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2025年07月05日14:22:05 科學 1268

不少人「樂開花」了,因為今年三伏天沒有那麼長,就覺得不那麼熱了,真的是這樣嗎?

的確,從時間上來說,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這的確相對於近10年來說,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此前很多年都是40天,今年就沒有那麼長了。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所以,被認為這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也就是10年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10年難遇。

結果呢?現實的情況讓很多人也看到了,是真的不熱嗎?其實並不是,在還未進入三伏天之下,已經熱出了新高,並且我國今年最大範圍的高溫都出現了。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同時,在全球範圍之中,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高溫危機,那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就來看看,其次還有一個點,大家要做好準備了,後面氣候或還加個大變化,因為氣候因子在新一輪的問題之下,已經出現趨勢,這不是好事情,我們就先說人的問題,再說其他的。

不是40天,僅30天,今年遇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嗎?

可以說什麼三伏天對大家來說,長短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長,還是短,這都已經在熱了,至少從6月,7月的狀態來看,大家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吧?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我國今年最大範圍的高溫天氣已經出現,其中東部大範圍區域都是高溫發展,其浙江,江蘇,安徽等超過10省市,都已經出現了超過37度以上的高溫,而且是大部區域,甚至很多省市全省都是如此,而局部區域達到了40度以上。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你說熱不熱?要是誰說不熱,要被打臉了,因為已經熱到離譜了,而且這就是還未進入到三伏天的狀態,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真的是在三伏天是這樣的狀態,那肯定是可以理解,沒有到來的話,大家擔憂的在後面還會轉變。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不過,其實中東部大範圍區域的高溫,在短期之中也看來了一絲希望,如今的中東部大範圍區域的高溫,主要是來自副熱帶高壓的覆蓋,而接下來有一個天氣變化將與其繼續對抗,是什麼?

那就是颱風,西北太平洋的4號颱風丹娜絲有希望帶來緩解,那多久可以帶來改變呢?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從4號颱風丹娜絲的發展情況來看,它還在繼續增強之中,我國預計接下來它會快速增強,並且在6日的時候,達到13級,風速為38m/s,也就是這是巔峰模式,然後從我國台灣海峽一路北上,並且轉向我國浙江登陸,登陸預計在8日,強度為9級。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所以,這個4號颱風丹娜絲將是緩解我國高溫的關鍵,將達到13級登陸我國,其至少長江中下游這一塊區域,在颱風發展時候是可以緩解的,應該是有明顯的風雨,可以帶來降溫,但一定要注意颱風也可能帶來破壞,這就是基本情況。

然而,在緩解之後,後續熱肯定還是存在的,畢竟最熱的時候,可能還在後面,典型的高溫時間段,在季節之中也是存在的。

今年最熱時段還沒來?

的確,雖然不少人也看到全球在這個時候都非常熱,不僅是我國,在世界其他大洲也是如此。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比如:據西班牙國家衛生部門統計,僅今年6月,高溫已造成該國超過300人死亡,其中已有約260例被確認與中暑、熱射病等高溫直接相關。

看到沒?高溫都熱了,而且前面歐洲還出現了罕見超46度的高溫,根據確定數據顯示,在6月29日的時候,西班牙馬德里的最高氣溫達到46℃,創下該國歷史新高,葡萄牙中部莫拉地區的氣溫也攀升至46.6℃。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所以,這會大家看到自己超37度的高溫,相比這些區域來說,還不算熱。大僅最熱的時候可能還真的還未來,因為這不是最熱的時段,就像是上面說得典型三伏天,都還沒來呢,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入伏」後,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高溫模式。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那麼,這會看到高溫的發展,大概率是沒有後面更瘋狂的,除了出現了特殊性的情況,但一邊不會這樣,大家肯定要做好準備了。

今年氣候或還將大變化,大家要做好準備

的確,今年的氣候有點複雜,氣候不穩定性可能再次上升,因為依照趨勢來看,今年下半年,全球還將可能遭遇拉尼娜的發展,我國,NOAA都連續發佈了拉尼娜再次出現的可能性。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雖然相比中性來說,這發展的概率要弱一點,但是從數據上來講,要恰個不少,預計2025年春夏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將處於中性狀態,秋冬季存在再次轉冷的可能。

所以,拉尼娜的發展還將可能再次出現,如果遇到了拉尼娜,氣候的變化必然會再次上線,大家又要準備拉尼娜可能帶來的影響。對於我國而言,有什麼影響呢?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如果出現了拉尼娜,秋冬季影響分別為:

秋季之下——拉尼娜當年秋季,北方降水易偏多,出現秋汛的可能性大。如1974年、1984年和2000年發生的拉尼娜事件,都造成了當年秋季黃河和淮河流域降水偏多。

冬季之下——在拉尼娜事件發展年,菲律賓以東生成的颱風數量減少,生成後總體強度偏弱,但影響南海北部及華南南部的颱風則偏多。

所以,大家要注意後續拉尼娜的發展,可能再次帶來波動性發展,其拉尼娜出現之後,也將帶來我國氣候的大轉變。

10年最短三伏天,不熱?颱風丹娜絲將登陸我國,今年氣候或再大變 - 天天要聞

同時對整個地球來說,也是如此,都會有氣候的影響,而一把情況來說,拉尼娜對地球的氣溫上升,是具有緩解的實力,只是在全球變暖之下,它的效果不明顯了,而且在厄爾尼諾疊加之下,也是變得更加的熱了。

這也說明了,拉尼娜更多的可能是帶來氣候的波動性問題明顯一地啊,這就是基本的情況。

#我的寶藏興趣#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聞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縮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會進入衰老或凋亡狀態。端粒酶是一種可以延長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細胞(如幹細胞、癌細胞)中活性較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南方+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 天天要聞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嶗山區出台行動方案,優化空間布局,提質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六大海洋產業「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嶗山區近日發佈《嶗山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重點布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