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科研「種子」紮根河北,產業「土壤」培育創新「參天大樹」

2025年05月24日23:32:05 科學 1093

創新驅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京津冀三地日前共同編製了促進京津冀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今年三地將加速這些措施落地,提升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京津冀協同創新過程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發揮着重要作用,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工廠和車間,以此構建的「創新鏈」成為推動產業轉型、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當高校的科研「種子」找到適宜的產業「土壤」,輔以政策「陽光」,創新的「參天大樹」便能茁壯成長。

唐山:國家級創新平台服務產業轉型

「團隊創建的實驗室不久前獲批唐山市重點實驗室,希望能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好地服務唐山經濟發展。」北京理工大學國家級青年人才薛雲飛教授一邊密切關注運轉中的設備,一邊充滿信心地說。

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成立於2020年7月。圍繞河北及唐山產業特色,研究院強化內涵建設,堅持創新平台系統布局,引進北理工6個國家級和6個省部級創新平台,打造11個產學研一體科技創新平台,建成16個高能級實驗室。

以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為橋樑紐帶,一項項前沿科研成果向唐山彙集。其中,運載領域先進複合材料創新研究中心深度聚焦唐山市丰南區衛浴陶瓷產業技術痛點,精準鎖定樹脂原料依賴進口、綜合成本高昂等共性難題,攻克納米雜化交聯與低溫固化工藝壁壘,成功研發出新一代衛浴陶瓷複合專用樹脂材料,為傳統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動能。凝膠冰雪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研製出「永不融化的凝膠冰雪」,在北京2022冬奧會期間大放光彩,並結合唐山文體旅遊、新材料、高端製造等行業優勢,實現凝膠冰雪的商業化,助力唐山打造冰雪產品高端品牌。

京津科研「種子」紮根河北,產業「土壤」培育創新「參天大樹」 - 天天要聞

在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新型多元複雜特種合金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操作400kW級電子束冷床熔煉爐。楊磊攝

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研究院將繼續堅定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協同發展理念,推動京津冀戰略科技力量高質量建設與優化布局,打造重點實驗室集群研發平台、工程化產業化基地、專業技術人才高地、應用型人才培養特區四個載體,創立校地合作共贏新典範。

涿州:300餘項成果賦能農業發展

5月初,在河北涿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河北中農牧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們運用先進設備,為剛破殼的小雞進行斷喙和疫苗接種。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優勢,該公司成功培育出北農系列節糧蛋雞品種,成為我國蛋雞育種領域標誌性成果之一。

涿州國家農業科技園規劃面積126.5平方公里,園區先後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河北農業大學等眾多高校院所建立深度合作關係,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發展迭代升級。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實驗場匯聚32家國家級創新平台、156家省級創新平台,吸引李德發等12個院士團隊、2000餘名優秀人才入駐。

近5年來,園區各科研平台累計投入近30億元,孕育300餘項研發成果。園區打造的「模式動物大設施」和「作物分子育種創新中心」,已成長為北方規模最大的動植物生物育種基地,還通過院企供需對接機制實現12項科技成果順利落地轉化。成為京津冀農業科技領域的重點項目。

滄州:謀求新材料產業集群式發展

空心挂面一樣一根根白色硬質細絲,內部中空如管道,管壁上布滿肉眼看不到的極細小孔……這樣的高性能中空纖維分離膜使用壽命和過濾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被廣泛應用於市政飲用水水質提升、工業用水提純凈化處理等領域。

京津科研「種子」紮根河北,產業「土壤」培育創新「參天大樹」 - 天天要聞

在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運載領域先進複合材料創新研究中心,科研人員正在進行結構儲能複合材料製備試驗。楊磊攝

高性能中空纖維分離膜是天津工業大學滄州研究院相關技術團隊研發出的眾多產品之一。天津工業大學滄州研究院2022年6月揭牌成立,2023年首批項目進場。天津工業大學教授、滄州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剛介紹,目前該研究院已引入31支研發團隊和項目,一年半時間已孵化出14家公司,其中兩家公司去年的營業額已經超過4000萬元。

京津科研「種子」紮根河北,產業「土壤」培育創新「參天大樹」 - 天天要聞
在天津工業大學滄州研究院,一家企業研發生產的高性能中空纖維分離膜,細如挂面,內部中空。受訪者供圖

滄州高新區已經擁有多幢樓宇和連片廠房,相關科技成果與企業應用實現「雙向奔赴」。王志剛介紹,天津工業大學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分離膜,擁有全國唯一一家專業從事分離膜研究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分離膜與膜過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膜領域創新研究團隊,「當滄州市圍繞分離膜產業想找高校合作的時候,選中了天津工業大學。學校的多項技術成果在滄州進行孵化和產業轉化。」

滄州本來有很多膜企業,但只有少數企業的產品比較高端。「我們把一些先進的高端的分離膜產業引進來以後,可以提升它的市場品級,增強它產品的競爭力。」王志剛說,北京、天津、河北都有膜的基礎研發,但是很多隻停留在實驗室的層面,而在滄州打造這樣一個膜產業研究院,「創新點就是把京津冀地區的先進膜產業技術吸引過來,在這裡孵化轉化,打造出一個膜產業集群。」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李如意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