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喀什的衛星地面接收站成功接收四維高景三號02星回傳的首批衛星影像數據。這些影像數據表現如何?該光學遙感衛星又有哪些特點?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專家馬文佳介紹,回傳的影像具有130公里超大幅寬範圍,圖像清晰、層次鮮明、細節豐富、色彩飽滿、畫質勻凈,輻射一致性好。
「傳統衛星拍大型城市要『拼圖』多次,而這顆衛星可以一鏡『掃盡』。」馬文佳說,四維高景三號02星配置大口徑寬視場離軸三反可見光相機,具備130公里以上的超大幅寬,能夠一次性覆蓋大面積區域,同時提供0.5米分辨率的影像數據,既能「看得廣」,又能「看得清」。
「相機分辨率高、成像幅寬大,這固然很好,但隨之而來的是『潮水般』的數據量。」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專家張國梁表示,四維高景三號02星在成像過程中1秒就要吞吐近50gb的數據,較傳統衛星高一個數量級。
「這顆衛星每秒鐘產生的數據量與一部2小時的4k高清電影相當,龐大的數據量對衛星實時處理數據的能力提出了挑戰。」馬文佳和衛星團隊採用一塊專用芯片搭建了實時處理平台,並與專門設計的圖像壓縮軟件相結合,實現了海量數據高質量實時壓縮、存儲與高速率、高可靠下傳。
解決星上數據處理難題,衛星的獨特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張國梁介紹,藉此衛星可在土地資源調查中,快速完成省域範圍的影像採集,提供月度和季度頻次的動態監測服務,幫助相關部門更精準掌握土地資源變化情況。
此外,在發生大面積自然災害時,衛星大幅寬一次覆蓋成像能快速幫助有關部門掌握災區全域一手信息,為災情評估、災後救援、災後重建等工作提供有效助力。
「四維高景三號02星是中國四維新一代商星系統的第10顆衛星。當我們新一代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初步建成後,就可以形成全球任意點每天14次以上重訪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張國梁說,該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建成後可實現的綜合效能,將充分滿足各行各業對空間高分辨率數據的需求。
圖為四維高景三號02星回傳的首批衛星影像數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
值得注意的是,從研製階段的效率提升到應用場景的智能化拓展,人工智能在降低成本、增強功能和提高響應速度等方面的價值越發明顯。張國梁認為,更「智能」,是未來衛星該有的樣子。
「四維高景三號02星不僅在硬件上表現出色,還在智能化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張國梁說,這顆衛星具備星上任務規劃和星上圖像目標智能化檢測識別能力,能夠根據用戶需求自動規劃觀測任務,並在星上對觀測對象進行智能識別和提取。
此外,該衛星還具備動態壓縮比功能,能夠根據不同區域的雲層覆蓋情況,自動調整數據壓縮比,確保有效數據的傳輸效率。這種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衛星任務執行效率,還大幅減少地面運控資源開銷。
馬文佳介紹,未來最有趣的變革將落在任務系統里。研製團隊正在開發的「智能調度」算法,將讓多顆衛星實現自主申請並接下拍攝任務。比如當用戶下達指令需要拍攝某區域時,距離最近的衛星可以被第一時間調度,其他衛星可繼續搜尋新任務。(記者宋晨)