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2025年04月03日03:20:22 科學 9433
 
 
 

為了解決全球環境塑料污染問題,近些年市場上出現了「可降解塑料」,主要應用在包裝、農用地膜、餐飲等領域,往往被商家宣傳為應對塑料污染的終極解決方案。而網上逐漸流傳的一種說法稱:「可降解塑料」可以隨意丟棄,反正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會自然降解。這種說法靠譜嗎?

近期,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委網信辦等單位聯合發佈了「科學」流言榜,一起來關注真相。

「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在微生物、光照、氧氣或水分等因素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其本身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逐步分解並最終轉化為水、二氧化碳、甲烷或生物質的塑料。以前,「可降解塑料」包括多種類型,但是隨着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過程認知的提升,部分「可降解塑料」類別正逐漸被從「可降解塑料」範圍剔除。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副研究員 劉琪「可降解塑料」在咱們國家從2006年開始就已經頒佈和實施了國家標準。它可以分為四類: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光降解塑料、熱氧降解塑料這四種。光降解塑料和熱氧降解塑料它的環境安全性經常遭到一些質疑。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可降解塑料」,許多人看名字覺得可以隨意丟棄,認為這些塑料會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妥當。不同的可降解塑料,通常需要特定的降解條件才能實現降解。例如,生物分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在自然條件下或堆肥條件下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完全降解,而光降解塑料和氧化降解塑料,在自然條件下難以實現真正降解。

生物分解塑料是相對可靠的

「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這個名字其實誤導了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大家往往認為這是一種「環保材料」,用完的「可降解塑料」製品可以隨手扔掉。其實,「可降解塑料」這一名詞的出現是為了和傳統塑料做區別,並不是指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快速降解。專家提醒,使用不當的「可降解塑料」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微塑料污染。

比如,光降解塑料和熱氧降解塑料,即使開始分解,它們也不一定能徹底消失,反而可能變成更小的塑料——微塑料。201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人均每年可能通過食物和飲用水攝入約5萬顆微塑料,而光降解塑料和熱氧降解塑料的不完全降解,可能會讓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因此,目前來講,只有生物分解塑料才是相對可靠的「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副研究員 劉琪生物分解塑料其實就是指,塑料在生物、主要是指微生物,在它的酶的作用下逐漸被微生物所利用,最後被轉化成水、二氧化碳、生物質,還有一些無機鹽這些對環境沒有任何危害的物質,這個過程就叫生物分解。符合這個標準的塑料就叫作生物分解塑料,一般叫生物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2021年,我國發佈《生物降解塑料與製品降解性能及標識要求》(gb/t41010-2021)國家標準,規定了生物降解塑料與製品的降解性能和標識要求,以及具體製品除降解性能外的其他性能應符合該產品標準的要求。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這項國標的制定,直指「生物降解塑料」的諸多痛點。比如,市場上存在的降解程度不確定、產量不足、標識不清和檢測方法耗時長難度大等問題,阻礙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推動。在市場上眾多標識有「降解」的各種塑料上,如何區分是否是真正的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如何鑒別,已經成為生產、銷售、使用和監管等迫切之需。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副研究員 劉琪在這項國標當中,對生物降解製品是有要求的。它有一個標識,在這個標識當中,我們要介紹它是由哪些聚酯或其他材料、哪些組分所組成的。第二個就要標清楚它是在什麼條件下,比如土壤當中或者是堆肥的條件下就能降解,還是在什麼特殊的條件下才能降解。第三個就是它是符合哪一類國標的產品,是符合吸管類的,還是一次性包裝的,還是購物袋的,還是農用地膜的,要標上它是屬於哪一類的產品。

認清「可降解塑料」標識

可放心選購

有了國家標準,商家生產更加規範,只要認清「可降解塑料」的標識即可放心選購。現階段,「可降解塑料」的價格高於普通塑料,但製造成本在逐漸降低。還有可降解塑料的韌性問題,這些都是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副研究員 劉琪生物降解製品一般來說價格要比傳統塑料高20%甚至兩三倍左右,近年來由於應用越來越廣泛,包括產能也在不斷上升,它的價格或者成本是在逐年地降低的。在科研當中也在逐步去改進這些性能,提升它的機械性能,延長它的壽命,這個是在不斷完善過程當中的。

「塑料可降解」不代表它是「一次性」

作為一種主要的傳統塑料替代產品,「生物降解塑料」大有可為。專家提醒,「塑料可降解」不代表它是「一次性」產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並且成為廢棄物之後也同樣需要回收處理。

塑料「可降解」不代表它是「一次性」,可降解塑料有時也需要回收利用。科學、規範地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從源頭減少塑料的使用、提高重複使用的可能、妥善回收再利用,通過循環經濟的實踐改變線性模式的不斷消耗,在當下來說或許是應對塑料污染的更佳做法。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副研究員 劉琪不管它是哪一類型的降解塑料,除了農田當中用的生物降解地膜,我們生活中一次性的購物袋,一次性的餐盒,其實大家還是要按照垃圾分類管理去投放到指定的分類當中。比如北京市的分類就是其他垃圾,我們使用以後把它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當中就可以。

(總台央視記者 李崢 姚文利 陳春曉 彭海龍 楊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開幕 - 天天要聞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開幕

當地時間4月3日,為期兩天的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基加利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峰會以「人工智能與非洲人口紅利」為主題,吸引了來自95個國家的1000餘名政商學界代表參會,包括多位國家元首、科技企業高管和專家學者,逾百家人工智能企業參展,創下非洲大陸人工智能領域最大規模會議紀錄。 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在開...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 天天要聞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在浩瀚的生物進化長河中,有許多生物以其獨特而奇異的演化路徑,成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這些生物不僅讓我們驚嘆於生命的多樣性,也讓我們對進化論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動物進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聞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製釣魚餌料和窩料時,輕麩、麩皮和麥麩各有獨特作用。以下是它們的詳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材料特性區分輕麩:經加工的小麥麩皮,質地輕盈細膩,霧化性強,能減輕餌料比重,適合調整狀態。麩皮/麥麩:小麥加工副產品,含纖維和粗顆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聞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國醫學界的天空同時黯淡了兩顆明星。相隔七小時,93歲的陸道培院士與84歲的宋善俊教授相繼離世,他們的離去恰似一場無聲的接力,將中國血液病學的薪火鄭重交予後人。陸道培院士的名字與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緊密相連。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 天天要聞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稀缺資源,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與人才鏈正在發生系統性變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動呈現出一系列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國際化人才生態,以制度型開放破解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成為建設全球科...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 天天要聞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今年春天,圓柏花粉衝上熱搜,北京有圓柏雄株兩百多萬棵,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4月1日,北京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將破解這一難題。該校秦嶺教授團隊圍繞遏制柏樹花粉飄散進行了科技攻關,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計劃量產的花粉固定劑將於明年在北京城六區率先使用。北京農學院...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 天天要聞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剛剛,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動物園發佈情況通報:2025年4月2日16時左右,永年區佛山動物園一隻人工飼養、體長約1米、兩歲的黑熊從籠舍脫離。永年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動物園周邊區域進行管控,並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拉網式搜尋。目前,搜尋工作正在進行中。佛山動物園也發出提醒:若發現黑熊的蹤跡,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