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徵集
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
文/葉檀☞ 手中無劍 | 心中有愛
葉檀老師您好:
很多年前看您分享研究報告,白色西裝,長黑頭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在財經領域脫穎而出,後來生病又蛻變為火光。非常開心看到您慢慢痊癒和接納事事無常。
從2024年到現在,我彷佛在一條看不到光亮的黑暗隧道,被架在莫名的軌道上,不知道開往何方。

(圖源:pixabay)
故事源於創業,我本來做產業研發和商務,因為希望把資源匹配給有希望的公司和有才華的企業家,轉頭做投資,過程中因為熱愛孵化,選擇下場和技術團隊合作,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被創業合伙人傷害,這一次拉扯半年,不知道什麼時候到岸。
我以投資人、商務合伙人的身份和科學家一起創業,投入自己的百萬資金,為了把事情做成,從股權結構設計到薪酬到做事,處處讓步,做最多的活拿最少的股份,擔心能力不夠還外聘了顧問,培養做儲備ceo,就在融資快到位的時候,他們聯合起來想架空我。
現在我在公司被架空,被降職,不發薪酬,還被要求打卡寫日報周報,被羞辱誹謗,我想離開公司,卻有投資人的協議捆綁,聯創不能主動離職,辛苦搭建的事業,在內被聯創們聯手欺壓,在外投資人股東既不管內部管理卻又盲從協議條款,不放我離開公司。
這無異於人間煉獄,毀了我的理想、事業、資源和未來,我現在已經45了,中年女性,本身在職場上就很不容易,我多麼想努力做一番事業啊,無奈現實殘忍,聯創們拿着投資人的錢請律師對付我,我沒有收入,還要儘可能的平靜的對待家中老人孩子,還要請律師應對,想到未來,兩眼茫茫。
職場上的所謂朋友、合作夥伴看到情形不利於我,紛紛遠離,甚至醫藥行業的律師都不做弱勢群體的生意,很悲涼,這才知道弱勢群體是那麼的渺小和無助。
您說,想不到是一場疾病讓自己停了下來,我一直衝鋒陷陣,想帶着團隊贏,想不到在即將到達山峰被聯創推下來跌到谷底,曾經提攜過的同事、合作過的夥伴、一起探討創業的合伙人,成為陌路甚至敵人,我心如寒冰。

(圖源:pixabay)
這時候才發現目標是虛妄的,低谷時候家人、陌生人的愛慰藉了我,大多數時候悲傷,偶爾感動。希望能得到關心和溫暖,也希望自己可以早日從創業背刺煉獄中解脫。
最後,再次致以深切的愛意給葉檀姐,我希望向您一樣,無論處身何種境地,不忘記人間有溫暖和愛,也希望給予別人溫暖和愛。

(圖源:pixabay)
綠山牆的安妮姐
2025年4月25日
親愛的安妮姐:
平靜下來,你的未來沒有被毀。

(圖源:pixabay)
時間過得很快,短短几天你已經不再是寫信時的你;短短數年,我也不再是那個講壇上留着長發的我,我們的外形都變了,但與人為善的那顆心,沒有變。
此刻您感受到的強烈的背叛感,證明了您對待事業的真誠。讓憤怒與沮喪延續一段時間,不必急於「放下」,承認自己很憤怒,承認自己無法原諒,是在哀悼曾經付出的心血與逝去的信任,也是平息憤怒的方法。在清理創口前進行消毒,這才是癒合的開始。
來信讓我看到,在複雜的投資市場中,一顆熾烈的創業之心與現實之間劇烈碰撞。
要相信,您所經歷的是資本市場的尋常事,富豪爭家產、股東爭股權、管理層之間爭權奪利,不過小事一樁,進入這個行業之初,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與錢直接打交道的市場,收益與風險極高,往往蛻變成人性的放大器,黑與白格外扎眼。這個行業遠不止光鮮和理想,還有遍地荊棘叢,一個不小心,機構投資就會變成創始人個人承擔無限連帶擔保責任的高息借款;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之間理念不同、利益對峙,隨時隨地會爆發激烈的衝突。
放平心態,對人性不必抱過高的奢望,也不必認為只有自己一腳踏入了泥潭。每個人都曾經身處泥潭,只不過我們不知道。
對人性,降低預期,處處是驚喜,抬高預期,處處是驚嚇。
我相信您有一腔熱血、滿懷理想,但在一個專業而赤裸的行業,僅憑一腔熱血無法立足。投資畢竟不是做公益,做公益就徹徹底底的做公益,不要想一分錢的回報,做投資就要以理性的態度進行專業的分析,進行可以落地的實操,以最切實的法律捍衛各方的責權利。
在您的來信中,我沒有看到具體的法律保護條款。
看起來,似乎是您與技術團隊發生了衝突,原本您是公司ceo,負責管理和下一輪融資,技術團隊負責技術,為了公司順利運行,您讓度了部分股權,但下一輪融資快要到位時卻被踢出局,被團隊架空,在股東、公司到法律人士中,找不到支持者。
這樣的情形讓人絕望,團隊怎麼能這樣對待聯合創始人,職場上的朋友怎麼能夠袖手旁觀?
但這就是市場的殘酷現實,有可能各方都沒有錯,投資者要的是未來的退出收益,只要不影響到自己利益,就不會管公司的內部矛盾,打工人需要的是一份穩定的收入,律師需要的是律師費,而圍觀者不可能了解內部真相,只能以旁觀的心態吃瓜。
能夠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人必自救而後天救之。

(圖源:pixabay)
您有自救路徑。
如果《聯合創始人協議》或《公司章程》明確約定了退出條件,那就遵照協議約定執行;如果協議約定不能退出,您與公司存在勞動關係,在被架空、降職停薪時,可提起勞動仲裁主張賠償:如果其他股東濫用權利損害利益,可以按照公司法起訴索賠。
您可以與其他股東商量,要求公司按照最新的市場價格回購股份,如果持股超過10%,並且確認公司陷入僵局,可以向法院申請解散公司。
關鍵的是,不管股份是多還是少,您還是公司的原始股東,今後公司無論引進多少輪投資者,您的同意都非常重要,這牽涉到股權讓度、稀釋等一系列法律問題。相信團隊和股東,絕不會忽視這一點,您有大牌可以打。
當然,存在一種最壞的可能,就是技術團隊另立山頭,成立另外一家公司,讓您持股的這家公司淪為殭屍公司。我認為這種操作可能性不大,原因是您所在的公司即將引入下一輪融資,如果資金馬上到賬,新股東不可能同意。
股東在意的是平穩賺錢,不是想跟您作對;技術團隊要的是主導權,搞科研的人沒有那麼多心思在人際關係上,如果他們一心搞關係,那說明,您一開始就看走眼了,他們是一群混子,早散早好。
現在有朋友離開,說明這些人本就不是朋友,早分開早安心。
看清人性的真相,還是不絕望;看清生活的真相,還是熱愛生活,他人又奈我何?當然,我們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才有精力用更溫和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在人性的裂縫處見光開花。
一路行來,陌生人的溫暖,恰似黑暗中的路標,提醒我們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有緣人的支持,如同來自天頂的一束光,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圖源:pixabay)
事業的暫時停滯,一定是命運在為我們校準方向。擁抱一下下,感謝老天的提醒,讓我們活得更好。
你的檀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