的情況讓他的這篇論文被迫藏於箱底之內。

在等待時機的時候,劉人懷去到了蘭州石油化工機器廠二分廠工作。從1969年9月開始,他就一直是半天勞動,半天科研。其間他做出了中國第一台大型尿素合成塔、中國第一台最高壓力的高壓聚乙烯反應器(設計壓力2300大氣壓)、中國第一台大開口加氫反應器、中國第一台高壓固定式熱交換器、中國最大煉油廠的減壓塔……奇蹟連連,就連軍宣隊的領導都說:"劉老師,你改造得好。"

迎來春天創佳績

十年苦等,終於迎來了科學的春天。1978年1月,《力學學報》第一期就刊登了劉人懷的"波紋圓板的特徵關係式",劉人懷在收到蘭大轉來的雜誌,喜極而泣。而這項研究也被專家評價為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創了力學的新領域。此後,更是被廣泛應用於中國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工程領域。

不僅是在科研領域中有所建樹,劉人懷還擔任過上海工業大學(現上海大學)副校長,暨南大學校長、澳門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20餘年擔任校領導,成就突出。同時,1999年,他當選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2000年再當選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還是中國振動工程、力學、複合材料等4個學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學問跨越科學、管理學,兩棲院士,任職多所大學校領導及政府智囊,帶博士生、碩士生超兩百人。如此閃光的履歷實在令人仰望。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老驥伏櫪勇創業

緊隨時代,步履不停。在"雙創"浪潮下,71歲的劉人懷也加入了"創業"大軍,以企業創始人身份,開始進軍環境科學領域,研究被稱為"城市礦產"的餐廚垃圾的高效率、高品位轉化,並迅速取得驚人成就——擁有國內外註冊專利39項,在全球學界首先破解餐廚垃圾轉化難題,並形成規模量產一體化技術。

"垃圾處理是關係到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大問題,填埋和焚燒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我的專業不是環境科學,但多年來我做科研的範圍非常寬泛,從天上到深海,從力學到管理,常年的科研訓練告訴我,發現問題後就應該整合力量來解決問題。"經過幾年的探索,最後成功篩選到了一種能降解餐廚垃圾的"噬污酵母",並以此為核心搭建了一種先進的"聯合生物加工工藝"來處理餐廚垃圾。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該項技術的核心在於把餐廚垃圾澱粉里的糖類轉化成酒精,一出來就是95%高純度酒精,36個小時就能把垃圾里的澱粉全變成酒精,變成了好東西;同時劉人懷團隊還能以特有技術把油脂分離出來,轉化製成的工業油脂,可以做洗滌用品、生物柴油等;把其中帶有同源性污染隱患的動物蛋白轉化為安全優質的菌體蛋白,開發出"城市礦產"。

2019年1月17日,劉人懷團隊在成都市新都區開建全球首條餐廚垃圾處理示範生產線。第一期項目日處理能力100噸,一年產值可達3000多萬元以上,利潤可達900萬元以上,屬高附加值。"今後也會擴展到環保設備製造,讓這個技術儘快變成產業,既造福環境,也創造經濟價值。"


關注"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關於"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蘭州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院士+、蘭州大學校友會官微、廣州創新、廣州市科技創新協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王浩澤在記者見面會上敬禮致意。當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3位航天員太空歸來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感悟。新華社記者 厲彥辰/攝 本報北京7月9日電(占康 中青報·中青網...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南京大學等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取得的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來源:新華社廣州日報新花城編...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 天天要聞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7月7日清晨,一筐體型驚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瞬間吸引眾人駐足圍觀。有市民表示,這個是「菌王」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說,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發現的,由於菌子體型過於龐大,他找來四位壯漢朋友幫忙,才合力將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着,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着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佈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